一种分注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066发布日期:2018-12-11 21:16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注工艺管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注工艺管柱。



背景技术:

分层注水井是一种用于增强油层压力的水井,通常采用伸入井筒中的分注工艺管柱来实现分层注水。

常见的分注工艺管柱通常包括封隔器、配注器和多节油管,相邻两节油管之间通过配注器连通,封隔器连接在油管上,并夹设在油管和套管之间,以起到分隔油层的作用。

然而,由于所有油管连接成为了一个整体,所以如果有某节油管上的封隔器或配注器出现了问题需要检修,那么就必须要将所有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油管都从井下取出,导致检修作业十分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分注工艺管柱检修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注工艺管柱。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注工艺管柱,所述工艺管柱包括N级油管和与每一级油管一一对应的多个密封组件,其中,N大于或等于2,

每级所述油管均与注水井的套管同轴布置,每级所述油管的顶部均安装在所述注水井的井口,

所述N级油管的外径逐级减小,所述N级油管的长度逐级增大,且所述N 级油管均同轴套装在一起,所述N级油管中第1级油管的外径最大且长度最小,第n级油管所对应的所述密封组件密封夹装在所述第n级油管和所述套管之间,所述第n级油管为所述N级油管中的任一级油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密封组件均包括可钻桥塞和密封插管,每个所述密封插管的一端均与所对应的油管密封连接,每个所述密封插管的另一端均密封插装在对应的所述可钻桥塞的内孔中,每个所述可钻桥塞的外周壁均与所述套管的内周壁密封安装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插管的另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凸出于所述密封插管的外壁,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可钻桥塞的端面上对应所述内孔的部位相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件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与所述密封插管同轴布置,所述环形结构的外径大于所述可钻桥塞的内孔的孔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插管与所述可钻桥塞之间为间隙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插管的外壁上设有密封环组,所述密封环组夹设在所述密封插管和所述可钻桥塞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环组包括多个密封环,所有所述密封环沿所述密封插管的轴向布置在所述密封插管的外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环为橡胶密封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一级油管的外壁上均设有扶正器,各个所述扶正器分别夹设在各自对应的一级油管和所述套管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套管的顶部设有悬挂器,所述N 级油管的顶部分别悬挂安装在所述悬挂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向第1级油管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一油管的顶部,向第1级管和第二级油管之间的间隙处注水,由于第1级油管、第1级油管对应的密封组件、第二级油管和第二级油管对应的密封组件,在第1级油管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1级油管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当需要向第2级油管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2级油管的顶部,向第2级油管和第3 级油管之间的间隙处注水,由于第2级油管、第2级油管对应的密封组件、第3 级油管和第3级油管对应的密封组件,在第2级油管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2级油管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当需要向第n级油管(n=N)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n级油管的顶部,直接向第n级油管内注水,由于第n级油管和第n级油管对应的密封组件,在第n级油管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n级油管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由于每一级油管之间均不固定在一起,且相互不影响,所以当其中某一级油管需要检修时,只需将对应的油管取出即可,降低了分注工艺管柱的检修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注工艺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注工艺管柱,适用于分层注水井,如图1 所示,工艺管柱包括N级油管和与每一级油管一一对应的多个密封组件3,其中,N大于或等于2,每级油管均与注水井的套管1同轴布置,每级油管的顶部均安装在注水井的井口,N级油管的外径逐级减小,N级油管的长度逐级增大,且N级油管均同轴套装在一起,N级油管中第1级油管的外径最大且长度最小,第n级油管所对应的密封组件3密封夹装在第n级油管和套管1之间,第n级油管为N级油管中的任一级油管。

下面以3级油管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注工艺管柱进行描述。继续参见图1,多级油管包括外径最大的第一油管21、插装在第一油管21内的第二油管22和插装在第二油管22内且外径最小的第三油管23。

第一油管2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套管1的顶部,第一油管21与套管1同轴布置,与第一油管21对应的密封组件3密封夹装在第一油管21和套管1之间。第二油管2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套管1的顶部,与第二油管22对应的密封组件3 密封夹装在第二油管22和套管1之间。第三油管2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套管1 的顶部,与第三油管23对应的密封组件3密封夹装在第三油管23和套管1之间。

当需要向第一油管21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一油管21的顶部,向第一油管21和第二油管22之间的间隙处注水,由于第一油管21、第一油管21对应的密封组件3、第二油管22和第二油管22对应的密封组件3,在第一油管21 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一油管21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当需要向第二油管22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二油管22的顶部,向第二油管22和第三油管23之间的间隙处注水,由于第二油管22、第二油管22 对应的密封组件3、第三油管23和第三油管23对应的密封组件3,在第二油管 22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二油管22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当需要向第三油管23对应的油层注水时,由第三油管23的顶部,直接向第三油管23内注水,由于第三油管23和第三油管23对应的密封组件3,在第三油管23对应的油层处形成了密闭的空间,从而实现了对第三油管23对应的油层进行分层注水。由于每一级油管之间均不固定在一起,且相互不影响,所以当其中某一级油管需要检修时,只需将对应的油管取出即可,降低了分注工艺管柱的检修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图1中仅示出了三级油管,即第一油管21、第二油管22和第三油管23,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多级油管还可以根据需求包括第四油管、第五油管等,其安装方式与上述第一油管21、第二油管22和第三油管 23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实用新型对油管的级数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的顶部设有悬挂器,多级油管的顶部分别悬挂安装在悬挂器上。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悬挂器设置在注水井的井口,每一级油管均通过悬挂器悬挂在注水井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级油管的外壁上均设有扶正器4,各个扶正器4分别夹设在各自对应的一级油管和套管1之间。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通过在每一级油管的外壁上设置扶正器4,避免了油管在注水井内发现不必要的晃动,以保证分注工艺管柱的结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密封组件3均包括可钻桥塞31和密封插管32,每个密封插管32的一端均与所对应的油管密封连接,每个密封插管32的另一端均密封插装在对应的可钻桥塞31的内孔中,每个可钻桥塞31的外周壁均与套管1 的内周壁密封安装在一起。

优选地,可钻桥塞31和密封插管32之间间隙配合,从而便于在需要对某级油管进行检修时,将油管从可钻桥塞31中取出。

具体地,密封插管32的另一端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凸出于密封插管32的外壁,限位件与可钻桥塞31的端面上对应内孔的部位相抵。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各个可钻桥塞31均座封在套管1的内壁上,所以在下放油管时,各级油管上的限位件会随着一同下降,直至限位件与可钻桥塞 31的端部相抵,此时表示该油管已下放到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放油管时,首先下放直径最大的油管,然后再依次下放直径较小的油管,最后下放直径最小的油管,从而保证了每级油管都能正常下放到注水井内。

更具体地,限位件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与密封插管32同轴布置,环形结构的外径大于可钻桥塞31的内孔的孔径,从而使得限位件能够更为稳固的抵接在可钻桥塞31的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环组与所述可钻桥塞31之间为间隙密封。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环组与所述可钻桥塞31之间可以为一级泵间隙密封。

优选地,密封插管32的外壁上设有密封环组,密封环组夹设在密封插管32 和可钻桥塞31之间,从而能够保证密封插管32和可钻桥塞31之间的密封安装。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密封环组设置在密封插管32的外壁上,所以当油管从注水井中取出时,密封环组可以随着油管一同取出,在取出注水井之后,可以检查密封环组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可以更换新的密封换组。

具体地,密封环组包括多个密封环,所有密封环沿密封插管32的轴向布置在密封插管32的外壁上,从而进一步地保证了密封插管32和可钻桥塞31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有的密封环均可以为橡胶密封环。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橡胶密封环能够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