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038发布日期:2018-12-11 21:16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游梁式抽油机在一个冲程内承受的是交变载荷,因此加在电动机的负荷上下冲程是不均匀的。上冲程时,驴头悬点需要提起抽油杆柱、液柱等载荷而运动,要求动力机械付出很大能量;下冲程时,驴头悬点受抽油杆柱在液体中质量的作用而随抽油杆自由下落,不但不需要电动机付出能量,悬点载荷反而对电动机回馈做功,使原来作为动力机的电动机,处于发电制动运行状态,即电动机做负功。如果考虑动载荷的影响,这种不均匀性更加明显。为了减少这种载荷的不均匀性,目前常做的是在抽油机上加装平衡装置。下冲程时,使悬点载荷下落的回馈能量和电动机共同对平衡装置做功,并通过平衡装置将其转化成势能的形式储存起来;上冲程时,平衡装置再将其势能释放出来,与动力机共同对悬点载荷做功,而提起悬点载荷。这种平衡方式中,一方面平衡重在曲柄轴上所产生的平衡扭矩,随曲柄的转动而按正弦规律变化,另一方面,受其实际结构制约,曲柄不可能无限短,连杆也不可能无限长,致使在这种抽油机中悬点载荷作用到曲柄轴上的载荷扭矩并不按正弦规律变化,即其随曲柄转动而变化的规律偏离了正弦规律,加上动载荷的影响,使这种“偏离”越发加剧。这种正弦规律的偏离,净扭矩波动大,增大能耗;并且为了保证抽油机正常运转,必需要选用较大的电动机,导致电机自身损耗和电路损耗的增加,使电网的供电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的平衡装置无法完全平衡载荷而使抽油机能耗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该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应用在游梁式抽油机上,可以加强抽油机的平衡效果,使抽油机净扭矩减小,降低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固定有配重架,配重架右端固定有配重连接板,且配重连接板右端向下倾斜,所述配重连接板右端通过螺杆轴连接有配重轮。

所述配重轮包括若干个薄配重轮和/或厚配重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该装置安装在抽油机游梁上,使抽油机上活动关节、中央轴承座、尾轴承座和曲柄销总成受力减小,延长了四连杆机构、电机以及减速箱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使抽油机净扭矩减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是该装置安装在抽油机上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配重架,3-配重连接板,4-薄配重轮,5-厚配重轮,6-螺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所示,一种抽油机下偏杠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开有螺栓孔,可以固定在抽油机横梁末端。所述底座1上部固定有配重架2,配重架2右端固定有配重连接板3,且配重连接板3右端向下倾斜,同时,配重连接板3的倾斜角度可以根据各抽油机情况来确定。所述配重连接板3右端通过螺杆轴6连接有配重轮,所述配重轮包括若干个薄配重轮4和厚配重轮5,其中薄配重轮4和厚配重轮5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根据各抽油机情况来进行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组合。

如图3所示,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固定在抽油机横梁末端,使配重轮中心低于抽油机横梁转轴中心,二者之间的夹角为α,我们称为下偏角,通过改变配重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下偏角α的角度。根据各抽油机井况不同,来确定下偏角α的角度及配重轮的重量。

从抽油机三个典型位置(上死点、下死点、水平点)来分析,悬点在下死点时,因加载悬点载荷较大,其下偏杠铃的平衡力臂也较大,下偏杠铃产生的平衡扭矩也最大,与载荷扭矩方向相反,在游梁上进行第一次平衡,削去载荷峰值扭矩,使第一次平衡后载荷作用到曲柄输出轴的扭矩不至于过大,并使其峰值接近90°;在上死点时,因卸载悬点载荷较小,其下偏杠铃产生的力矩因平衡力臂的变小而减少,从而使载荷扭矩随曲柄轴转角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尽可能与正弦规律相接近,加强抽油机的平衡效果,降低其曲柄轴输出净扭矩的峰值,减小其谷值,消除负扭矩,以降低其能耗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