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效应的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3956发布日期:2018-06-19 20:0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物探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电磁效应产生激振力、高振动频率的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中,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作业区块也向外围和偏远地区扩散,对钻机的便携性、经济性以及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声频钻进是一种新型钻探技术方法,又称为振动钻进,它把高频振动力、压力结合在一起,使钻头钻入土层或软岩进行钻探或其它钻孔工程。而振动器是声频振动钻进的核心设备,其能够产生可以调节的高频振动频率和振动力。当振动器的高频振动频率与钻杆的自然谐振频率叠合时,两者就会产生共振,使钻头获得极大的能量,从而实现钻头的钻进。目前,国内外声频振动钻进振动器只有机械式、液压式、压电式3种类型。广泛采用的是技术较为成熟的机械式振动器,但这类振动器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

(1)结构特别复杂,可靠性低;

(2)振动摩擦和疲劳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

(3)系统中结构的稳定性受附加质量和附加刚度的影响较大;

(4)起振和停振时压力不平稳、机械负荷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效应的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激振力通过通入交流电的大小来调整,使其稳定可靠地工作,即轻便又经济、可靠性和适应性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基于电磁效应的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通过螺纹与上端盖1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外壳;外壳体2内设置有线圈上壳体3,线圈上壳体3通过螺纹与线圈下壳体8连接,组成一个线圈壳体整体,在线圈上壳体3和线圈下壳体8的凹槽内缠绕有线圈9,在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磁铁组卡爪6,磁铁组卡爪6中设置有磁铁组7,磁铁组卡爪6通过螺栓5与磁铁组端盖4连接保证磁铁组7固定在垂直方向上。

所述的磁铁组7是由NS极交替放置的永磁铁组成。

缠绕在线圈上壳体3和下壳体8的凹槽内的线圈9圈数相同,但反向缠绕。

本发明的优点:

1.该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的能量转化是将电磁能转化成机械能,利用磁场产生振动力。

2.该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质量轻便,无机械磨损,因此无需润滑,起振和停振时压力较平稳,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3.不会产生任何附加的质量与附加刚度的影响,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叙述。

参照图1,基于电磁效应的便携式物探钻机振动器,包括外壳体2,外壳体2通过螺纹与上端盖1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的外壳;外壳体2内设置有线圈上壳体3,线圈上壳体3通过螺纹与线圈下壳体8连接,组成一个线圈壳体整体,在线圈上壳体3和线圈下壳体8的凹槽内缠绕有线圈9,在线圈壳体内设置有磁铁组卡爪6,磁铁组卡爪6中设置有磁铁组7,磁铁组卡爪6通过螺栓5与磁铁组端盖4连接保证磁铁组7固定在垂直方向上。

所述的磁铁组7是由NS极交替放置的永磁铁组成。

缠绕在线圈上壳体3和下壳体8的凹槽内的线圈9圈数相同,但反向缠绕。

本发明中的主要部件都是采用防腐合金钢加工而成。

工作原理:

上下线圈9圈数相同,反向缠绕在线圈上壳体3和下壳体8的凹槽内,当通过外界的动力装置给上下线圈9通入高频的交流电时,上下线圈9就会产生快速变化的交变磁场。磁铁组7是由NS极交替放置的永磁铁组成,将其置入磁铁组卡爪6中,上部的磁铁组端盖4通过螺栓5与磁铁组卡爪6连接,将磁铁组7固定在垂直方向上。根据电磁效应,上下线圈9产生的变化的磁场对中间的磁铁组7将会产生双倍力的作用,使内部的磁铁组7带动卡爪6和端盖4整体进行高频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产生所需的高频振动力。

将钻杆看作均质弹性体,则钻杆本身具有自振频率,当该电磁式的物探钻机振动器的振动频率接近钻杆的自振频率时,两者就会产生共振,共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钻杆的弹性变形量,此时钻杆的作用就像飞轮或弹簧一样,把极大的能量直接传递给钻头,从而使钻头能轻易贯入土层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