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3299发布日期:2018-09-04 21:1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一种新兴的洁净能源,因其储量大、开采周期长等特点而倍受关注。然而作为储气载体的页岩体因其天然孔隙率小,渗透率低,95%的页岩气井需要通过人工致裂的方式增加页岩体渗透率,方可有工业开采价值。

目前,人工致裂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水力压裂方法、二是泡沫压裂方法。水力压裂方法主要通过向钻孔中注入高压液体达到致裂岩层的目的。按照具体的压裂工艺,水力压裂方法包括多级压裂、清水压裂、水力喷射压裂等三种。多级压裂是利用封堵球或限流技术分隔储层不同层位进行分段压裂的技术。清水压裂是利用大量清水注入地层诱导产生导流裂缝的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是利用高速和高压流体携带砂体进行射孔并打开裂缝的压裂技术。泡沫压裂方法主要通过向钻孔内注入高压的液气混合体达到致裂岩层的目的。根据气体成分的不同,泡沫压裂方法可以分为氮气泡沫压裂及二氧化碳泡沫压裂等两种。水力压裂方法及泡沫压裂方法在页岩层压裂过程中均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一是压裂液中均配备有大量化学药剂,对地层损害大;二是压裂后期主裂缝贯通后,压裂液的漏失较为严重;三是压裂液的反排较慢。最主要的,页岩气的赋存形式以吸附气为主,只有通过破碎的方法增加页岩体的比表面积,才能增加吸附气体的解析量,而上述两类压裂方法主要通过贯通岩体中的天然裂隙达到增产的目的,这与页岩气自身的赋存特性是不一致的。

中国专利cn102168543b公开了一种通过爆炸方式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页岩气井裸眼中包括输药起爆装置和气体输送装置,其中输药起爆装置用于将其周围的页岩崩裂,气体输送装置将由被崩裂的页岩中渗出的页岩气输送到地面;该方法和装置存在炸药爆炸能量分散、炸药爆炸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页岩气井裸眼中,所述装置包括起爆装置和气体输送装置,起爆装置用于将其周围的页岩崩裂,气体输送装置将由被崩裂的页岩中渗出的页岩气输送到地面,所述起爆装置包括起爆电路和起爆器,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右凸缘、隔离装置、油气管、孔状进气管;所述孔状进气管设置在所述隔离装置与所述右凸缘之间,孔状进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凸缘的通孔中,另一端设置在隔离装置上的通孔中;孔状进气管为带有若干进气孔的管,油气管的一端设置在隔离装置的通孔中,另一端与地面集气装置相连;所述起爆装置还包括聚能装置,所述聚能装置包括将炸药爆炸能量汇聚垂直向外射出的中聚能罩、设置在中聚能罩左侧的左凸缘和套管;

所述中聚能罩包括中凹形外表面和中凹形内表面,所述中凹形外表面由n个形状和尺寸相同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开口向外的柱面组成,n为3、4、5、6、7或8;所述中凹形内表面由m个形状和尺寸相同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开口向外的柱面组成,m为3、4、5、6、7或8且m=n;所述中凹形内表面的n个柱面形成空腔;所述中聚能罩与左中凸缘和右中凸缘组成一个封闭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置炸药;所述中聚能罩的最大外径为dc,所述中聚能罩的长度为lc;

所述套管外部为圆柱形且其内部为圆柱孔,所述套管依次穿过所述中凹形内表面的空腔和右凸缘的通孔,所述套管一端固定在左凸缘的右端面,所述套管另一端固定在右凸缘的右端面;

在所述左凸缘的右表面与所述右凸缘的左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个起爆器,起爆器通过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起爆电路与地面控制装置连接,并通过地面控制装置控制起爆器的起爆;

优选的,所述中凹形外表面的n个柱面中的一个柱面为柱面e,所述柱面e的直母线平行于xc轴,所述柱面e的准线为准线e,所述柱面e的直母线沿着所述准线e平行移动形成所述柱面e,所述准线e是开口向外的曲线;

所述中凹形内表面的m个柱面中的一个柱面为柱面f,所述柱面f的直母线平行于xc轴,所述柱面f的准线为准线f,所述柱面f的直母线沿着所述准线f平行移动形成所述柱面f,所述准线f是开口向外的曲线;

建立oc-xcyczc坐标系:oc-xcyczc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所述中聚能罩的轴线上且在中聚能罩的长度的中点,xc轴、yc轴和zc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xc轴与所述中聚能罩的轴线重合,xc轴正方向从中聚能罩的左侧指向中聚能罩的右侧;xc、yc和zc分别为xc轴、yc轴和zc轴的坐标变量;

dc为100mm~800mm,lc为200mm~1000mm。

优选的,

所述准线e是由以下方程构成的抛物线:

yc=a3+b3zc2;(5)

所述准线f是由以下方程构成的抛物线:

yc=a4+b4zc2;(6)

a3、b3、a4和b4为参数,a3为dc的0.2~0.90倍,a4为dc的0.15~0.85倍且a3>a4,b3、b4由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e3、e4为系数,e3为0.5~1.5,e4为0.8~1.8且e4>e3;

优选的,

所述准线e是一段圆弧,圆弧圆心在中聚能罩的装药长度lc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xc轴的距离为lc1,圆弧半径为rc1;

所述准线f是一段圆弧,圆弧圆心在中聚能罩的装药长度lc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xc轴的距离为lc2,圆弧半径为rc2;

rc1、rc2、lc1和lc2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hc1和hc2均为拱高,hc1为装药直径dc的0.1~0.4倍,hc2为装药直径dc的0.11~0.41倍且hc2>hc1。

优选的,所述参数:dc为200mm~500mm,lc为300mm~600mm;

优选的,所述参数a3为dc的0.2~0.6倍,a4为dc的0.15~0.55倍且a3>a4;

优选的,所述参数e3为0.8~1.2,e4为1.0~1.4且e4>e3;

优选的,所述参数dc为200mm~500mm,lc为300mm~6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聚能效应、抛物线的光学特性,通过中聚能罩将炸药爆炸能量汇聚射出,炸药爆炸能量利用率高,同时提高了爆炸压裂区的页岩裂纹的长度和页岩裂纹的数量;特别是由于中聚能罩的聚能作用,炸药爆炸能量集中在n个空间方位挤压爆炸压裂区的页岩,裂纹迅速贯通形成页岩破裂带,增加了页岩的比表面积,从而有效增加了页岩气的解析速率及其采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装置示意图;

图2为中聚能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中聚能罩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中聚能罩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1-图4中:1-页岩气井裸眼,2-油气管,3-孔状进气管,7-进气孔,8-中凹形外表面,9-中凹形内表面,10-中聚能罩,13-左凸缘,17-套管,18-右凸缘,19-隔离装置,20-起爆器,21-起爆电路,22-准线e,23-准线f。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页岩气井裸眼1中,所述装置包括起爆装置和气体输送装置,起爆装置用于将其周围的页岩崩裂,气体输送装置将由被崩裂的页岩中渗出的页岩气输送到地面,所述起爆装置包括起爆电路21和起爆器20,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右凸缘18、隔离装置19、油气管2、孔状进气管3;所述孔状进气管3设置在所述隔离装置19与所述右凸缘18之间,孔状进气管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凸缘18的通孔中,另一端设置在隔离装置19上的通孔中;孔状进气管3为带有若干进气孔的管,油气管2的一端设置在隔离装置19的通孔中,另一端与地面集气装置相连;所述起爆装置还包括聚能装置,所述聚能装置包括将炸药爆炸能量汇聚垂直向外射出的中聚能罩10、设置在中聚能罩10左侧的左凸缘13和套管17;

所述中聚能罩10包括中凹形外表面8和中凹形内表面9,所述中凹形外表面8由n个形状和尺寸相同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开口向外的柱面组成,n为3、4、5、6、7或8;所述中凹形内表面9由m个形状和尺寸相同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开口向外的柱面组成,m为3、4、5、6、7或8且m=n;所述中凹形内表面9的n个柱面形成空腔;所述中聚能罩10与左中凸缘和右中凸缘组成一个封闭空间,并在该空间内设置炸药;所述中聚能罩10的最大外径为dc,所述中聚能罩10的长度为lc;

所述套管17外部为圆柱形且其内部为圆柱孔,所述套管17依次穿过所述中凹形内表面9的空腔和右凸缘18的通孔,所述套管17一端固定在左凸缘13的右端面,所述套管17另一端固定在右凸缘18的右端面;

在所述左凸缘13的右表面与所述右凸缘18的左表面上间隔设置若干个起爆器20,起爆器20通过设置在所述套管17内的起爆电路21与地面控制装置连接,并通过地面控制装置控制起爆器20的起爆;

所述中凹形外表面8的n个柱面中的一个柱面为柱面e,所述柱面e的直母线平行于xc轴,所述柱面e的准线为准线e22,所述柱面e的直母线沿着所述准线e22平行移动形成所述柱面e,所述准线e22是开口向外的曲线;

所述中凹形内表面9的m个柱面中的一个柱面为柱面f,所述柱面f的直母线平行于xc轴,所述柱面f的准线为准线f23,所述柱面f的直母线沿着所述准线f23平行移动形成所述柱面f,所述准线f23是开口向外的曲线;

建立oc-xcyczc坐标系:oc-xcyczc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在所述中聚能罩10的轴线上且在中聚能罩10的长度的中点,xc轴、yc轴和zc轴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xc轴与所述中聚能罩10的轴线重合,xc轴正方向从中聚能罩10的左侧指向中聚能罩10的右侧;xc、yc和zc分别为xc轴、yc轴和zc轴的坐标变量;

dc为100mm~800mm,lc为200mm~1000mm。

实施例一。

所述准线e22是由以下方程构成的抛物线:

yc=a3+b3zc2;(15)

所述准线f23是由以下方程构成的抛物线:

yc=a4+b4zc2;(16)

上面各式中:

dc为100mm~800mm,lc为200mm~1000mm;

中凹形外表面8的n个柱面将中聚能罩10的最大外园n等分,等分弧长为dc为中聚能罩10的最大外径,考虑到中聚能罩10的性能要求和制作工艺要求等,选取

a3、b3、a4和b4为参数,a3为dc的0.2~0.90倍,a4为dc的0.15~0.85倍且a3>a4。

已知抛物线经过顶点(0,a3,0)和其他两个点然后根据经验,b3、b4由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e3、e4为系数,e3为0.5~1.5,e4为0.8~1.8且e4>e3。

本实施例选取:n=4,m=4,dc=d即dc=300mm,lc=l即lc=400mm,取a3为dc的0.2倍即a3=60mm,取a4为dc的0.15倍即a4=45mm且满足a3>a4,取e3=0.8和e4=1.0且满足e4>e3,分别带入公式(16-1)、(16-2)和(16-3),得到:

由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主要参数确定完毕。

实施例二。

所述准线e22是一段圆弧,圆弧圆心在中聚能罩10的装药长度lc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xc轴的距离为lc1,圆弧半径为rc1;

所述准线f23是一段圆弧,圆弧圆心在中聚能罩10的装药长度lc的中间位置且与所述xc轴的距离为lc2,圆弧半径为rc2;

中凹形外表面的n个圆弧柱面将中聚能罩10的最大外园n等分,等分弧长为dc为中聚能罩10的最大外径,考虑到中聚能罩10的性能要求和制作工艺要求等,选取

根据已知弦长lc和拱高hc1、hc2求半径rc1、rc2的公式,rc1、rc2、lc1和lc2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

hc1和hc2均为拱高,hc1为装药直径dc的0.1~0.4倍,hc2为装药直径dc的0.11~0.41倍且hc2>hc1。

本实施例选取:n=4,m=4,dc=d即dc=300mm,lc=l即lc=400mm,取hc1为dc的0.2倍即hc1=60mm,取hc2为dc的0.22倍即hc2=66mm且满足hc2>hc1分别带入公式(17)、(18)、(19)、(20)和(21),得到:

由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主要参数确定完毕。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为,中聚能罩10的中凹形外表面8和中凹形内表面9的母线形状不同。

以上实施例综合聚能效应较好。

根据聚能效应,炸药爆炸后,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下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因此,带凹槽的炸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很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爆炸能量集中起来。本发明的中聚能罩1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开口向外的柱面,中聚能罩10的中凹形外表面8和中凹形内表面9由n个或者m个(m=n)形状和尺寸相同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柱面组成;炸药爆炸后,中聚能罩10的爆炸能量集中在n个空间方位挤压爆炸压裂区的页岩,裂纹迅速贯通形成页岩破裂带,增加了页岩的比表面积,从而有效增加了页岩气的解析速率及其采收率。除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抛物柱面和圆弧柱面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双曲柱面和椭圆柱面等其他开口向外的柱面,也具有类似的效果。

为保证中聚能罩10的壁厚从中间向两侧逐步减小,要求a3>a4或hc2>hc1。

参数a3、a4、e3、e4hc2、hc1的值,应根据页岩的硬度等性能选择,参数a3、a4、e3、e4的值越小及hc2、hc1的值越大,爆炸能量汇聚越集中,爆炸压裂区深而窄、页岩裂纹的长度越长;反之,爆炸能量汇聚越发散,爆炸压裂区宽而浅、页岩裂纹的长度越短。a3为dc的0.2~0.90倍,a4为dc的0.15~0.85倍且a3>a4;e3为0.5~1.5,e4为0.8~1.8且e4>e3,hc2为装药直径dc的0.11~0.41倍且hc2>hc1;优选地:a3为dc的0.2~0.6倍,a3为dc的0.15~0.55倍且a3>a3;e3为0.8~1.2,e4为1.0~1.4且e4>e3,hc1为装药直径dc的0.2~0.35倍,hc2为装药直径dc的0.22~0.36倍且hc2>hc1。

中聚能罩10均由7a09型号的铝合金制作而成,性价比最好。

左凸缘13和右凸缘18均由4350合金钢制作而成,性价比最好。

所述套管17由hp9-4-20型耐高温不锈钢管制作而成,性价比最好。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柱面聚能压裂增加页岩气采收率的装置,在制作时,预先将炸药放入到起爆装置中,然后再将整个装置设置在页岩气井裸眼中1;起爆器20包括电雷管、数码雷管等,起爆方式包括电起爆、数码起爆等;所述炸药包括液体炸药、固体炸药等。

以上实施例为本发明的主要结构、形状参数,其余结构细节按照本专业领域普通技术常识和惯用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选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