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及其用于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88846发布日期:2018-11-17 01:28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及其用于施工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及其用于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深井作业时,深井一般设置的位置较低,而深井周边的地面位置较高,这就导致深井容易被地面的土方填埋,影响深井的正常作业,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设置一种有效的装置能够对掉入深井内的泥土方进行外排,从而影响深井施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设计合理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及其用于施工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及吊设在立管内的水泵,所述立管的管口位置设有一组连接架,所述一组连接架相互之间首尾交叉连接,从而构成封闭式结构搭设在立管的管口上;所述立管内沿竖直方向至少设有三根钢管,且其中的一根钢管上设有高压喷头,所述钢管一端固定在连接架上,另一端伸入立管内部,所述钢管在位于立管内的一端相互之间上下错位设置,所述立管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组渗透孔,所述立管的外侧在位于渗透孔的位置设置过滤网。

所述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采用伸缩结构,且连接架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设置支脚,并通过支脚卡在与立管的外壁上,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用于立管内部照明的照明装置。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设有三根,所述三根连接架首尾交叉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钢管共设有三根,且分别固定在三根连接架上,所述钢管均采用分段式空心结构,并通过在其端部设置的丝口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钢管上设有带荧光的刻度。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外侧设有一组定位环,所述钢管分别沿定位环的圆周上,所述定位环外侧套设有橡胶防撞层。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上连接设置电缆、水管及缆绳,所述电缆、水管及缆绳分别搭设在连接架上。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管口的连接架上设有钢板盖帽。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用于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施工前准备:首先将立管插入井底,在将连接架首尾交叉连接搭并设在立管的管口上,在将钢管伸入立管内部,使钢管上端固定在对应连接架上,并使钢管底端上下错位设置;其中一根钢管与高压泵相连,其它钢管分别与抽水装置相连,最后将水泵通过缆绳吊设在立管内部相应位置处;

2)地下水的输出:将立管内部的地下水通过水泵进行抽出;

3)土方的输出:先将接有高压泵的钢管通过高压泵对立管底部的土方进行冲洗,并在井底形成泥浆;在通过接有抽水装置的钢管通过抽水装置对立管内相应位置的泥浆进行抽出;

4)施工完成。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钢管需要先在地面进行拼装,并达到相应的长度。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与抽水装置相连的钢管在堵塞时,能够向钢管内冲水清洗。

所述的一种深井防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泥浆进行抽出时,采用接有抽水装置的钢管在立管内由高至低的顺序抽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立管内设置多根钢管,并对相应的钢管内进行冲高压水,并进行抽水,从而将掉落到深井里的土方进行清除,大大提高了清除的效率,同时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

2)通过在立管顶部设置三根连接架,能够将钢管及水泵吊设在立管内,连接架相互之间首尾相连,构成三角形结构,搭设在立管管口,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且能够防止连接架滑落。

3)钢管上设置定位环,保证了钢管之间的稳定性,同时也能防止钢管件发生相互碰撞;定位环的设置还能够对立管的内壁进行有效支撑,提高了立管内壁支撑的强度,防止立管发生塌陷。

4)钢管采用分段式结构拼接而成,提高了其通用性;且钢管上设置刻度,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对井内水位深度的观察;钢管在伸入立管内的一端上下错位设置,能够对不同高度水位的进行抽出。

5)连接架两端设置支脚,并通过支脚卡在立管外壁上,提高了连接架搭设的稳定性,连接架上设置照明装置,对立管内部进行照明,提高了该装置夜间工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架搭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管,2-连接架,3-钢管,31-丝口,4-支脚,5-过滤网,6-渗透孔,7-高压喷头,8-水泵,9-定位环,10-电缆,11-水管,12-缆绳,13-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深井防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立管1、连接架2、钢管3、丝口31、支脚4、过滤网5、渗透孔6、高压喷头7、水泵8、定位环9、电缆10、水管11、缆绳12及照明装置13。

水泵8吊设在立管1内,立管1的管口位置设有一组连接架2,一组连接架2相互之间首尾交叉连接,从而构成封闭式结构搭设在立管1的管口上;立管1内沿竖直方向至少设有三根钢管3,且其中的一根钢管3上设有高压喷头7,钢管3一端固定在连接架2上,另一端伸入立管1内部,钢管3在位于立管1内的一端相互之间上下错位设置,立管1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组渗透孔6,立管1的外侧在位于渗透孔6的位置设置过滤网5。

连接架2采用伸缩结构,且连接架2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设置支脚4,并通过支脚4卡在与立管1的外壁上,防止连接架滑落,同时保证了这个连接架2的结构稳定性;连接架2上还设置用于立管内部照明的照明装置13,保证该装置夜间施工的能力。

连接架2设有三根,三根连接架2首尾交叉连接构成三角形结构,钢管3共设有三根,且分别固定在三根连接架2上,钢管3均采用分段式空心结构,并通过在其端部设置的丝口31进行固定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长度需要进行任意拼接,大大提高了钢管3的通用性;钢管3上设有带荧光的刻度,可以便于施工人员对井底水位的观测。

钢管3的外侧设有一组定位环9,钢管3分别沿定位环9的圆周上,定位环9外侧套设有橡胶防撞层,定位环9在保证钢管3之间稳定性的同时也能够对立管1进行有效支撑,防止立管塌陷。

水泵8上连接设置电缆10、水管11及缆绳12,电缆10、水管11及缆绳12分别搭设在连接架2上,保证了各部分不受干扰。

立管1管口的连接架2上设有钢板盖帽,防止泥土从而立管1管口掉入。

具体如下步骤:

1)施工前准备:首先将立管插入井底,在将连接架2首尾交叉连接搭并设在立管1的管口上,在将钢管3伸入立管1内部,使钢管3上端固定在对应连接架2上,并使钢管3底端上下错位设置;其中一根钢管3与高压泵相连,其它钢管3分别与抽水装置相连,最后将水泵8通过缆绳12吊设在立管1内部相应位置处;其中钢管3需要先在地面进行拼装,并达到相应的长度。

2)地下水的输出:将立管1内部的地下水通过水泵8进行抽出。

3)土方的输出:先将接有高压泵的钢管3通过高压泵对立管1底部的土方进行冲洗,并在井底形成泥浆;在通过接有抽水装置的钢管3通过抽水装置对立管1内相应位置的泥浆进行抽出;对泥浆进行抽出时,采用由高至低的顺序抽出。

4)施工完成。

其中步骤3)中与抽水装置相连的钢管3堵塞时,能够向钢管3内冲水清洗,保证钢管3端头的通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