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8666发布日期:2018-10-19 19:28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软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这项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在松软岩层的施工环境中,首先需要开挖一个基坑,为了避免岩层坍塌和顶管的吊装,通常会设置较大的坡度,但是这样就会增加施工的工作量,另外,施工工期相应也会延长,同时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减少施工工作量,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减小对环境影响的松软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松软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对桩孔位置进行定位;

(2)采用旋挖机进行钻进作业,每钻进一段距离,旋挖机钻头退出桩孔,向桩孔内放入护筒使其下落;

(3)重复步骤(2)直至钻进到指定标高,在桩孔内的相邻两个护筒首尾拼接在一起,并且多个护筒由桩孔孔口延伸至孔底;

(4)在最下端的护筒上且对应顶管施工方向的位置开设顶管顶进施工口,在顶管顶进施工口相对一侧的护筒上开设顶管顶进操作口,顶管顶进施工口和顶管顶进操作口的宽度均大于待施工顶管的直径,顶管顶进施工口和顶管顶进操作口均为由顶管底端向上延伸的开口,其中顶管顶进操作口的高度为其中c为待施工每段顶管的最大长度,b为护筒内径;

(5)通过顶管顶进操作口对其对应的岩层进行横向挖掘拓宽形成顶管顶进操作空间以用于对顶管进行水平放置,并对顶管顶进操作空间进行加固施工;

(6)对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地面和桩孔内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7)在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安装用于对顶管进行顶进操作的顶进装置;

(8)通过顶管顶进施工口对其对应的岩层进行挖掘,并通过顶进装置对顶管进行顶进施工。

在本发明中,采用了旋挖机钻进的方式,分段钻进,每段钻完后安装护筒,护筒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这样待旋挖机钻进到指定标高后,最下端的护筒也下沉至桩孔孔底,并且多个护筒首尾拼接在一起至桩口位置,这样依靠护筒就桩孔进行保护,避免松软岩层向桩孔内坍塌。桩孔施工完成后,在孔底的护筒上施工顶管顶进施工口和顶管顶进操作口,然后通过顶管顶进操作口挖掘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完成后对地面进行硬化处理,便于后期进行施工。待施工的顶管从桩孔孔口向下吊运,整个护筒内径不大,因此顶管在下吊的时候,只能采用竖向或倾斜少量角度的方式下降,待顶管下降至孔底后,需要将顶管进行平放,便于进行顶进施工作业,顶管要通过顶管顶进操作口进入到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则根据顶管在护筒内倾斜的最大角度,通过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得出顶管顶进操作口向上延伸的高度,这样顶管底端置于孔底并靠近于顶管顶进施工口一侧,以此为基点平放顶管,顶管就能够通过顶管顶进操作口进入到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最后通过对顶管顶进施工口对岩层进行挖掘,完成顶管顶进施工操作。这样在施工前就不需要开挖形成较大的基坑,仅用旋挖机钻进桩孔即可,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了施工的工作量,施工难度也得到降低,同时施工速度得到加快,缩短了工期,桩孔相对应施工面积较大的基坑,减小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作为优化,所述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具有向外凸起的拱形顶壁,拱形顶壁上采用锚杆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可以作为施工人员的避险空间,在下吊顶管的时候,施工人员就可以在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避免高空坠物砸伤。拱形顶壁不仅施工相对方便,另外其结构不容易造成松软岩层的坍塌,同时也方便采用锚杆注浆进行加固。

作为优化,相邻两个所述护筒采用企口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使相邻两个护筒拼接的时候更稳固,避免两个护筒错位导致外部沙石泄漏进来造成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桩孔方式,减小了施工范围,这样相应的减小了施工工作量和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工期也有所缩短,并且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一种松软岩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场地,测量放样对桩孔位置进行定位;

(2)采用旋挖机进行钻进作业,每钻进一段距离,旋挖机钻头退出桩孔,向桩孔内放入护筒使其下落;

(3)重复步骤(2)直至钻进到指定标高,在桩孔内的相邻两个护筒首尾拼接在一起,并且多个护筒由桩孔孔口延伸至孔底;

(4)在最下端的护筒上且对应顶管施工方向的位置开设顶管顶进施工口,在顶管顶进施工口相对一侧的护筒上开设顶管顶进操作口,顶管顶进施工口和顶管顶进操作口的宽度均大于待施工顶管的直径,顶管顶进施工口和顶管顶进操作口均为由顶管底端向上延伸的开口,其中顶管顶进操作口的高度为其中c为待施工每段顶管的最大长度,b为护筒内径;

(5)通过顶管顶进操作口对其对应的岩层进行横向挖掘拓宽形成顶管顶进操作空间以用于对顶管进行水平放置,并对顶管顶进操作空间进行加固施工;

(6)对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地面和桩孔内地面进行硬化处理;

(7)在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内安装用于对顶管进行顶进操作的顶进装置;

(8)通过顶管顶进施工口对其对应的岩层进行挖掘,并通过顶进装置对顶管进行顶进施工。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管顶进操作空间具有向外凸起的拱形顶壁,拱形顶壁上采用锚杆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护筒采用企口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步骤(5)中顶管顶进操作空间施工完成后,通过顶管顶进施工口对其对应的岩层进行横向挖掘拓宽形成顶管顶进施工空间,顶管顶进施工空间同样具有向外凸起的拱形顶壁,拱形顶壁上采用锚杆注浆的方式进行加固,方便施工人员在此空间内放置相应的施工器械,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