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片运输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1397发布日期:2018-12-28 21:1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片运输机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管片运输机车的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应用于分体始发的管片运输机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地下施工技术中,掘进机施工方法以其自身的高效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地质条件、地理位置以及掘进控制等方面的影响,地铁线路的始发井规划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许多线路的始发井规划中,始发井的尺寸受到了严格的限制,掘进机不得不采用分体始发。而分体始发带来的问题就是,拖车以及设备桥等后配套设施不能同时下井始发,从而导致后配套系统中的管片小车不能下井始发,这就为隧道内运输管片以及拼装管片带来困难。由于掘进设备的工作原理限制,管片吊机无法直接将管片运输至管片拼装区域下方,在现有技术中,拼装管片的做法是:电瓶车带着装有管片的平板车运输至掘进设备的管片吊装区域,断开电瓶车与装有管片的平板车,利用管片吊机将管片吊起并旋转90°,然后放置在平板车上,利用卷扬机将装有管片的平板车运送至管片拼装区域,例如现有技术cn206129300u专利;或者是电瓶车带着装有管片的平板车运输至掘进设备的管片吊装区域,利用管片吊机将管片吊起并旋转90°,然后将管片放置在轨道上,直接用卷扬机将管片拉至管片拼装区域。因此无论是第一种方法或者是第二种方法均有弊端:第一种方法在运送管片至拼装区域时,每次均需要断开电瓶车和装有管片的平板车之间的连接销,由于施工环境及平板车的重量问题,在去除连接销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夹手、伤人等危险;而第二种方法则极易损伤管片。此外,两种方法在运输管片至拼装区域过程中,均需要用到卷扬机,如果正在开挖的隧道时下坡隧道,则极易出现平板车或管片向下俯冲现象,从而撞坏掘进设备或者给施工人员带来危险。且由于上述两种方法操作过程复杂,完成一块管片的运输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工作低效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因此,急需要一种管片运输机车,可以安全地将管片从管片吊机区域运送至管片拼装区域,并且简化操作过程,使得管片运输高效省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将管片从管片吊机区域运送至管片拼装区域的问题,增加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频繁插拔连接销、卷扬机在下坡隧道拉运管片而给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带来的风险,并能简化操作过程,使得管片运输高效省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片运输机车:

包括电瓶车,还包括:

管片车,管片车通过第一拉杆与电瓶车连接,且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管片车和电瓶车铰接;和

输送小车,输送小车通过第二拉杆与管片车铰接,以使电瓶车带动管片车及输送小车前进或者后退;且输送小车包括:

底架;

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底架固接,且处于底架上侧;

油缸,油缸的缸筒一端与第一固定块铰接;和

滑动平台,滑动平台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架上侧,且滑动平台下部设有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与油缸的缸杆一端铰接,以使油缸带动所述滑动平台前后滑动。

进一步地,底架包括底板和两个滑轨支架;第一固定块固接于底板上;两个滑轨支架分别处于底板上方两侧,每个滑轨支架上设置有滑轨;

滑动平台后部设置有放置于滑轨上的两个第一钢轮。

进一步地,滑轨后端设置有挡块,以限定滑动平台的行程。

进一步地,油缸有两根,对称的布置在底板的上侧。

进一步地,油缸的缸筒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固定块铰接;第二固定块通过第二销轴与油缸的缸杆一端铰接。

进一步地,输送小车后端设置有第一耳座,第一耳座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二拉杆前端铰接;

管片车前端设置有第二耳座,第二耳座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二拉杆后端铰接。

进一步地,管片车后端设置有第三耳座,第三耳座通过第五销轴与第一拉杆前端铰接;

电瓶车前端设置有第四耳座,第四耳座通过第六销轴与第一拉杆后端铰接。

进一步地,滑动平台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台。

进一步地,管片车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凸台。

进一步地,输送小车底部设置有第三钢轮,滑动平台前端底部设置有第二钢轮,且第二钢轮与第三钢轮在同一支撑结构上运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运输机车,将管片车和输送小车配合使用,利用掘进设备上的管片吊机,将管片从管片车上提升并旋转后放置在输送小车上,利用输送小车上的油缸伸缩带动滑动平台前后移动,从而带动滑动平台上的管片前后移动,最终实现将管片从管片吊装区域运送到管片拼装区域。增加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频繁插拔连接销、卷扬机在下坡隧道拉运管片而给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带来的风险,并能简化操作过程,使得管片运输高效省力。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或部件。本领域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照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一种管片运输机车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一种管片运输机车输送小车整体示意图。

图3为一种管片运输机车输送小车的正视图。

图4为一种管片运输机车输送小车的左视图。

图5为一种管片运输机车输送小车底架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片运输机车,

包括:管片车2,管片车2通过第一拉杆3与电瓶车1连接,且第一拉杆的两端分别与管片车2和电瓶车1铰接;输送小车4,输送小车4通过第二拉杆5与管片车2铰接,以使电瓶车1带动管片车2及输送小车4前进或者后退;输送小车4位于管片运输机车前端,电瓶车1位于所述管片运输机车后端;且输送小车4包括:底架401;第一固定块402,第一固定块402与底架401固接,且处于底架401上侧;油缸404,油缸404的缸筒一端与第一固定块402铰接;和滑动平台405,滑动平台405可滑动地设置于底架401上侧,且滑动平台405下部设有第二固定块408;第二固定块408与油缸404的缸杆一端铰接,以使油缸404带动滑动平台405前后滑动。底架401包括底板4011和两个滑轨支架4012;第一固定块402固接于底板4011上;两个滑轨支架4012分别处于底板4011上方两侧,每个滑轨支架4012上设置有滑轨4013;

滑动平台405后部设置有放置于滑轨4013上的两个第一钢轮411。

滑轨4013后端设置有挡块4014,以限定滑动平台405的行程。油缸404有两根,对称的布置在底板4011的上侧。油缸404的缸筒一端通过第一销轴403与第一固定块402铰接;第二固定块408通过第二销轴410与油缸404的缸杆一端铰接。输送小车4后端设置有第一耳座407,第一耳座407通过第三销轴6与第二拉杆5前端铰接;管片车2前端设置有第二耳座202,第二耳座202通过第四销轴7与第二拉杆5后端铰接。管片车2后端设置有第三耳座203,第三耳座203通过第五销轴8与第一拉杆3前端铰接;电瓶车1前端设置有第四耳座101,第四耳座101通过第六销轴9与第一拉杆3后端铰接。滑动平台405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第一凸台406。管片车2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第二凸台201。输送小车4底部设置有第三钢轮412,滑动平台405前端底部设置有第二钢轮409,且第二钢轮409与第三钢轮412在同一支撑结构上运动。

当需要运送管片时,电瓶车1带动管片车2以及输送小车4前进至隧道内,输送小车4在前端。当到达管片吊装区域后,管片运输机车停止运行。掘进设备上的管片吊机可以抓取到管片车2上的管片。抓取管片后,管片吊机将管片吊装前移至输送小车4上方,然后将管片旋转90°,将管片放置在输送小车4的滑动平台405上。启动油缸404,油缸404通过滑动平台405将管片向前输送至管片拼装区域,完成管片输送。掘进设备上的管片拼装机抓取到该块管片后,油缸404回收,并带动滑动平台405后移至初始位置。完成上一块管片拼装后,重复上述操作,完成另一块管片的拼装。

当管片车2上的所有管片拼装完成后,电瓶车1带动管片车2及输送小车4向后移动,驶出隧道外。

通过上述过程,管片可以安全的通过油缸404带动滑动平台405前移至管片拼装区域,解决了因管片吊机无法直接将管片运输至拼装区域而采用特殊方法的问题,增加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频繁插拔连接销、卷扬机在下坡隧道拉运管片而给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带来的风险。

同时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管片车2与输送小车4配合使用的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多块管片放置管片车2上,从而完成多块管片的运输。

在运输管片过程中,采用油缸404伸缩带动滑动平台405将管片运输至拼装区域,不需要插拔连接销便可直接完成管片运输,运输过程不需要采用卷扬机,增加吊装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因频繁插拔连接销、卷扬机在下坡隧道拉运管片而给施工人员或施工设备带来的风险。且操作过程简单自动化,使得管片运输高效省力。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