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钻投球压裂桥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8702发布日期:2018-09-29 06:14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钻投球压裂桥塞,属石油井下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油气田的开发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消耗,非常规油气藏的开发成为未来石油天然气能源重要来源。而非常规油气井的分层压裂开采技术主要采用复合桥塞进行坐封,然后分层压裂改造。现有的桥塞按解封方式可分为可钻式(永久式)桥塞、可回收桥塞和可溶桥塞封。传统的可钻金属桥塞普遍存在钻铣时间长,容易卡钻的缺点,而复合材料制成的桥塞在保证工具零部件强度的前提下,改善了零件的可钻性和耐磨性,并且复合材料桥塞钻铣后产生的钻屑较轻,更容易冲出井筒,可防止卡钻。可钻复合桥塞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斜井、水平井的分层压裂、酸化以及封堵水作业中经常被使用。

但是,随着目前非常规油气井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井下产层压力不断升高,开采环境也越来越恶劣,现有可钻桥塞的封堵能力通常难以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恶劣工况下生产要求的可钻投球压裂桥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钻投球压裂桥塞,它由中心管、上接头、引鞋、上卡瓦、下卡瓦、上外胶筒、中心胶筒和下外胶筒构成,其特征在于:中心管的一端螺纹安装有引鞋,中心管的另一端通过上剪切销钉安装有剪切套筒;剪切套筒上通过剪切垫圈安装有上接头;剪切套筒一侧的中心管上通过下剪切销钉安装有卡瓦挡环;卡瓦挡环一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上卡瓦,引鞋一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下卡瓦,上卡瓦和下卡瓦之间的中心管上通过承留环装有中心胶筒,中心胶筒一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上外胶筒,中心胶筒另一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下外胶筒,上外胶筒和下外胶筒分别与中心胶筒接触连接;上外胶筒一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上支撑块,上支撑块分别与上外胶筒和上卡瓦接触连接;下外胶筒侧的中心管上装有下支撑块,下支撑块分别与下外胶筒和下卡瓦接触连接。

所述的承留环与中心管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的剪切垫圈与剪切套筒的接触面分别为45º坡面,上接头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上接头通过凸起与剪切垫圈接触连接。

所述的上卡瓦和下卡瓦分别为分瓣式卡瓦,数量为8瓣,卡瓦沿中心管周向均匀分布,其中上卡瓦通过卡瓦挡环轴向定位,下卡瓦通过引鞋轴向定位。

所述的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截面分别为锥形体。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一端的圆周上均布8个燕尾槽,以对8个卡瓦进行导向,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一端为倾斜角为20度的锥形,用于支撑外胶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剪切套筒通过剪切销钉与中心管连接,使得坐封工具通过上接头、剪切垫圈、剪切套筒将向上的轴向拉力传递个中心管,中心管带动引鞋卡瓦一齐向上运动推动卡瓦坐封后,坐封工具继续给力使得剪切套筒和中心管相连的剪切销钉剪断,实现工具的丢手。

2.中心胶筒内装有承留环,使得坐封时上下压力挤压中心胶筒时,避免了中心胶筒只沿轴向变形而起不了封堵作用。在承留环的支撑下中心胶筒受迫沿径向位移和变形,使得中心胶筒外壁和外壁和套管内壁紧密接触,封堵上下产层。

3.承留环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确保了中心管外壁和承留环接触面的轴向密封。

4.上、下外胶筒均增大了与套管内壁的接触面,增强了密封性,且支撑块移动挤压上、下外胶筒时,会产生径向压力作用于上、下外胶筒,使上、下外胶筒均外壁与套管内壁的接触更加紧密,密封效果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块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卡瓦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上接头的立体图。

图中:1、压裂球;2、剪切套筒;3、上接头;4、上剪切销钉;5、中心管;6、剪切垫圈;7、下剪切销钉;8、卡瓦挡环;9、卡瓦套环;10、上卡瓦;11、上支撑块;12、上外胶筒;13、中心胶筒;14、承留环;15、o型密封圈;16、下外胶筒;17、下支撑块;18、下卡瓦;19、引鞋;20、凸起,21、燕尾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可钻投球压裂桥塞由中心管5、上接头3、引鞋19、上卡瓦10、下卡瓦18、上外胶筒12、中心胶筒13和下外胶筒14构成,中心管5的一端螺纹安装有引鞋19,中心管5的另一端通过上剪切销钉4安装有剪切套筒2;剪切套筒2上通过剪切垫圈安6装有上接头3;剪切垫圈6与剪切套筒2的接触面分别为45º坡面,上接头3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20,上接头通过凸起与剪切垫圈6接触连接。

剪切套筒2一侧的中心管5上通过下剪切销钉7安装有卡瓦挡环8;卡瓦挡环8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上卡瓦10,引鞋19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下卡瓦18,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分别为分瓣式卡瓦,数量为8瓣,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沿中心管5周向均匀分布,其中上卡瓦10通过卡瓦挡环8轴向定位,下卡瓦18通过引鞋19轴向定位。

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之间的中心管5上通过承留环14装有中心胶筒13,承留环14与中心管5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15。中心胶筒13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上外胶筒12,中心胶筒13另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下外胶筒16,上外胶筒13和下外胶筒16分别与中心胶筒13接触连接。中心胶筒13上安装有承留环14的目的,以确保中心胶筒13被挤压时径向延伸,承留环14上开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装有o型密封圈15,以确保该桥塞的密封性。上外胶筒13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上支撑块11,上支撑块11分别与上外胶筒12和上卡瓦10接触连接;下外胶筒16一侧的中心管5上装有下支撑块17,下支撑块17分别与下外胶筒16和下卡瓦18接触连接。该桥塞的上支撑块11和下支撑块17的截面分别为锥形体。上支撑块11和下支撑块17一端的圆周上均布8个燕尾槽21,燕尾槽21呈周向设置,以在工作时对8个卡瓦进行导向,上支撑块11和下支撑块17另一端为倾斜角为20度的锥形,用于支撑所接触的外胶筒。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上分别设置有卡瓦套环9,以保证在非工作状态时卡瓦呈收缩状态。

该桥塞的中心管5、下剪切销钉7、卡瓦挡环8、卡瓦套环9、上支撑块11、承留环、下支撑块17、引鞋19均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上外胶筒12、中心胶筒、o型密封圈15、下外胶筒16均采用丁晴橡胶。

该可钻投球压裂桥塞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可钻投球压裂桥塞的上接头3与上端坐封工具相连,投入压裂球1,上端坐封工具开始给力,其产生的轴向拉力通过上接头3、剪切垫圈6、剪切套筒2、上剪切销钉4传递给中心管5,而作封工具上的坐封套筒安装时是与卡瓦挡环8的上端面接触的,且坐封工具工作时坐封套筒固定不动,即卡瓦挡环8是固定不动的。工作中,在中心管5轴向力的作用下,连接中心管5和卡瓦挡环8的剪切销钉7被剪断。此时,中心管5继续带动其下端的引鞋19一齐向上移动,开始挤压下卡瓦18,依次推动下支撑块17、下外胶筒16、中心胶筒13、上外胶筒12、上支撑块11、上卡瓦10整体向上移动,这一过程中卡瓦挡环8是固定不动,卡瓦挡环8仅以反作用力作用至上卡瓦10。由此在卡瓦挡环8和引鞋19的上、下挤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上外胶筒12和下外胶筒16在支撑块的挤压下均产生径向位移和变形从而封堵套管,中心胶筒13在压力的作用下也产生变形,径向膨胀,封堵套管。中心管5继续向上移动,挤压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则上卡瓦10和下卡瓦18的卡爪伸开,与套管内壁紧紧啮合,当卡瓦与套管配合紧到不可压缩且中心管5的拉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剪断连接剪切套筒2和中心管5的6个上剪切销钉4,坐封工具和桥塞分离,实现了工具的丢手。此时卡瓦卡紧,桥塞坐封完成。

该可钻投球压裂桥塞的中心胶筒13内装有承留环14,使得坐封时上下压力挤压中心胶筒13时,避免了中心胶筒13只沿轴向变形而起不了封堵作用。在承留环14的支撑下中心胶筒13受迫沿径向位移和变形,使得中心胶筒13外壁和外壁和套管内壁紧密接触,封堵上下产层。同时在上、下外胶筒的配合下增大了与套管内壁的接触面,使其与套管内壁的接触更加紧密,由此增强了密封性和密封效果,能满足恶劣工况下的生产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