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防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7301发布日期:2018-10-09 19:5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井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井防喷器。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使得地层压力升高,在油井维修起出抽油杆时,由于地层压力作用,油水混合物会随同抽油杆喷出地面,造成地面严重环境污染,导致维修作业过程也难以进行,且在抽油过程中,抽油杆的往复伸缩运动,也易造成井喷的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防井喷的油井防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井防喷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一防喷机构和第二防喷机构,所述第二壳体固设于第一壳体的上方;上述锁紧机构用于将防喷器和油井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使得防喷器可以牢固可靠的固定在油井上,加强了防喷器与油井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防喷器和油井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第一防喷机构用于防止抽油杆抽离时,油井发生井喷,可有效将有井口密封住,避免井喷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影响工作的进程,而第二防喷机构用于避免抽油杆在作往复运动时发生井喷,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油井在多种情况下发生井喷,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侧壁上的夹持件、穿设于第一壳体上的旋转螺杆及设于旋转螺杆末端的旋转把手,所述旋转螺杆通过一固定轴承与夹持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与旋转螺杆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上述夹持件的设置,用于在第一壳体插入油井管口时将第一壳体固定在油井管口上,旋转螺杆和旋转把手用于加强第一壳体在油井管口上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啮合的连接方式,可人工加强夹持件对油井管口的夹持力,使得上述锁紧机构对油井管口的夹持力度变大,加强第一壳体对油井管口的固定力,结构简单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喷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第二壳体上的嵌入槽、固设于嵌入槽内的第一限位块及与第一限位块活动连接的密封组件,所述嵌入槽底部与限位块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上述嵌入槽用于容纳密封组件,第一限位块的设置,使得密封组件可以在嵌入槽内进行伸缩运动,而压缩弹簧的设置,可以为密封组件增加弹性势能,使得密封组件在受到抽油杆的挤压时,可以自动朝着嵌入槽内收缩,而抽油杆取出时,也可自动朝着槽外伸出,实现对油井的密封,从而可以对油井进行防喷,避免因井喷而导致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喷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壳体上的活动槽、设于活动槽内的活动块及设于活动块底部的弹性组件,所述活动槽底部设有与弹性组件相配合的凹槽;通过上述活动槽的设置,使得活动块可以在活动槽内进行工作,而弹性组件使得活动块可以向上挤压,与活动槽实现密封配合,可以在抽油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时,有效避免油井井喷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油井的密封性,十分的简单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供密封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密封组件上固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所述嵌入槽内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嵌入槽的槽口设有第一限位部;通过上述第二限位块的设置,使得密封组件可以在嵌入槽内实现自由横向移动,且可以避免密封组件从嵌入槽内脱离出去,起到对密封组件进行导向固定的效果,加强了密封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而上述滑槽和滑块的设置,使得滑块可以带动密封组件在嵌入槽内实现自由的移动,且可以有效的对密封组件进行固定,避免密封组件发生偏转,而导致密封组件无法实现密封的作用,有效的实现了密封组件的防喷效果,加强了结构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限位块活动连接的活动杆和设于活动杆上的密封块,所述活动杆穿设于第一限位块上的通孔内,所述活动杆穿过通孔的延伸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密封块的高度与嵌入槽相配合;上述密封组件用于对油井进行防喷工作,避免油井发生井喷而导致环境的污染,而活动杆的设置,可以带动密封块在嵌入槽内实现自由移动的效果,而第三限位块的设置,用于避免活动杆进行伸缩运动时过度移动,造成活动杆从嵌入槽内脱离,使得密封组件无法实现防喷的效果,影响抽油的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块的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弧形滑槽,所述密封块的底部设有扇形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外沿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块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垫;上述弧形滑槽的设置,使得抽油杆在向下移动时,可以在弧形滑槽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顺着弧形滑槽直接撑开密封块,使得抽油杆继续向下移动,且可以减少抽油杆在弧形滑槽内的摩擦力,使得抽油杆向下移动的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突起部的设置,可以加强两个密封块连接起来的底部的密封性,且通过与外沿部的配合设置,使得井喷时的油污可以被阻挡在密封块底部,且油污对密封块的冲击,因外沿部的结构设置,可以对突起部相对冲击,从而可以加强密封块之间的夹紧度,提高密封块之间的密封性,加强密封组件的防喷性能,而第一密封垫的设置,可以避免密封块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加强密封块之间的结构可靠性,十分的简单实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呈半球状设置,所述活动槽的顶部与与活动块相配合,所述活动槽的底部侧壁向下垂直设置,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中部设有穿孔,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活动块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垫;通过上述活动块和活动槽的设置,使得活动块可以有效的嵌入活动槽内,与活动槽内壁紧密贴合,实现活动块对活动槽进行密封的效果,而活动槽的底部的结构,使得活动块可以在活动槽内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避免活动块发生偏移,而影响密封效果,而第二密封垫和第三密封垫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加强活动块与活动槽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可以增强对油井的防喷效果,加强结构之间的稳定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活动块底部的第一套筒、与第一套筒活动连接的第二套筒及与第二套筒活动连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和的第二套筒内分别设有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套筒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二套筒底部的一第二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套筒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杆底部的一第四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五限位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加强活动块在活动槽内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活动块在活动槽内发生偏移,影响活动块对活动槽内的密封效果,同时使得活动块既可以在活动槽的顶部进行密封,也可以在活动槽的底部实现密封的效果,增加了灵活性,十分的简单有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油井防喷器通过上述锁紧机构、第一防喷机构以及第二防喷机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油井进行防喷,避免油井发生井喷时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工作环境,锁紧机构将防喷器和油井管口牢固可靠的固定在一起,第一防喷机构用于防止抽油杆抽离时,油井发生井喷,而第二防喷机构用于避免抽油杆在作往复运动时发生井喷,上述结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提高抽油的工作效率,加强防喷器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两块密封块连接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油井防喷器,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是一体成型的,通过金属材料浇铸形成,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有第一防喷机构和第二防喷机构,所述第二壳体2固设于第一壳体1的上方,上述锁紧机构用于将防喷器和油井牢牢的固定在一起,使得防喷器可以牢固可靠的固定在油井上,加强了防喷器与油井之间的结构强度,提高了防喷器和油井之间的结构稳定性,油井抽油时,通过抽油杆的往复运动实现对原油的抽取,而抽油杆在往复运动时,耗损极大,需定时对抽油杆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上述第一防喷机构用于防止抽油杆抽离时,油井发生井喷,可有效将有井口密封住,避免井喷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影响工作的进程,而第二防喷机构用于避免抽油杆在作往复运动时发生井喷,采用上述结构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油井在多种情况下发生井喷,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工作的效率。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于第一壳体1侧壁上的夹持件11、穿设于第一壳体1上的旋转螺杆12及设于旋转螺杆12末端的旋转把手13,所述旋转螺杆12通过一固定轴承14与夹持件1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有与旋转螺杆12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上述夹持件11的夹持面为摩擦面,上述夹持件11的设置,用于在第一壳体1插入油井管口时将第一壳体1固定在油井管口上,旋转螺杆12和旋转把手13用于加强第一壳体1在油井管口上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啮合的连接方式,可人工加强夹持件11对油井管口的夹持力,使得上述锁紧机构对油井管口的夹持力度变大,加强第一壳体1对油井管口的固定力,结构简单有效,当需要将第一壳体1固定在油井管口处时,先将第一壳体1插入油井管口,然后转动旋转把手13,旋转把手13可以带动旋转螺杆12进行转动,而旋转螺杆12可以通过固定轴承14实现旋转,且不会带动夹持件11一起转动,使旋转螺杆12可以通过转动实现夹持件11的向内移动,从而可以对油井管口进行挤压夹持,实现防喷器的固定。

所述第一防喷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第二壳体2上的嵌入槽21、固设于嵌入槽21内的第一限位块22及与第一限位块22活动连接的密封组件,所述嵌入槽21底部与限位块22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23,上述嵌入槽21用于容纳密封组件,第一限位块22的设置,使得密封组件可以在嵌入槽21内进行伸缩运动,而第一压缩弹簧23的设置,可以为密封组件增加弹性势能,使得密封组件在受到抽油杆的挤压时,可以自动朝着嵌入槽21内收缩,而抽油杆取出时,也可自动朝着槽外伸出,实现对油井的密封,从而可以对油井进行防喷,避免因井喷而导致环境的污染,密封组件受力向内推动,密封组件通过第一限位块22向内挤压,第一压缩弹簧23进行收缩,当密封组件没有作用力时,第一压缩弹簧23回复原状,从而带动密封组件回复原位,进行密封。

所述第二防喷机构包括设于第二壳体2上的活动槽24、设于活动槽24内的活动块25及设于活动块25底部的弹性组件,所述活动槽24底部设有与弹性组件相配合的凹槽241,通过上述活动槽24的设置,使得活动块25可以在活动槽24内进行工作,而弹性组件使得活动块25可以向上挤压,与活动槽24实现密封配合,可以在抽油杆进行伸缩往复运动时,有效避免油井井喷的发生,有效提高了油井的密封性,十分的简单实用,当抽油杆上升时,会带着活动块25上升,活动块25与活动槽内壁紧密贴合实现密封防喷,当抽油杆下降时,会带着活动块25下降,活动块25与互动槽底部进行密封配合,实现防喷效果。

上述活动块25的上方设有气囊槽62,气囊槽62的内壁上设有一个凸起61,气囊槽62内设有气囊63,当抽油杆在进行抽油时,抽油杆插入气囊63中部,气囊槽62内的凸起61会对气囊63造成挤压,使得气囊63朝着抽油杆的方向略微挤压,加强抽油杆抽油时的密封性,使得结构更加的稳定可靠。

所述第一限位块22上设有供密封组件穿过的通孔221,所述密封组件上固设有第二限位块26,所述第二限位块26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261,所述嵌入槽21内设有与滑块261相配合的滑槽262,所述嵌入槽21的槽口设有第一限位部211,通过上述第二限位块26的设置,使得密封组件可以在嵌入槽21内实现自由横向移动,且可以避免密封组件从嵌入槽21内脱离出去,起到对密封组件进行导向固定的效果,加强了密封组件的结构稳定性,而上述滑槽262和滑块261的设置,使得滑块261可以带动密封组件在嵌入槽21内实现自由的移动,且可以有效的对密封组件进行固定,避免密封组件发生偏转,而导致密封组件无法实现密封的作用,有效的实现了密封组件的防喷效果,加强了结构的稳定可靠性,第二限位块26通过滑块261通过滑槽262进行移动,密封组件通过第二限位块26实现移动。

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与第一限位块22活动连接的活动杆31和设于活动杆31上的密封块32,所述活动杆31穿设于第一限位块22上的通孔221内,所述活动杆31穿过通孔221的延伸部上设有第三限位块311,所述密封块32的高度与嵌入槽21相配合,上述密封组件用于对油井进行防喷工作,避免油井发生井喷而导致环境的污染,而活动杆31的设置,可以带动密封块32在嵌入槽21内实现自由移动的效果,而第三限位块311的设置,用于避免活动杆31进行伸缩运动时过度移动,造成活动杆31从嵌入槽21内脱离,使得密封组件无法实现防喷的效果,影响抽油的进行,第三限位块311会受到第一限位块22的阻挡,从而使得活动杆31无法伸出第一限位块22上的通孔221,同时第三限位块311对第一压缩弹簧23进行挤压,以实现密组件的伸缩。

所述密封块32的顶部设有向下倾斜的弧形滑槽321,所述密封块32的底部设有扇形的突起部322,所述突起部322的外沿部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密封块32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垫323,上述第一密封垫32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上述弧形滑槽321的设置,使得抽油杆在向下移动时,可以在弧形滑槽321内进行移动,从而可以顺着弧形滑槽321直接撑开密封块32,使得抽油杆继续向下移动,且可以减少抽油杆在弧形滑槽321内的摩擦力,使得抽油杆向下移动的更加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突起部322的设置,可以加强两个密封块32连接起来的底部的密封性,且通过与外沿部的配合设置,使得井喷时的油污可以被阻挡在密封块32底部,且油污对密封块32的冲击,因外沿部的结构设置,可以对突起部211相对冲击,从而可以加强密封块32之间的夹紧度,提高密封块32之间的密封性,加强密封组件的防喷性能,而第一密封垫323的设置,可以避免密封块32之间的间隙的产生,加强密封块32之间的结构可靠性,十分的简单实用,两个突起部322相互连接可以形成一个条状圆柱体,可以减少油污对密封块32的冲击力,且可以将油污向两边扩散,使油污的冲击力可以通过外沿部转化为对突起部322的侧边的冲击力,从而加大突起部的夹紧度。

所述活动块25呈半球状设置,所述活动槽24的顶部与与活动块25相配合,所述活动槽24的底部侧壁向下垂直设置,所述活动块25上设有中部设有穿孔251,所述活动块25的底部设有第二密封垫252,所述活动块25的侧壁上设有第三密封垫253,上述第二密封垫252和第三密封垫25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上述活动块25和活动槽24的设置,使得活动块25可以有效的嵌入活动槽24内,与活动槽24内壁紧密贴合,实现活动块25对活动槽24进行密封的效果,而活动槽24的底部的结构,使得活动块25可以在活动槽24内实现自由的上下移动,可以有效避免活动块25发生偏移,而影响密封效果,而第二密封垫252和第三密封垫25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加强活动块25与活动槽24内壁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可以增强对油井的防喷效果,加强结构之间的稳定可靠性,抽油杆可以穿过穿孔251。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设于活动块25底部的第一套筒41、与第一套筒41活动连接的第二套筒42及与第二套筒42活动连接的连接杆43,所述第一套筒41和的第二套筒42内分别设有第二压缩弹簧44和第三压缩弹簧45,所述第一套筒41的开口处设有与第二套筒42底部的一第二限位部421相配合的第三限位部411,所述第二套筒42的开口处设有与连接杆43底部的一第四限位部431相配合的第五限位部42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加强活动块25在活动槽24内的结构稳定性,避免活动块25在活动槽24内发生偏移,影响活动块25对活动槽24内的密封效果,同时使得活动块25既可以在活动槽24的顶部进行密封,也可以在活动槽24的底部实现密封的效果,增加了灵活性,十分的简单有效,连接杆43可以收缩至第二套筒42内,第二套筒42可以收缩至第一套筒41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