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卸土钻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649发布日期:2019-01-05 10:1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卸土钻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卸土钻斗装置。



背景技术:

多功能旋挖钻机利用钻斗钻土,钻头有多种,其中双层底旋挖钻斗(图1)结构底部有斗门,斗门上有切削齿,正钻(定义旋转方向为可切削土方向为正转,与之相反方向定义反转)用于切削泥土,反转可关闭斗门窗口,防止筒内泥土外卸,钻斗中间为空心钻筒,容纳切削齿切下的泥土,钻斗上面有方头用于与钻杆连接,以及开斗门的机关装置,用于打开斗门。工作时钻机钻杆将双层底旋挖钻斗下放到孔内的工作地面;进行旋转、推进;泥土被斗门齿切削进入钻筒内,填满钻筒;当钻机将钻斗提升出孔外;打开斗门卸除钻筒泥土,不断地重复上述过程,即可打出需要深度的孔。但是当泥土粘性很大时,进入钻筒的土不容易卸除。通常使用的双层底旋挖钻斗在打开斗门后,采用正反转急停,利用桶内泥土惯性的冲击与桶壁分离,由于泥土在孔内,这个力对泥土分离作用有限,所以就需要反复正反转冲击,才能将土卸除,这种反复冲击对机器是损耗,并产生噪音扰民。因此为了能快速卸除钻斗筒内泥土,各厂家发明了很多机构装置和方法,产生了有很多专利,如专利号cn201320744814.7,cn106894460a,cn102644439,虽然这几种专利都能卸土,但是由于机构复杂,卸土过程都需要增加操作,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大量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排土装置,它可当钻机将钻斗提升出孔外;打开斗门即可快速排掉钻筒泥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卸土钻斗装置,包括斗门切削装置、开门机构、筒体及刮板装置;所述的斗门切削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开口处,一端与筒体铰接,另一端与开门机构连接,开门机构能够控制斗门切削装置的打开;所述的刮板装置下部设有多个刮板,刮板位于筒体内,刮板装置上部穿过筒体的顶板,设有用于连接钻机的连接头,括刮板装置能够带动筒体转动,且能够相对于筒体转动一定角度。

上述的卸土钻斗装置中,刮板装置中部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多个外齿,多个外齿将环形凹槽分成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的筒体顶板上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壁上设有多个内齿,多个内齿分别嵌装在刮板装置的多个弧形凹槽内,内齿与相对应的弧形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的卸土钻斗装置中,所述的用于连接钻机的连接头采用的是方头。

上述的卸土钻斗装置中,所述的开门机构包括伸缩杆、旋转钩及设置在斗门切削装置上的挂钩;所述的筒体顶板上设有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下端与旋转钩的上端铰接,旋转钩中部与筒体铰接,旋转钩的下部为钩状结构,钩状结构钩住挂钩。

上述的卸土钻斗装置中,所述的伸缩杆与筒体的顶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伸缩杆上,位于筒体的顶板上方,两端分别与伸缩杆和筒体的顶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刮板装置与钻斗连接好后,即可带着钻斗下放至打孔工作面,钻杆正转,带动刮板装置旋转,刮板装置的外齿带通过筒体内齿带着筒体正转,筒体带着斗门切削装置钻取泥土,泥土通过斗门的窗口进入筒体内部,随着钻进的作用,泥土逐渐充满筒体内,此时钻杆反转,带动刮板装置反转,由于刮板装置的弧形凹槽与筒体内外齿之间有空隙,而筒体受到泥土的摩擦阻力,刮板装置和筒体就会产生相对旋转运动,此时刮板装置的叶片可刮除筒壁的泥土,使筒内泥土与筒体分离,同时斗门切削装置也由于反转关住泥土进筒的窗口,然后上提钻杆,带着整个钻斗出到孔外卸料处,利用开门机构打开斗门,筒中的泥土由于已与筒壁分离可靠自重卸除孔外,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整个施工过程简洁,利用了打孔过程已有的动作流程完成了泥土与筒壁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卸土钻斗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刮板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3所示,本发明包括斗门切削装置1、开门机构2、刮板装置3及筒体4;所述的斗门切削装置1设置在筒体底部开口处,一端与筒体4铰接,另一端与开门机构2连接,开门机构2能够控制斗门切削装置1的打开。如图3、4所示,所述的刮板装置3上部设有用于连接钻机的连接头31,连接头采用的是方头。刮板装置3的中部设有环形凹槽32,环形凹槽32内均匀设有四个外齿33(不限于四个外齿33,还可以是两个、三个或多于四个),四个外齿33将环形凹槽分成四个弧形凹槽。所述的筒体4的顶板上中心位置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壁上均匀设有四个内齿41,四个内齿41分别嵌装在刮板装置3的四个弧形凹槽内。由于内齿41与弧形凹槽之间留有间隙,刮板装置3能够通过内齿41、外齿33带动筒体4转动,且由于内齿41与弧形凹槽之间留有间隙,刮板装置3能够相对于筒体4转动一定的角度。刮板装置3下部均匀布置有多个刮板34,刮板34位于筒体4内。

如图2所示,所述的开门机构2包括伸缩杆、旋转钩及设置在斗门切削装置1上的挂钩;所述的筒体4顶板上设有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伸缩杆的下端与旋转钩的上端铰接,旋转钩中部与筒体4铰接,旋转钩的下部为钩状结构,钩状结构钩住挂钩。所述的伸缩杆与筒体4的顶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装在伸缩杆上,位于筒体4的顶板上方,两端分别与伸缩杆和筒体4的顶板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将刮板装置3的连接头31与钻杆连接好后,即可带着本发明下放至打孔工作面,钻杆正转,带动刮板装置3旋转,刮板装置3的外齿33带通过筒体4的内齿41带着筒体4正转,筒体4带着斗门切削装置1钻取泥土,泥土通过斗门切削装置1的窗口进入筒体4内部,随着钻进的作用,泥土逐渐充满筒体4内,此时钻杆反转,带动刮板装置3反转,由于刮板装置3的弧形凹槽与筒体4的外齿41之间留有间隙,而筒体4又受到泥土的摩擦阻力,刮板装置3和筒体4就会产生相对旋转运动,此时刮板装置的叶片可刮除筒体4筒壁的泥土,使筒体4内泥土与筒体4分离,同时斗门切削装置1也由于反转关住泥土进筒的窗口,然后上提钻杆,带着整个钻斗出到孔外卸料处,利用开门机构打开斗门切削装置1,筒体4中的泥土由于已与筒壁分离可靠自重卸除孔外。整个施工过程简洁,没有为卸土再增加操作控制,是利用了打孔过程已有的动作流程即完成了泥土与筒壁的分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卸土钻斗装置,包括斗门切削装置、开门机构及筒体;所述的斗门切削装置设置在筒体底部开口处,一端与筒体铰接,另一端与开门机构连接,开门机构能够控制斗门切削装置的打开;其特征是:还包括刮板装置,所述的刮板装置下部设有多个刮板,刮板位于筒体内,刮板装置上部穿过筒体的顶板,设有用于连接钻机的连接头,括刮板装置能够带动筒体转动,且能够相对于筒体转动一定角度。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施工过程简洁,利用了打孔过程已有的动作流程完成了泥土与筒壁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娅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娅琼
技术研发日:2018.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