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9955发布日期:2020-05-29 14:0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涉及有利储层识别的描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



背景技术:

油藏描述也称储集层描述,主要是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地质、地震、测井等信息并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油藏进行定性、定量描述及评价的综合研究方法和技术,它为制定和优化石油勘探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其中,油藏静态描述主要是研究油田的构造、储层的沉积相和微相、储层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储层非均质性和计算油气地质储量等,这是油田研究的基础。

储集层是具有连通孔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是控制油气分布、储量及产能的主要因素。常规的储层一般有砂岩或者碳酸盐岩等,而火山岩为典型的非常规特征储层。中国含油气盆地火山岩中剩余资料丰富,勘探潜力大,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随着各个油区勘探程度的提高,积极探索火山岩这种新的油藏类型,寻找新的增储领域,对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类型复杂多样,非均质性强,导致电性特征受物性及岩石骨架影响较大,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常规测井识别其有效储层难度大。另外,对于井径扩大率较大或发生井壁垮塌现象的火山岩井段,由于井筒环空的急剧增大,会造成测井资料的失真,更增加了测井识别火山岩有效储层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本发明方法能可靠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解决因井径扩大等造成电性参数识别储层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包括:

获取火山岩区域多个录井可钻性参数a并进行识别,a指数数值较小区域,为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带;a的指数公式为:

a=lg(3.282/nt)/lg(0.06847w/d×ρ);

其中,t为压力平衡钻时,单位为min/m;

n为转盘转速,单位为r/min;

w为钻压,单位为kn;

d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

ρ为钻井液密度,单位为g/cm3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可解决在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过程中,由于井径扩大对电性特征的影响及火山岩本身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储层不均质性强等因素造成的识别难题。

本发明实施例获取火山岩区域多个录井可钻性参数a,利用该录井可钻性参数a进行有利储层的识别。

地质录井简称录井(welllogging),在整个钻井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有系统地收集、记录、分析来自井下的各种信息,是所有录井工作的总称。录井包括直接录井和间接录井两类,直接观察的如地下岩心、岩屑、油气显示和地球化学录井等;间接观察的如钻井、钻速、泥浆性能变化,各种地球物理测井等。

录井a指数是表征地层可钻性参数,地层可钻性可真实的反映储层的物性,对于相同的岩性而言,其可钻性越好,说明地层越疏松,可钻性越差,地层越致密。利用地层可钻性参数能够定量识别火山岩有利储层,并且相对于电性参数而言,地层可钻性参数a指数数值不受井径扩大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a的指数公式为:a=lg(3.282/nt)/lg(0.06847w/d×ρ)。本式中,t为压力平衡钻时,单位为min/m。钻时是钻头在井筒中钻穿每米岩石所用的时间,压力平衡钻时是近平衡钻井条件下的钻时,近平衡钻进为钻井液接近平衡地层压力。n为转盘钻井时的转盘转速,单位为r/min。w为钻压,单位为kn。当正常钻进时,下放钻柱,把部分钻柱的重力加到钻头上作为钻压。

上式中,d为钻头直径,单位为mm。牙轮钻头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钻井钻头,按牙轮数量可分为单牙轮、三牙轮和组装多牙轮钻头。pdc钻头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简称,牙轮钻头和pdc钻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钻头,其破岩机理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硬度的地层,在进行a指数计算时,为了更好的对比与区分,当采用钻头类型不同时,对比标准不同。另外,石油钻井中,用于钻取岩心的钻头习惯称为取心钻头,一般有牙轮取心钻头、刮刀取心钻头和筒状取心钻头。

上式中,ρ为钻井液密度,单位为g/cm3。石油钻井中对钻时的影响因素分析时,对钻井液成分可忽略,影响a指数的主要钻井液性能是钻井液密度ρ。

本发明利用录井可钻性参数a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火山岩区域多个录井可钻性参数a并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1)分区带对不同钻头类型条件下的单井分期次进行a指数计算,得到每口井不同期次火山岩的a指数数值;

(2)将步骤(1)所述每口井不同期次火山岩的a指数数值进行统计分析,a指数数值越小,可钻性越好,反映火山岩溢流相储层物性越好;

(3)根据步骤(2)统计数据绘制a指数等值线图,a指数数值较小区域为有利储层带。

上述识别方法的步骤中,分区带的意思为按照地下实际构造特征分区、分带,如某某构造带,某某区等,为勘探开发中已得到的地质认识,分区分带的目的是因为不同区带标准会有些许差异,若按照统一标准将难以区分,识别效果较差;火山岩期次划分是根据火山岩地层中的岩石组合形式划分,为当初火山岩岩浆喷发的间歇过程,如喷发了一次后停止喷发,接受沉积,一段时间后火山又开始喷发,如此旋回,喷发一次停止喷发后接受沉积成为一期火山岩,划分方式由剖面图上可读出,为常规方法。

绘制a指数时所用的参数为上述公式中公式,如钻压参数、密度参数等,如钻压50kn,密度为1.25g/ml等,这些参数可直接获取,通过这些参数直接计算得出a指数。统计数值量为目标层的直接测量数据,以真实数据为准;在进行a指数等值线图绘制时,按照计算所得参数,参考火山岩等厚图进行绘制。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得出,a指数数值越小,可钻性越好,反映火山岩溢流相储层物性越好。根据a指数等值线图,a指数数值较小区域为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带。

本发明利用录井a指数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具有可靠性,解决了因井径扩大造成电性参数识别储层的难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描述方法还包括:应用火山岩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划分得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

如何从平面上进行有利相带的划分和识别是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目标区的关键,利用地震手段从平面上进行有利相带的划分及预测,这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从火山岩的发育厚度看,从几米到几十米都有,运用地震方法进行识别难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可解决在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过程中,由于地震识别厚度的局限性等因素造成的识别难题。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划分得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包括以下步骤:

(a)应用火山岩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并结合岩性特征划分溢流相亚相,建立溢流相亚相模型图,所述溢流相亚相模型图包括上部亚相和中部亚相;

(b)根据所述步骤(a)建立的溢流相亚相模型图,上部亚相为有利亚相,划分得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

储层四性特征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其中,岩性特征包括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等;物性即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密度、孔隙度和孔隙类型等;电性主要为电阻率。沉积相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生物特征的有规律的综合,是一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划分为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相分类分四级,包括一级相(相组)、二级相(相)、三级相(亚相)、四级相(微相)。其中,沉积微相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

从火山岩的成岩过程来看,上、中及下部亚相的岩性基本相同或相似,但是岩石构造差异较大,具体为:上部多为气孔构造、中部多为块状构造,下部多为气孔、杏仁构造。不同的构造,其物性差异较大。多为气孔构造的上部亚相,孔洞发育储层物性好;中部亚相岩性致密,物性最差;下部亚相气孔、杏仁构造发育,物性较上部亚相差、较中部亚相好。因此,本发明利用物性差异能够很好的对亚相进行划分,并快速的识别出有利相带。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应用火山岩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划分溢流相亚相,建立溢流相亚相模型图。所述溢流相亚相模型图中,亚相分为上部亚相、中部亚相和下部亚相;还对应包括岩性特征、电性和物性参数及岩心情况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多种测井方法,对比得到火山岩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及岩性特征。其中,sp曲线是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是井中移动电极和地面固定电极间电位差随深度变化的记录,可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确定渗透层及厚度等。gr曲线是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是测量的地层天然放射性γ射线,测井单位为api,可用于识别岩性、划分储集层、校深等。ac曲线是补偿声波测井曲线,补偿声波测井是测量所钻开地层的声速,补偿测量能消除恶劣井眼条件的影响,测量的传播时间可用来进行地层对比和计算地层孔隙度。den是补偿密度测井,cnl是补偿中子测井,den曲线、cnl曲线均可用于计算孔隙度。另外,dt曲线为声波时差曲线,rhob曲线为密度曲线。

所述溢流相亚相模型图中相模型特征为:上部亚相为气孔和杏仁构造发育,物性较好,密度值低,声波时差增大;中部亚相以块状构造为主,岩性致密,物性差,密度值整体较上部亚相和下部亚相高,声波时差较小;下部亚相包括孔洞发育段和不发育段,下部亚相孔洞发育段声波时差呈低值,不发育段呈山峰状低值,密度曲线具有突降的突变式特征。

本发明实施例根据建立的亚相相模型图,划分有利相带,其中上部亚相为有利亚相。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相模型图,划分得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应用火山岩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对不同期次喷发的火山岩溢流相进行单井相划分,建立每口井和每个期次的溢流相亚相模型图,各溢流相亚相模型图包括上部亚相和中部亚相下部亚相;

(b1)根据步骤(a1)建立的各溢流相亚相模型图,识别每口井和每个期次的有利亚相;

(c1)根据步骤(b1)每口井和每个期次的有利亚相,在此基础上进行连井有利亚相对比,划分得到有利相带厚度,结合火山口分布特征,绘制有利亚相厚度图,划分得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

火山喷发一般为点式喷发,也叫中心式喷发或线式喷发,本发明主要针对溢流相进行分析,溢流相即火山岩浆沿着火山口流出来形成的相类型,此处火山口都具有厚度最大的特征,在地震剖面或连井对比时可明显识别。连井有利相对比的进行方式是,首先从单井上识别出有利亚相,再参考火山岩分布特征,依据多口井的实钻情况进行多井对比连接,达到通过纵向分析出平面的目的。

本发明运用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并结合岩性特征,划分火山岩溢流相亚相,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解决了地震手段无法实现薄层火山岩有利相带划分与识别的难题。

本发明提到的电性、物性差异,是指通过电性如电阻率、自然伽马曲线特征差异等,结合物性差异,如三孔隙曲线特征差异;物性差异主要指三孔隙曲线特征差异,在描述不同事物时不一定都一样,如有些实施例为运用电性结合物性差异,而有些实施例为运用电性、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形成不同的描述,不需固定,要在分不同事物时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如此处是根据电性、物性差异特征和岩性特征进行分析的。本发明主要以电性差异和物性差异为主,岩性特征是辅助条件。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描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火山岩溢流相高频裂缝发育区。

就火山岩储层而言,没有裂缝就不可能成为有效储层。裂缝作为流体储存空间和渗流通道,为油气储集和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尤其是缺乏定量评价火山岩裂缝的理论方法研究。裂缝带的划分是储层研究的关键一步,由于各种测井方法对裂缝的敏感程度并非完全相同,加之某些非裂缝因素也可能引起与裂缝相同的异常响应,所以电性方法识别裂缝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识别并评价火山岩裂缝。

本发明实施例主要利用超微显微技术,对火山岩溢流相高频裂缝发育区进行识别。具体地,所述利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火山岩溢流相高频裂缝发育区包括以下步骤:

将火山岩岩心样品进行铸体薄片磨制,通过超微显微技术对所述铸体薄片进行岩相学观察,确定若干裂缝的类型;

利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对不同类型的裂缝进行实验测试和数据处理,根据所述数据对单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得到裂缝形成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并刻画出不同层位火山岩高频裂缝发育区。

本发明实施例首次引入超微、显微技术对火山岩溢流相进行微裂缝识别与评价,通过分析数据,能够较为准确评价裂缝发育频率及规模大小与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距离。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超微、显微技术应为超微、显微分析技术,它包含了常规的显微观察和微裂缝分析,样品的选取主要以在目标层钻井取心所获岩心上取样,取样时要考虑样品的代表性,以孔隙更发育部分取样更符合事实;数量没有具体限制,以能代表本段地层裂缝发育特征为依据,一般定义为每米取样3-5块。铸体薄片厚度为标准厚度0.03mm;岩相学观察包括岩石样品结构、产状、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及矿物成分等,此处的岩相学观察主要包括样品岩石结构、微裂缝产生属性(即是后期应力作用形成裂缝还是岩石基质收缩形成裂缝),不同类型裂缝条数等;此处裂缝类型确定即主要确定是原生裂缝还是后期受应力作用形成的裂缝。

二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mias是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可对选定的目标进行轨迹追踪和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坐标位置、速度、加速度、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移动距离等多组数据。本发明利用该软件系统对裂缝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识别出样品中每条裂缝的属性,分析其演化成因,并进行数据统计。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次生类型,原生类型有孔洞,次生类型有次生溶蚀孔、构造裂缝、风化裂缝;火山岩储层孔隙和裂缝的发育情况是评价储层介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数据,评价裂缝发育频率及规模大小与区域构造作用的影响距离。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以上分析识别高频裂缝发育区。具体地,根据地质统计学和地质体应力分析原理,单井样品构造裂缝发育频率为约束,分层位进行高频裂缝发育区刻画。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属于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所述描述方法包括:应用电性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建立火山岩溢流相亚相模型图;根据所建立的相模型图划分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应用录井可钻性参数a指数识别有利储层带;采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高频裂缝发育区。

通过该描述方法的具体实施证明,物性差异能够很好的划分溢流相亚相,根据亚相划分结果能够较好识别有利相带分布。录井a指数识别有利储层具有可行性,利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裂缝能够估算断层对有效裂缝的控制距离,并刻画出不同层位火山岩高频裂缝发育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描述方法,能够实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识别;该描述方法为火山岩有利储层目标区优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前景广阔,其方法步骤可以推广应用到致密砂岩及碳酸盐岩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的溢流相亚相相模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lp1井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单井相分析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y2井苏一段第七期火山岩溢流相单井相分析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x3-lp1-x6-3井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对比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上部亚相厚度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a指数等值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井岩心铸体薄片显微照片;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m4井岩心铸体薄片显微照片;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y8井1600.9m岩心铸体薄片显微照片;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y8井1594.6m岩心铸体薄片显微照片;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2井溢流相火山岩裂缝类型;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4井溢流相火山岩裂缝类型;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y6-10井溢流相火山岩裂缝类型;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y2-28井溢流相火山岩裂缝类型;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21井溢流相火山岩的构造破碎及其裂缝发育特征;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22井溢流相火山岩的构造破碎及其裂缝发育特征;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j6-23井溢流相火山岩的构造破碎及其裂缝发育特征;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溢流相火山岩取样钻井与区域构造的空间关系;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查干凹陷溢流相火山岩有利储层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适用于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进行具体地描述。

实施例

以查干凹陷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为例,本发明具体内容如下:

1、划分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步骤如下:

(1)应用电性、物性差异特征结合岩性特征划分溢流相亚相,建立溢流相亚相相模型图,如图1显示,图1包括dl曲线、cnl曲线、rhob曲线、sp曲线、gr曲线,并且包括岩性、电阻率曲线、岩心照片和亚相。上部有利亚相孔洞发育,物性较好,电性上密度值较低,呈弧形突起,声波时差曲线呈峰状、不规则齿状高值。

(2)根据步骤(1)中相模型图,对不同期次的火山岩进行单井相划分,识别出每口井、每个期次的亚相。以查干凹陷lp1井为例,图2为查干凹陷lp1井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单井相分析图。如图2所示,lp1井火山岩溢流相厚度较大,物性特征具有明显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亚相特征。

在对单井相进行划分时,并不是每口井都存在三个亚相,对于喷发厚度较小的火山岩,有可能仅存在一个亚相。图3为查干凹陷y2井苏一段第七期火山岩溢流相单井相分析图,其中lld为深侧向电阻率曲线,lls为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如图3所示,该井火山岩段岩性为玄武岩,气孔、杏仁构造,裂隙、微裂缝及裂缝发育。从密度曲线来看,从上到下密度值逐渐增大,由2.74降至2.56g/cm3;声波时差值逐渐增大,平均值由177升至211us/m。本段地层物性较好,见多层油气显示,试油见油气流,为上部亚相特征。

(3)根据步骤(2)在单井有利相带划分基础上进行有利储层对比,划分出有利相带厚度。以查干凹陷x3-lp1-x6-3三口井对比为例,如图4所示,图4为查干凹陷x3-lp1-x6-3井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对比图。

(4)根据步骤(3)得出的有利亚相厚度,结合火山口分布特征,绘制有利亚相厚度图。以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上部亚相为例,有利亚相厚度图如图5所示。从有利相带来看,苏二段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主要分布在断裂带附近,通过油气显示的投点来看,油气显示主要富集在有利相带上,而且多富集在有利相带厚度较大区域。

图5显示,在虎勒断层附近的y12井区,有利相带厚度较大,但未见油气显示,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制于油源条件,疏导体系条件等的影响而未见显示,并不是不存在有利相带,与利用物性差异识别储层的方法并不矛盾。

上述方法证实,利用电性、物性差异结合岩性特征对火山岩溢流相有利相带的识别是可靠的。

2、利用录井可钻性参数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步骤如下:

(1)根据a指数计算公式,分区带对不同钻头类型条件下的单井分期次进行a指数计算,计算出每口井不同期次火山岩的a指数数值。

a=lg(3.282/nt)/lg(0.06847w/d×ρ);

例如,钻探某段储层过程中应用了pdc钻头进行钻进作业,其压力平衡钻时t为25min/m;转盘转速n为60r/min;钻压w为50kn,钻头直径d为215.9mm;钻井液密度ρ为1.15g/cm3;将其数值代入上述a指数计算公式中,计算得到此段储层a指数为1.53,无量纲。

(2)根据步骤(1)计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a指数数据统计表为例,参见表1:

表1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a指数数据统计表

(3)根据步骤(2)统计数据绘制a指数等值线图,a指数较小区域为有利储层带。以查干凹陷苏二段第三期火山岩溢流相a指数等值线图为例,如图6所示,m3井、m5井附近为储层相对发育区,a指数分别为1.6594和1.5865,由于在该期次火山岩m3井使用牙轮钻井,m5井使用三牙轮+pdc钻井,此处将m3井区苏二段火山岩溢流相视为a指数储层相对发育区。

实施例中利用a指数等值线图进行解释时,m3井a指数计算结果处于有利储层范围之内,故以此为依据判定m3井区储层相对发育。其判断依据为在三牙轮钻头应用条件下,a指数小于1.80即为有利储层;pdc钻头应用条件下,a指数小于1.56即为有利储层。此处,a指数1.80和1.56的标准建立是基于已知井的实际钻探情况建立的标准。但此类标准在不同地区应用时需结合本地区实钻情况制定,不存在一个地区的标准在任何地区皆可应用的情况。

实钻表明,m3井在井段1262.39-1270.42m发现火山岩油斑,荧光油气显示共15.1m/4层;试油获油气流,试油结论油水同层,说明m3井存在有效的火山岩储层。

以上方法证实,录井可钻性参数a指数参数识别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具有可靠性。

3、利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火山岩溢流相高频裂缝发育区,包括下述步骤:

(1)对岩心样品进行铸体薄片磨制,铸体薄片厚度为标准厚度0.03mm。列举部分显微图片为例,如图7~10所示,图7为j6井766.5m处样品的200微米(micron)显微图片,图8为m4井1139.99m处500micron显微图片,图9为y8井1600.9m处500micron显微图片,图10为y8井1594.6m处500micron显微图片。

(2)对步骤(1)各铸体薄片进行详细的岩相学观察,确定裂缝的类型。如图11~14所示,根据112块岩心铸体薄片的岩相学观察,查干凹陷火山岩溢流相所发育的裂缝类型主要有如下四种:

①矿物斑晶中的裂缝(样品j6-2中的斜长石斑晶发育这种裂缝,斜长石斑晶中的裂缝如图11所示,200micron)。在含矿物斑晶的火山岩样品中均有发育,涉及的矿物斑晶有斜长石和辉石,且以斜长石斑晶为主。由于受斑晶的矿物成分、颗粒大小以及斑晶寄主岩石类型的差异,矿物斑晶中裂缝的发育程度会有所不同。矿物斑晶中的裂缝是后期构造作用使得火山岩中的相应矿物斑晶发生破碎的结果,属于构造成因的次生裂缝,受后期构造作用所控制;

②火山岩基质中的裂缝(样品y6-10中的玄武岩发育这种裂缝,基质中的裂缝已被方解石充填,如图13所示,200micron)。在不同钻井或不同层位火山岩中的发育程度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裂缝的规模(包括裂缝条数、长度、宽度和面积大小等)、形态以及后期被矿物充填情况等方面。这种裂缝虽然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基质中,但有时可以切穿矿物斑晶,有时也可以在杏仁体中出现并切穿杏仁体中的收缩缝。基质中的裂缝往往被方解石、绿泥石或硅质所充填,但以方解石为主,有些裂缝中还可见油迹存在。另外,在某些岩芯样品发育的裂缝面上可见有擦痕存在。因此,基质中的裂缝应该是火山岩受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裂缝,属于构造成因的次生裂缝,而非人工诱导裂缝或机械缝;

③火山玻璃中的裂缝(样品y2-28中的玻璃基质发育这种裂缝,玻璃基质的收缩缝如图14所示,200micron)。这种裂缝不太发育,分布十分局限,它是玻璃基质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形成的,属于非构造成因的裂缝。

④杏仁体中的裂缝(样品j6-4中的硅质杏仁体发育这种裂缝,硅质杏仁体的收缩缝如图12所示,200micron)。在含杏仁体的火山岩样品中均有发育,涉及的杏仁体成分为绿泥石和硅质(玛瑙等),且以硅质杏仁体较为常见,多贯穿整个杏仁体。

(3)利用mias图像分析系统对步骤(2)所述的裂缝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识别出样品中每一条裂缝的属性,分析是构造成因和非构造成因并进行数据统计。

(4)根据步骤(3)测试数据对单井裂缝特征进行分析。以j6井为例说明,如图15~17所示。

从j6井裂缝的实验测试结果来看,该井段火山岩样品的裂缝较为发育但不太均匀,基质中裂缝数量介于0-58条之间(13.62条/米),裂缝的长度、宽度和面积大小分别为10.672-0.238mm、1.626-0.008mm和73.391-0.009mm2。裂缝的规模大小明显受断裂构造所控制,具有“双峰式”的特点,两个峰值分别在样品j6-17-j6-17-1(裂缝数量为27条)和j6-21-j6-22(裂缝数量为84条),这两个峰值位置刚好为断裂构造通过带。特别是j6-21和j6-22所在位置,玄武岩极其破碎,不但有后期的方解石脉形成,而且玄武岩中的杏仁体在破碎的同时也产生构造成因的次生裂缝。

(5)根据步骤(4)研究裂缝形成与区域断裂带的关系。查干凹陷用于火山岩溢流相裂缝特征研究的取心钻井多布置在区域断裂带附近,如y8井、y6井和y2井靠近巴润断裂带,而j6井、m4井和m5井则靠近毛西断裂带,如图18所示,对不同钻井火山岩岩心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统计,统计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不同钻井火山岩岩心的裂缝特征统计表

裂缝的发育频率(裂缝密度)与区域断裂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取样井段与区域构造的距离越近,裂缝密度就大。其中,m4井与y2井(2689.80-2695.73米井段)与区域构造的距离相近,但裂缝密度相差较大,这主要在于m4井的取芯长度较大(是后者的近4倍),加上裂缝发育的非均质性的缘故。借鉴致密砂岩裂缝评价标准来看,裂缝密度(裂缝发育频率)是最主要的参数,其标准如表3所示。

表3致密砂岩裂缝评价标准表

当裂缝密度为1-5条以上时即定为较高,5条以上为极高级别。从本次试验来看,由于试验样品为小颗粒,裂缝主要为微裂缝,如以2条/m这样的裂缝密度为基准,区域构造作用的波及范围应该可以达到5000米左右,2-5条定为较差级别(1000-5000m),5-10条定为中等(700-1000m),10条以上定为较好(小于700m)。应用超微显微技术进行裂缝分析,估算出二级断层对有效裂缝的控制距离为700m。

(6)根据步骤(5)所得结果识别高频裂缝发育区。根据地质统计学和地质体应力分析原理,单井样品构造裂缝发育频率为约束,分层位进行高频裂缝发育区刻画,如图19所示。

综上,通过该描述方法在查干凹陷火山岩中的具体实施证明,电性、物性差异能够很好的划分火山岩溢流相亚相,根据亚相划分结果能够较好识别有利相带分布。录井a指数识别火山岩有利储层具有可行性,利用超微、显微技术识别裂缝能够估算断层对有效裂缝的控制距离,并刻画出不同层位火山岩高频裂缝发育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描述方法,能够实现火山岩溢流相有利储层的识别;该描述方法为火山岩有利储层目标区优选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使本技术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是能够实现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的,而这些修改也应视为本发明应该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