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7756发布日期:2018-08-14 17:4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是最严重的一种灾害,被称为“煤矿杀手”,我国瓦斯事故更是占煤矿事故总数的80%以上。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破坏力大、突发性强、伤亡人数多,严重困扰煤矿安全生产,而导致瓦斯爆炸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瓦斯积聚,工作面局部的瓦斯积聚超限若未得到妥善处理,遇到火源便会发生瓦斯爆炸,因此防止工作面局部瓦斯积聚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要环节。与此同时,许多矿井的工作面高温环境依旧严重影响工作人员身心健康。

目前,还没有一种新型设备能有效的降低工作面环境温度和瓦斯浓度,节约能耗、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包括引射部分和动力部分,所述引射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室、混合室、扩散室,所述接受室设有引射喷嘴,所述动力部分置于引射部分之下并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引射喷嘴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能有效的降低工作面环境温度和瓦斯浓度,节约能耗、降低成本。主要用于解决矿井工作面等受限空间局部因空气流动不畅造成的瓦斯积聚和工作面高温等问题,营造安全舒适的井下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的引射部分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发生装置及连接软管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接受室,2、混合室,3、扩散室,4、引射喷嘴,5、连接软管,6、限压阀门,7、压力表,8、温度表,9、动力器外壳,10、动力器内相变材料,11、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引射部分和动力部分,所述引射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受室、混合室、扩散室,所述接受室设有引射喷嘴,所述动力部分置于引射部分之下并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引射喷嘴连接。

所述动力部分包括动力器外壳,所述动力器外壳通过快速接头与所述连接软管连接,所述连接软管设有限压阀门。

所述动力器外壳装有压力表、温度表,所述动力器内部设有相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矿井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用于矿用工作面受限空间内的控风,通过该装置的使用解决瓦斯积聚和工作面高温等一系列问题,营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3所示,引射部分包括接受室1、混合室2、扩散室3,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为拆卸方便和保证密封性,以上所述多个管道一致使用法兰连接,法兰盘之间加设法兰垫密封。喷嘴通过管箍连接在一段钢管上,这样喷嘴的位置就可以通过钢管的移动来进行调整,钢管通过管卡进行固定,需要进行位置调整时,可以拧开螺丝进行移动,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再拧紧螺丝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软管与引射装置通过钢箍连接,两段软管由快速接头连接,快速接头上设有限压阀,来控制传输压力的大小。软管下部动力装置设计柔性材质外壳,便于移动和储放,内含相变材料,来提供引射动力。外壳装设有压力表、温度表,可对壳内压力、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所述动力部分置于引射部分之下,其表壳安设压力表7、温度表8;所述连接软管5置于引射部分和动力部分之间,连接两者进行动力传输,软管连接有快速接头11和限压阀门6。

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发生器中的固体材料的相态变化来提供引射压力,而不用电能提供动力,有效减少了能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是矿用相变引射气体发生装置,动力发生器通过软管5与引射部分连接,引射部分安装形式为将引射器水平悬挂或安装需要调节空气流动的位置,动力器的上方,固定方式利用螺栓螺帽固定采煤机上。井下工作面安设该种引射气体发生器,通过动力器内相变材料10的相态变化来提供引射压力,动力器外壳9设计为柔性材质,更加便于移动和储放,其上安设压力表7和温度表8,分别监测壳内试剂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在连接软管5上设有限压阀6来控制传输压力大小,产生的压力通过引射器中的引射喷嘴4来引射作工面常压风流,从而实现对引射风流的控制处理,被控风流经过扩散室3静压升高,速度下降,大部分动能被回收,风流可有效降低工作面瓦斯浓度,对于高温工作面的降温也有明显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矿井工作面等受限空间局部因空气流动不畅造成的瓦斯积聚和工作面高温等问题,而不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成本低廉;且该系统连接方式简便,利于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