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重可调的煤田勘查用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076发布日期:2018-10-09 19:3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田勘查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配重可调的煤田勘查用探管。



背景技术:

煤田地质勘查中经常会出现钻孔自涌的情况,常规处理方式是用高密度的新鲜泥浆冲孔,然后尽快完成测井工作。由于高密度新鲜泥浆的浮力较大,为了克服浮力,现有探管通常设有配重结构,以增加重量,提高下井速度。但是,现有配重结构与探管之间多通过螺纹连接、卡合连接等硬性连接方式,在下井的过程中,如受到拉力、径向冲击力等作用时,配重结构与探管之间很容易发生脱离、断裂和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助于改善测井效率及安全性的配重可调的煤田勘查用探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配重可调的煤田勘查用探管,包括探管本体及至少一个配重件;

配重件包括圆柱形的配重件本体,配重件本体的中央沿轴向开设有一通孔,配重件本体的顶端连接有上连接管、底端连接有下连接管,下连接管的外径略小于上连接管的内径,通孔、上连接管及下连接管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通孔的孔径与下连接管的管径相同,配重件本体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紧邻通孔设置;

下连接管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定位凹槽结构匹配的定位凸起,下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有一锥形橡胶塞,锥形橡胶塞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上连接管的内表面设有一环形槽;

探管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卡槽,配重件插入探管本体的上端时,锥形橡胶塞向下运动并卡入环形卡槽内使得配重件紧密连接于探管本体的顶端,探管本体的底端设有放射源室。

优选的,包括两个配重件,一个配重件的锥形橡胶塞卡入探管本体内壁上的环形卡槽,另一个配重件的锥形橡胶塞及定位凸起恰好分别卡入第一个配重件的环形槽与定位凹槽内。

进一步优选的,定位凹槽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三角形、星形中的一种,定位凸起的自由端对应为正四棱柱、三棱柱、星形柱中的一种。

更为优选的,探管本体包括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加强筋的钢制管,钢制管的表面由内向外依序设有防腐层、黏胶层、防护层及混凝土配重层,防护层与混凝土配重层之间设有与防护层材质相同的附着力增强层,附着力增强层呈点状或条状排列。

最为优选的,相邻的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8cm,加强筋的厚度为5-8mm、宽度为8-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既可以灵活增加探管的重量,又方便安装,更重要的是配重件与探管本体之间及配重件与配重件之间实现了弹性连接,可以有效缓冲来自轴向与径向的冲击力和拉力,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受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配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管本体;2、配重件;21、配重件本体;22、下连接管;221、定位凸起;23、上连接管;231、环形槽;24、锥形橡胶塞;25、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共同所示:一种配重可调的煤田勘查用探管,包括探管本体1及至少一个配重件2;

配重件2包括圆柱形的配重件本体21,配重件本体21的中央沿轴向开设有一通孔,配重件本体21的顶端连接有上连接管23、底端连接有下连接管22,下连接管22的外径略小于上连接管23的内径,通孔、上连接管23及下连接管 22同轴设置且一体成型,通孔的孔径与下连接管22的管径相同,配重件本体 21上端面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凹槽25,定位凹槽25紧邻通孔设置;

下连接管22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定位凹槽25结构匹配的定位凸起221,下连接管22的外表面固定有一锥形橡胶塞24,锥形橡胶塞24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上连接管23的内表面设有一环形槽231;

探管本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卡槽,配重件2插入探管本体1的上端时,锥形橡胶塞24向下运动并卡入环形卡槽内使得配重件2紧密连接于探管本体1 的顶端,探管本体1的底端设有放射源室。

使用时,将配重件2向下运动,使得锥形橡胶塞24卡入探管本体1内壁上的环形卡槽即可。探管本体1与配重件2连接简单、方便,不费时、不费事,有助于提高测井效率,缩短操作时间以提高测井的安全性;更重要的是配重件2 与探管本体1之间及配重件2与配重件2之间实现了弹性连接,可以有效缓冲来自轴向与径向的冲击力和拉力,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且不易受损。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包括两个配重件2,一个配重件2的锥形橡胶塞24卡入探管本体1内壁上的环形卡槽,另一个配重件2的锥形橡胶塞24及定位凸起221恰好分别卡入第一个配重件2的环形槽231 与定位凹槽25内。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定位凹槽25的横截面为正方形、三角形、星形中的一种,定位凸起221的自由端对应为正四棱柱、三棱柱、星形柱中的一种。定位凹槽25与定位凸起221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各个配重件2之间产生径向移动,进一步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探管本体1包括外壁上设有螺旋状加强筋的钢制管,钢制管的表面由内向外依序设有防腐层、黏胶层、防护层及混凝土配重层,防护层与混凝土配重层之间设有与防护层材质相同的附着力增强层,附着力增强层呈点状或条状排列。探管本体1结构稳定且抗压、耐腐蚀性能好,既可以在普通环境中单独使用,还可以增加配重件2 在大浮力环境中使用,应用范围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相邻的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8cm,加强筋的厚度为5-8mm、宽度为8-10mm。这种结构的加强筋既可以保证强度,又方便制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