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井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070发布日期:2018-10-09 19:3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藏开采技术领域,涉及裂缝性油气藏开采,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井网结构。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裂缝性油气藏是经常遇到的开采地质条件,裂缝性油气藏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储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设计适合于裂缝性油气藏开采的井网结构能够对裂缝性油气藏进行合理的开发。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1620243534.1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井网结构,部署于裂缝性油藏,所述裂缝性油藏包括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裂缝集中发育层段,每个所述裂缝集中发育层段均包括多个裂缝发育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结构包括:注水井,穿过至少一个所述裂缝集中发育层段;多口垂直采油井,均布在所述注水井周围,每口所述垂直采油井穿过至少一个所述裂缝发育区;多口水平采油井,布置在所述垂直采油井周围。

现有技术中的井网结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对裂缝性油气藏的分层较为单一,垂直采油井易绕过裂缝发育层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井网结构,所述立体式井网结构通过对裂缝性油气藏进行分层,更容易使油气开采井穿过裂缝集中发育层段。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体式井网结构,包括第一油气采集层、第二油气采集层、第三油气采集层、油气开采井和注水井,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自上至下分布在裂缝性油气藏的地层中,所述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并能够向所述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进行注水,所述油气开采井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

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开采井包括第一采集井、第二采集井和第三采集井,所述第一采集井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二采集井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所述第三采集井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集井、所述第二采集井和所述第三采集井均包括3口独立的采集井单元,所述3口独立的采集井单元呈正三角形排列,其中,每相邻2口采集井单元的距离为200-220m,三个正三角形的中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采集井单元包括竖直采集段和与所述竖直采集段相连通的水平采集段,所述水平采集段指向正三角形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井设置在所述正三角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井上开设有第一注水段、第二注水段、第三注水段和第四注水段,所述第一注水段开设在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的上方,所述第二注水段开设在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第一油气采集层之间,所述第三注水段开设在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和第二油气采集层之间,所述第四注水段开设在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注水井包括第一注水井、第二注水井、第三注水井和第四注水井,所述第一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的上方,所述第二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和第一油气采集层之间,所述第三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和第二油气采集层之间,所述第四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式井网结构,通过配合设置第一油气采集层、第二油气采集层、第三油气采集层、油气开采井和注水井,使所述立体式井网结构更容易使油气开采井穿过裂缝集中发育层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立体式井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立体式井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油气采集层、2-第二油气采集层、3-第三油气采集层、4-油气开采井、41-第一采集井、42-第二采集井、43-第三采集井、401-采集井单元、4011-竖直采集段、4012-水平采集段、5-注水井、51-第一注水段、52-第二注水段、53-第三注水段、54-第四注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2所示,一种立体式井网结构,包括第一油气采集层1、第二油气采集层2、第三油气采集层3、油气开采井4和注水井5,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自上至下分布在裂缝性油气藏的地层中,所述注水井5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并能够向所述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进行注水,所述油气开采井4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

所述油气开采井4包括第一采集井41、第二采集井42和第三采集井43,所述第一采集井41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所述第二采集井42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所述第三采集井43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

所述第一采集井41、所述第二采集井42和所述第三采集井43均包括3口独立的采集井单元401,所述3口独立的采集井单元401呈正三角形排列,其中,所述每相邻2口采集井单元401的距离为200-220m,三个正三角形的中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所述采集井单元401包括竖直采集段4011和与所述竖直采集段4011相连通的水平采集段4012,所述水平采集段4012指向正三角形的中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每相邻2口采集井单元401的距离指的是采集井单元401地面井口的直线距离。

所述注水井5设置在所述正三角形的中心。

所述注水井5上开设有第一注水段51、第二注水段52、第三注水段53和第四注水段54,所述第一注水段51开设在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的上方,所述第二注水段52开设在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第一油气采集层1之间,所述第三注水段53开设在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和第二油气采集层2之间,所述第四注水段54开设在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的下方。

实施例2

所述注水井5包括第一注水井(图中未示)、第二注水井(图中未示)、第三注水井(图中未示)和第四注水井(图中未示),所述第一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一油气采集层1的上方,所述第二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二油气采集层2和第一油气采集层1之间,所述第三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和第二油气采集层2之间,所述第四注水井连通于所述第三油气采集层3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仅将注水井5分成四个独立的注水井以向裂缝性油气藏进行注水,除此之外,均与实施例1中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