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028发布日期:2018-06-08 21:1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采矿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采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缓倾极薄矿脉矿体的开采中,由于矿体赋存条件的限制,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地压也随之逐渐增大。由于开采条件受矿脉及围岩的稳固程度、矿脉分支复合和局部宽度变化等影响,给正常的回采安全管理和矿石的有效回收带来困难。在采矿过程中,极易导致贫化和损失过大,采矿成本高。另外,在矿块进行开采之前,一般需要在矿块上方开设通风天井,增加了开采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至少上述一个技术问题的简单实用的采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采矿结构,所述采矿结构包括用于隔开相邻矿块的多条水平延伸的水平巷道和多条上下延伸的行人顺路,所述行人顺路连通矿块上下的水平巷道以作为该矿块相邻的矿块的通风天井。

可选的,所述行人顺路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

可选的,所述行人顺路的长度为1.2-1.8米,宽度为1.2-1.8米。

可选的,所述矿块下方的水平巷道中水平设置有砼假底,所述砼假底将所述水平巷道分隔为上部的采场空间和下部的放矿空间,所述砼假底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采场空间和放矿空间的溜井嘴。

可选的,所述溜井嘴的上方设置有一节或多节溜井筒,所述砼假底上方的溜井筒之间设置有填料层,所述采场空间位于填料层上方。

可选的,所述溜井筒的长度为1.2-1.8米,宽度为0.8-1.2米。

可选的,所述行人顺路由上至下设置有多架行人梯子,相邻行人梯子沿高度方向交错设置。

可选的,每块矿块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条所述行人顺路。

可选的,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矿块中,位于上方矿块的行人顺路与位于下方的行人顺路相互错开。

本公开采矿结构的人行顺路连通上下水平巷道,可以使人行顺路作为相邻矿块之间的通风天井,减少相邻矿块施工通风天井和通达上部中段安全通道的费用,从而降低了采矿成本。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采矿结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未开采)。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采矿结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开采中)。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采矿结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开采完毕)。

附图标记说明

1水平巷道 2矿块 3行人顺路

4混凝土层 5行人梯子 6填料层

7砼假底 11采场空间 12放矿空间

71溜井嘴 72溜井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采矿结构实际施工形成时的“上、下”,具体可以参考图1-3的图面方向。若无特殊说明,长度和宽度均指水平方向的尺寸,高度指竖直方向尺寸。

如图1-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采矿结构,所述采矿结构包括用于隔开相邻矿块2的多条水平延伸的水平巷道1和多条上下延伸的行人顺路3,所述行人顺路3连通矿块2上下的水平巷道1以作为该矿块2相邻的矿块的通风天井。本公开提供的行人顺路可以作为相邻矿块的通风天井,减少了施工通风天井的费用,降低了采矿成本。

根据本公开,如图1和3所示,所述行人顺路3的外侧设置有混凝土层4,从而使混凝土层对采场上下盘形成严密且高强度的保护,解决了采场回采中上下盘和压悬帮错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控制来自采场内部和外部的地压,采场的上下盘得到了很大的保护,很好地改善了现场安全作业环境,使采矿更安全高效,采矿损失率低,回采时不留间柱和顶底柱,采矿回收率高。混凝土层中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为水泥:河沙:碎石=1:2:4(质量比),养生期可以为28天,混凝土要搅拌均匀(优选使用搅拌机搅拌),同时最好不使用井下废石作为骨料,确保施工质量。

根据本公开,人行顺路以通过行人为准,例如,所述行人顺路3的长度可以为1.2-1.8米,宽度可以为1.2-1.8米,高度可以根据矿块的高度而确定。

根据本公开,为了方便回采,如图1所示,所述矿块2下方的水平巷道1中可以水平设置有砼假底7,所述砼假底7可以将所述水平巷道1分隔为上部的采场空间11和下部的放矿空间12,所述砼假底7上可以设置有连通所述采场空间11和放矿空间12的溜井嘴71。所述砼假底是指采用钢筋混凝土所浇铸的假底,用于实现采场空间所爆破下的矿石通过溜井嘴进行放矿至放矿空间并由矿车送出采场。

根据本公开,溜井可以采用木支护,现有矩形木溜井容易产生缝隙,为了减少矿石损失,如图2-3所示,所述溜井嘴71的上方可以设置有一节或多节溜井筒72,所述砼假底7上方的溜井筒72之间可以设置有填料层6,所述采场空间11可以位于填料层6上方。本公开通过多节溜井筒连接的形式逐渐提高采矿溜井,可以减少矿石的损失。相邻溜井筒之间可以通过连接绳,例如金属丝相连,通过连接绳的连接作用以及溜井筒与填料的摩擦力和填料对溜井筒的支撑作用,可以使溜井筒之间相对稳定,防止坍塌。所述溜井筒72的长度可以为1.2-1.8米,宽度可以为0.8-1.2米。如图3所示,采场回采完毕后将溜井存窿矿石全部放空,溜井底部封堵严密。

根据本公开,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行人顺路中上下攀爬,如图1-3所示,所述行人顺路3由上至下可以设置有多架行人梯子5,相邻行人梯子5可以沿高度方向交错设置,相邻梯子相接处设置有梯子平台,以便于固定梯子,从而使工作人员爬到一架梯子的顶端即可休息一下,再攀爬另一架梯子,而且上行的工作人员和下行的工作人员相遇时,可以在梯子平台上各自通过。

根据本公开,为了方便矿块两侧的工作人员均方便上行和下行,如图2-3所示,每块矿块2的相对两侧可以设置有两条所述行人顺路3,并提高了安全性,防止一条人行顺路堵塞而导致工作人员被困于采场空间中。

根据本公开,为了提高行人顺路通风的效果,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相邻的矿块2中,位于上方矿块2的行人顺路3可以与位于下方的行人顺路3相互错开,从而使下方采场空间中空气能够得到很好地流通,并能防止上方行人顺路落石对下方行人顺路中工作人员的伤害,提高安全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