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8018发布日期:2018-06-08 21:1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煤机滚筒高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薄煤层为开采厚度0.8m~1.3m的煤层,薄煤层采煤机是由采煤机机身、安装在采煤机机身左右两侧的左右摇臂配左右滚筒组成,采煤机机身由左牵引部、电控箱、右牵引部组成,目前薄煤层采煤机滚筒高度的调节,是靠油缸推动摇臂绕摇臂与牵引部的铰接销轴转动实现的。目前现有的薄煤层采煤机受结构所限,整机长度长,适应性差,采煤机机面高度高,能达到的最低采高经常不能满足,对薄煤层的开采极为不利。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的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结构紧凑,整机长度短、机面高度低,小巧灵活,且能对左滚筒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好,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其结构简单紧凑,整机长度短、机面高度低,小巧灵活,且能对左滚筒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好,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左滚筒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油缸、连接油缸与采煤机机身之间的拉杆和与拉杆铰接且支撑在刮板运输机铲板上的平滑靴,所述拉杆包括连接于油缸与平滑靴之间的第一段拉杆和连接于平滑靴与采煤机机身之间的第二段拉杆,所述第一段拉杆的一端与油缸的活塞杆以及第二段拉杆的一端与采煤机机身均为铰接,所述油缸固定端与驱动左滚筒的左摇臂铰接,所述第一段拉杆和第二段拉杆的连接处与平滑靴铰接。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固定端通过销轴一与所述左摇臂铰接,所述活塞杆通过销轴二与第一段拉杆的一端铰接。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拉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三与采煤机机身铰接,所述第一段拉杆和第二段拉杆的连接处通过销轴四与平滑靴铰接。

上述的一种采煤机滚筒高度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拉杆和第二段拉杆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段拉杆和第二段拉杆呈钝角布设。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适应于薄煤层开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缸、拉杆和与平滑靴,通过油缸伸长,带动拉杠绕采煤机机身向下摆动,拉杠带动平滑靴向下运动,由于平滑靴支撑在刮板运输机铲板上,平滑靴不会向下运动,故而通过油缸推动滚筒向上抬起,从而完成采煤机左滚筒高度的调整,省去目前采煤机中的右摇臂和左右牵引部,从而使得采煤机机身长度及机身高度两个方向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小巧灵活,适应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杆包括第一段拉杆和第二段拉杆,第一段拉杆连接油缸与平滑靴,第二段拉杆连接平滑靴与采煤机机身,便于将动力通过左摇臂传递给左滚筒,从而实现左滚筒高度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整机长度短、机面高度低,小巧灵活,且能对左滚筒高度进行调节,适应性更好,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实用性强。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缸中活塞杆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缸中活塞杆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油缸; 2—拉杆; 2-1—第一段拉杆;

2-2—第二段拉杆; 3—平滑靴; 4—销轴二;

5—销轴三; 6—销轴一; 7—采煤机机身;

8—销轴四; 9—左滚筒; 10—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对左滚筒9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油缸1、连接油缸1与采煤机机身7之间的拉杆2和与拉杆2铰接且支撑在刮板运输机铲板上的平滑靴3,所述拉杆2包括连接于油缸1与平滑靴3之间的第一段拉杆2-1和连接于平滑靴3与采煤机机身7之间的第二段拉杆2-2,所述第一段拉杆2-1的一端与油缸1的活塞杆10以及第二段拉杆2-2的一端与采煤机机身7均为铰接,所述油缸1固定端与左滚筒9铰接,所述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的连接处与平滑靴3铰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油缸1伸长,带动拉杠2绕采煤机机身7向下摆动,拉杠2带动平滑靴3向下运动,由于平滑靴3支撑在刮板运输机铲板上,平滑靴3不会向下运动,故而通过油缸1推动左滚筒9向上抬起,从而完成采煤机左滚筒高度的调整,省去目前采煤机中的右摇臂和牵引部,从而使得采煤机机身长度及机身高度两个方向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小巧灵活,适应性更好。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缸1固定端通过销轴一6与所述左摇臂铰接,所述活塞杆10通过销轴二4与第一段拉杆2-1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拉杆2-2的一端通过销轴三5与采煤机机身7铰接,所述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的连接处通过销轴四8与平滑靴3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呈钝角布设,方便安装销轴四8,实现平滑靴3与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的连接处的铰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油缸1固定端通过销轴一6与采煤机机身7中所述左摇臂铰接,油缸1中活塞杆10通过销轴二4与第一段拉杆2-1的一端铰接,第二段拉杆2-2的一端通过销轴三5与采煤机机身7中下部铰接,平滑靴3通过销轴四8与第一段拉杆2-1和第二段拉杆2-2的连接处铰接,当油缸1中活塞杆10收缩时,此时左滚筒9处于最低采高位置,当需要调节左滚筒9高度时,操作油缸1中活塞杆10伸长,当活塞杆10向下伸出时,油缸1绕销轴一6摆动,同时带动拉杠2绕销轴三5向下摆动,这样拉杠2就通过销轴四8带动平滑靴3向下平动,由于平滑靴3安装在刮板运输机铲板上,平滑靴3不会向下运动,故而通过油缸1、销轴一6、所述左摇臂推动左滚筒9向上抬起,从而完成薄煤层采煤机中左滚筒9高度的调整。由于油缸1的活塞杆10在其行程范围内可任意定位,故左滚筒9在高度调整范围内可实现无级调整。拉杠2除带动平滑靴3上下平动外,在采煤机左右行走时,还带动平滑靴3左右行走,使采煤机在行走时,实现平滑靴3对采煤机机身7左侧的可靠支撑。该装置省去目前采煤机中的右摇臂和牵引部,从而使得采煤机机身长度及机身高度两个方向占用空间小,结构紧凑,小巧灵活,适应性更好,提高薄煤层开采效率,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