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堵头板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6154发布日期:2018-10-09 19:40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混凝土堵头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下堵头板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隧道二衬施工时,多以木模和钢模来进行两端面混凝土的封堵,而木模和钢模都诸多不同的缺点,例如:木模之间存在间隙,无法完全封堵混凝土,会导致混凝土浇注时漏浆,并且木模存在折弯性能差、易损伤、木材浪费大、不环保的缺点;钢模虽然没有以上木模存在的缺点,但是钢模难以精准定位,同时在隧道二衬施工中,两组二衬中的纵向钢筋通常会预留0.5至1米的搭接长度,这样的导致钢模难以安装至贴紧二衬端面,所以钢模的适用范围也大大的被限制。

随后出现了与隧道台车配合使用的堵头板机构,其具有混凝土封堵效果好、安装精度高的优点,并且可以保证止水带的平整度与轮廓线,堵头板机构一般是由若干个单块堵头板拼接而成,由于单块堵头板的体积与重量任然较大,安装拆卸时都较为困难,所以现有技术通常将单块堵头板分为上堵头板与下堵头板,减轻每块部分的体积与重量,从而在安装于拆卸时方便操作,下堵头板通常与台车端部铰接,安装时需要人工将每块堵头板反转进行安装,虽然下堵头板的重量较单块堵头板有所减轻,但是在人工安装时依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下堵头板均采用铰接的方式与台车连接,安装下堵头板机构时需要人工逐一将每块下堵头板进行翻转,导致安装不方便,人工劳动量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堵头板安装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堵头板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台车端面的若干下堵头板,下堵头板分为梯形的升降下堵头板与扇形的翻转下堵头板,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相邻设置,升降下堵头板通过升降机构与隧道台车端面配合,翻转下堵头板底部通过铰接机构与隧道台车端面连接,下堵头板下方的隧道台车端面设置有弧形的导轨,导轨上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顶升升降下堵头板的顶升装置,隧道台车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升降下堵头板底端的伸缩卡块机构。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平行开设在隧道台车端面上的导向滑槽,导向滑槽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导向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滑块顶端伸出槽口连接升降下堵头板表面。

进一步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下表面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主动齿轮机构,移动平台下表面设置有辅助齿轮机构,导轨上表面设置有可与主动齿轮机构、辅助齿轮机构配合的齿条。

进一步地,顶升装置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上表面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块,升降下堵头板底端设置有与顶升支撑块对应配合的底板。

进一步地,伸缩卡块机构包括开设在隧道台车端面上两根导向滑槽之间的方孔,方孔中设置有方形的伸缩卡块,伸缩卡块底部与方孔孔底之间设置有弹簧,伸缩卡块靠近方孔孔口一端为斜面状,斜面方向朝向导轨。

进一步地,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相邻的部分采用搭接配合,翻转下堵头板两侧边缘设置有靠近隧道台车端面的搭接底板,升降下堵头板两侧边缘设置有与搭接底板配合的搭接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升降下堵头板通过顶升装置与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升降进行安装与拆卸,翻转下堵头板利用铰接机构通过反转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由于升降下堵头板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状、翻转下堵头板为上大下小的扇形状,所以在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均为安装时,升降下堵头板位于隧道台车端面上,翻转下堵头板下翻悬挂在隧道台车端面上,并且翻转下堵头板两侧覆盖在升降下堵头板表面,从而在安装时,利用顶升装置顶升升降下堵头板就可以同时顶起翻转下堵头板,实现同时安装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大大提高的安装效率,同时利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操作,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也减轻的人工劳动。

2.导向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实现升降下堵头板的上下滑动,同时导向滑槽槽口宽度小于槽内宽度,可以防止滑块落出导向滑槽,从而也就实现升降下堵头板与隧道台车端面的稳定接触配合。

3.利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即可方便的实现移动机构在导轨上的平稳、精确移动,实现对所有升降下堵头板的顶升安装功能。

4.顶升装置中的升降气缸方便、自动实现对升降下堵头板的顶升安装。

5.伸缩卡块机构中的伸缩卡块可以在升降下堵头板上升至安装位置时伸出,从而对升降下堵头板进行支撑,在升降下堵头板需要下降进行拆卸时,顶升装置中的升降气缸利用顶部顶升支撑块与伸缩卡块上的斜面进行配合,使伸缩卡块收缩进方孔中与升降下堵头板分离,从而升降下堵头板可以在顶升装置的支撑下下降。

6.搭接底板与搭接盖板可以紧密配合,保证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互相接触位置的表面平整,从而使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同时利用搭接使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之间的缝隙不容易泄漏混凝土浆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升降下堵头板,2-翻转下堵头板,3-隧道台车,4-铰接机构,5-搭接底板,6-搭接盖板,7-升降机构,7.1-导向滑槽,7.2-滑块,8-顶升装置,8.1-升降气缸,8.2-顶升支撑块,9-移动机构,9.1-主动齿轮机构,9.2-移动平台,9.3-辅助齿轮机构,10-齿条,11-底板,12-伸缩卡块机构,12.1-伸缩卡块,12.2-弹簧,12.3-方孔,1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下堵头板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隧道台车3端面的若干下堵头板,下堵头板分为梯形的升降下堵头板1与扇形的翻转下堵头板2,升降下堵头板1与翻转下堵头板2相邻设置,升降下堵头板1通过升降机构7与隧道台车3端面配合,翻转下堵头板2底部通过铰接机构4与隧道台车3端面连接,下堵头板下方的隧道台车3端面设置有弧形的导轨13,导轨13上设置有移动机构9,移动机构9上设置有用于顶升升降下堵头板1的顶升装置8,隧道台车3端面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升降下堵头板1底端的伸缩卡块机构12。

工作原理:在升降下堵头板1与翻转下堵头板2均为安装时,翻转下堵头板2两侧覆盖在升降下堵头板1表面,此时通过控制移动机构9移动至对应升降下堵头板1下方,再控制顶升装置8运行对升降下堵头板1进行顶升,同时升降下堵头板1两侧带起翻转下堵头板2向上反转,当升降下堵头板1上升到设计安装位置时,伸缩卡块12.1机构12伸出与升降下堵头板1底部配合,从而支撑固定升降下堵头板1,进而通过升降下堵头板1支撑固定翻转下堵头板2。

升降下堵头板通过顶升装置与升降机构的配合,实现升降进行安装与拆卸,翻转下堵头板利用铰接机构通过反转进行安装与拆卸,同时由于升降下堵头板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状、翻转下堵头板为上大下小的扇形状,所以在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均为安装时,升降下堵头板位于隧道台车端面上,翻转下堵头板下翻悬挂在隧道台车端面上,并且翻转下堵头板两侧覆盖在升降下堵头板表面,从而在安装时,利用顶升装置顶升升降下堵头板就可以同时顶起翻转下堵头板,实现同时安装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大大提高的安装效率,同时利用机械装置代替人工操作,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也减轻的人工劳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升降机构7包括两个平行开设在隧道台车3端面上的导向滑槽7.1,导向滑槽7.1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导向滑槽7.1中设置有滑块7.2,滑块7.2顶端伸出槽口连接升降下堵头板1表面。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导向滑槽与滑块的配合实现升降下堵头板的上下滑动,同时导向滑槽槽口宽度小于槽内宽度,可以防止滑块落出导向滑槽,从而也就实现升降下堵头板与隧道台车端面的稳定接触配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移动机构9包括移动平台9.2,移动平台9.2下表面设置有提供动力的主动齿轮机构9.1,移动平台9.2下表面设置有辅助齿轮机构9.3,导轨13上表面设置有可与主动齿轮机构9.2、辅助齿轮机构9.3配合的齿条10。

必要时可以在主动齿轮机构9.2加装具有自锁性的蜗轮蜗杆机构进行传动,利用蜗轮蜗杆机构的自锁性进一步加强移动机构9在停止时的稳定性。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利用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即可方便的实现移动机构在导轨上的平稳、精确移动,实现对所有升降下堵头板的顶升安装功能。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顶升装置8包括设置在移动平台9.2上表面的升降气缸8.1,升降气缸8.1顶部设置有顶升支撑块8.2,升降下堵头板1底端设置有与顶升支撑块8.2对应配合的底板11。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顶升装置中的升降气缸方便、自动实现对升降下堵头板的顶升安装。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伸缩卡块机构12包括开设在隧道台车3端面上两根导向滑槽7.1之间的方孔12.3,方孔12.3中设置有方形的伸缩卡块12.1,伸缩卡块12.1底部与方孔12.3孔底之间设置有弹簧12.2,伸缩卡块12.1靠近方孔12.3孔口一端为斜面状,斜面方向朝向导轨13。

在升降下堵头板1进行顶升安装时,顶升装置8中的升降气缸8.1与顶升支撑块8.2应避开伸缩卡块12.1的位置,在升降下堵头板1进行下降拆卸时,升降气缸8.1与顶升支撑块8.2应该在对应伸缩卡块12.1位置的进行对升降下堵头板1的下降拆卸操作。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伸缩卡块机构中的伸缩卡块可以在升降下堵头板上升至安装位置时伸出,从而对升降下堵头板进行支撑,在升降下堵头板需要下降进行拆卸时,顶升装置中的升降气缸利用顶部顶升支撑块与伸缩卡块上的斜面进行配合,使伸缩卡块收缩进方孔中,从而升降下堵头板可以在顶升装置的支撑下下降。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升降下堵头板1与翻转下堵头板2相邻的部分采用搭接配合,翻转下堵头板2两侧边缘设置有靠近隧道台车3端面的搭接底板5,升降下堵头板1两侧边缘设置有与搭接底板5配合的搭接盖板6。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搭接底板与搭接盖板可以紧密配合,保证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互相接触位置的表面平整,从而使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同时利用搭接使升降下堵头板与翻转下堵头板之间的缝隙不容易泄漏混凝土浆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