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018发布日期:2019-02-01 20:3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竖井内人员与材料运输采用龙门吊作为提升系统,由卷扬机通过钢丝绳吊运吊盘作为井内临时作业平台,但吊盘使用过程中会由于钢丝绳排绳不匀或吊盘受力不均等因素导致吊盘有一定程度的倾斜,且吊盘下放深度越深,倾斜角度越大。若倾斜角度过大,会改变钢丝绳受力状况,导致单侧钢丝绳受力过大,且吊盘上人员、材料均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威胁吊盘上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吊盘从倾斜不稳定状态调整至水平稳定状态,确保吊盘上施工人员安全的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包括吊盘、左右斜度调整装置及前后斜度调整装置,所述吊盘通过左右斜度调整装置升降式悬挂于龙门吊,所述前后斜度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吊盘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左右斜度调整装置包括两根钢丝绳、两组动滑轮及分别固装在龙门吊上的两个卷扬机和两组定滑轮,两组所述动滑轮对称固装在所述吊盘的前端和后端,两根所述钢丝绳一端均固接于一所述卷扬机,另一端分别绕过一组定滑轮和相应的一组动滑轮连接于另一所述卷扬机。

每组所述动滑轮包括两个动滑轮,两个动滑轮对称设置于所述吊盘的左右两端。

所述前后斜度调整装置包括钢支架和手拉葫芦,所述钢支架固装在所述吊盘上,所述手拉葫芦挂接于所述钢支架的顶端并挂钩在位于所述吊盘前端或者后端的两个动滑轮之间的钢丝绳上。

所述钢支架包括斜钢、两根工字钢、以及设置在两工字钢顶端的顶钢,两根所述工字钢平行竖直设置并跨设于一钢丝绳两侧,且两根所述工字钢底端可拆卸式固装在所述吊盘上,所述手拉葫芦挂接在所述顶钢上,所述斜钢一端可拆卸式固装在所述吊盘上,另一端固接在与其靠近的一所述工字钢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包括吊盘、左右斜度调整装置及前后斜度调整装置, 吊盘通过左右斜度调整装置升降式悬挂于龙门吊, 前后斜度调整装置设置在吊盘上。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左右斜度调整装置调整吊盘的左右斜度以致吊盘左右方向保持水平,通过前后斜度调整装置调整吊盘的前后斜度以致吊盘前后方向保持水平,最终实现将吊盘从倾斜不稳定状态调整至整体水平稳定状态,避免了因吊盘倾斜而导致单侧钢丝绳受力过大,造成单侧钢丝绳断裂的风险,确保了吊盘上施工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侧视结构示意图(省略左右斜度调整装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中左右斜度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吊盘;2、左右斜度调整装置;21、钢丝绳;211;滚动段;22、动滑轮;23、卷扬机;24、定滑轮;3、前后斜度调整装置;31、钢支架;311、工字钢;312、斜钢;313、顶钢;32、手拉葫芦;4、龙门吊;5、连接钢绳;6、夹持件;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施例的竖井井内吊盘水平调节系统,包括吊盘1、左右斜度调整装置2及前后斜度调整装置3,吊盘1通过左右斜度调整装置2升降式悬挂于龙门吊4,前后斜度调整装置3设置在吊盘1上。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左右斜度调整装置2调整吊盘1的左右斜度以致吊盘1左右方向保持水平,通过前后斜度调整装置3调整吊盘1的前后斜度以致吊盘1前后方向保持水平,最终实现将吊盘1从倾斜不稳定状态调整至整体水平稳定状态,避免了因吊盘1倾斜而导致单侧钢丝绳受力过大,造成单侧钢丝绳断裂的风险,确保了吊盘1上施工人员安全。

本实施例中,左右斜度调整装置2包括两根钢丝绳21、两组动滑轮22及分别固装在龙门吊4上的两个卷扬机23和两组定滑轮24,两组动滑轮22对称固装在吊盘1的前端和后端,两根钢丝绳21一端均固接于一卷扬机23,另一端分别绕过一组定滑轮24和相应的一组动滑轮22连接于另一卷扬机23。如图5所示,两组动滑轮22为动滑轮22a、22d组和动滑轮22b、22c组,两根钢丝绳21为钢丝绳21a、21b,两个卷扬机23为卷扬机23a、23b,两组定滑轮24为定滑轮24a、24d组和定滑轮24b、24c组,钢丝绳21a一端固接在卷扬机23a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24a、动滑轮22a、动滑轮22d及定滑轮24d连接于卷扬机23b,钢丝绳21b一端固接在卷扬机23a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24b、动滑轮22b、动滑轮22c及定滑轮24c连接于卷扬机23b;如图4所示,吊盘1呈H型横梁结构,H型横梁具有A、B、C及D四个端部,动滑轮22a、22b、22c 及22d依次固装于H型横梁的A、B、C及D端,当吊盘1存在左右方向的倾斜时,可以固定一个卷扬机23,然后启动另一个卷扬机23来调整左右斜度,如吊盘1左侧方向偏低,固定卷扬机23b,启动卷扬机23a席卷吊盘1左侧的钢丝绳21a和钢丝绳21b,带动吊盘1左侧提高,以致吊盘1左右处于水平稳定状态;如图2所示,每根钢丝绳21的左右竖立部分之间均设有连接钢绳5,连接钢绳5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夹紧件6夹紧在每根钢丝绳21的左右竖立部分,连接钢绳5的中部通过多个夹紧件6夹紧在每根钢丝绳21处于动滑轮22a、动滑轮22d或动滑轮22b、动滑轮22c之间的部分,由此对钢丝绳21起到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钢丝绳21与每个动滑轮22接触的转角处预留了供动滑轮22滚动的滚动段211,以致不影响吊盘1的前后斜度调整。

本实施例中,每组动滑轮22包括两个动滑轮22,两个动滑轮22对称设置于吊盘1的左右两端。该结构中,两组动滑轮22共有四个动滑轮22,如图4所示,吊盘1呈H型横梁结构,H型横梁具有A、B、C及D四个端部,动滑轮22a、22b、22c 及22d依次固装于H型横梁的A、B、C及D端,该位置的动滑轮22,使吊盘1在调整过程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前后斜度调整装置3包括钢支架31和手拉葫芦32,钢支架31固装在吊盘1上,手拉葫芦32挂接于钢支架31的顶端并挂钩在位于吊盘1前端或者后端的两个动滑轮22之间的钢丝绳21上。该结构中,当吊盘1在前后方向倾斜时,可通过手拉葫芦32下部的吊钩钩住一根钢丝绳21于吊盘1上两动滑轮22之间的部分,启动手拉葫芦32,提拉这根钢丝绳21于吊盘1上两动滑轮22之间的部分,如吊盘1前方偏低,手拉葫芦32下部的吊钩钩住吊盘1的B、C端上两个动滑轮22b、22c之间的钢丝绳21b上,启动手拉葫芦32,通过上拉动滑轮22b、22c之间的钢丝绳21b来带动提高吊盘1的B、C端,以致吊盘1前后方向处于水平稳定状态。

本实施例中,钢支架31包括斜钢312、两根工字钢311、以及设置在两工字钢311顶端的顶钢313,两根工字钢311平行竖直设置并跨设于一钢丝绳21两侧,且两根工字钢311底端可拆卸式固装在吊盘1上,手拉葫芦32挂接在顶钢313上,斜钢312一端可拆卸式固装在吊盘1上,另一端固接在与其靠近的一工字钢311的顶端。该结构中,两根工字钢311通过螺栓7固装在吊盘1上形成可拆卸式连接,使钢支架31的工字钢311在吊盘1上可调整位置,即使得挂接在顶钢313上的手拉葫芦32位于动滑轮22b、22c之间或者动滑轮22a、22d之间的钢丝绳21的竖上方,以致手拉葫芦32在提拉钢丝绳21的过程中更加稳定和省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