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289发布日期:2019-02-10 23:2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盾构隧道工程建设技术越来越成熟,为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通常盾构隧道内都需要安装排风管,排风管上每隔一段距离需要设置一个排风管井,用于进行排风工作。但是现有的排风管井没有防尘措施,灰尘容易通过排风管井进入盾构隧道,而且排风管安装时很不方便,需要多个螺栓紧固件连接,导致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包括土壤,所述土壤内嵌入有盾构隧道,所述盾构隧道内固定连接有排风管井,所述排风管井与排风管装置紧固连接;

所述排风管井包括井体、固定杆、风机座、通槽、壳体、第一通孔、螺母、通风管、风机、过滤筒、流通孔、圆形槽、高效过滤网和第二通孔,所述井体与盾构隧道通过浇筑连接,所述井体内预埋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风机座,所述风机座的下端与井体接触,所述风机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座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与固定杆滑动套接,所述壳体内固定套接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

所述排风管装置包括排风管、框架、第三通孔、导向孔、导向架、第四通孔、定位销、支撑环、弹簧、管道、定位槽和通风孔,所述排风管与风机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排风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架,所述导向架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所述框架内滑动套接有管道。

优选的,所述风机座设置有通槽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固定杆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固定杆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与壳体的表面紧贴。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设置有流通孔和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粘贴有高效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框架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排风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框架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定位销滑动套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支撑环,所述定位销的外侧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管道设置有定位槽和通风孔,所述定位槽与定位销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盾构隧道排风管井具有防尘功能,避免灰尘通过排风管井进入隧道内,而且采用排风管装置能够方便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排风管井和排风管装置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框架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的过滤筒放大剖视图。

附图中分述标记如下:1土壤、2盾构隧道、3排风管井、31井体、32固定杆、33风机座、34通槽、35壳体、36第一通孔、37螺母、38通风管、39风机、310过滤筒、311流通孔、312圆形槽、313高效过滤网、314第二通孔、4排风管装置、41排风管、42框架、43第三通孔、44导向孔、45导向架、46第四通孔、47定位销、48支撑环、49弹簧、410管道、411定位槽、412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盾构隧道排风管井,包括土壤1,土壤1内嵌入有盾构隧道2,盾构隧道2内固定连接有排风管井3,排风管井3与排风管装置4紧固连接;

排风管井3包括井体31、固定杆32、风机座33、通槽34、壳体35、第一通孔36、螺母37、通风管38、风机39、过滤筒310、流通孔311、圆形槽312、高效过滤网313和第二通孔314,井体31与盾构隧道2通过浇筑连接,井体31内预埋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的外侧滑动套接有风机座33,固定杆32对风机座33进行定位,便于对风机座33进行安装,风机座33的下端与井体31接触,风机座33设置有通槽34和第二通孔314,通槽34用于通风,第二通孔314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第二通孔314用于和固定杆32配合,方便对风机座33进行安装,风机座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39,型号为FAD25-4,属于现有技术,风机39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风机座33的上端接触连接有壳体35,壳体35具有防雨作用,壳体35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壳体35设置有第一通孔36,第一通孔36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通过第一通孔36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方便对壳体35进行安装,固定杆32通过螺纹连接有螺母37,螺母37与壳体35的表面紧贴,通过螺母37与固定杆32的紧固连接,实现对壳体35的紧固安装,壳体35内固定套接有通风管38,具有通风功能,通风管38通过螺纹连接有过滤筒310,过滤筒310设置有流通孔311和圆形槽312,圆形槽312内粘贴有高效过滤网313,高效过滤网313具有防尘作用,避免灰尘进入壳体35内;

排风管装置4包括排风管41、框架42、第三通孔43、导向孔44、导向架45、第四通孔46、定位销47、支撑环48、弹簧49、管道410、定位槽411和通风孔412,排风管41与风机座33通过螺纹连接,实现紧固安装,排风管4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框架42,框架42具有支撑作用,框架42设置有第三通孔43,第三通孔43与排风管41连通,框架42设置有导向孔44,导向孔44与定位销47滑动套接,导向孔44对于定位销47具有导向作用,框架4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架45,导向架45设置有第四通孔46,第四通孔46内滑动套接有定位销47,第四通孔46对于定位销47具有导向作用,定位销4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支撑环48,支撑环48具有支撑作用,定位销47的外侧套接有弹簧49,具有压缩弹力作用,使得定位销47卡紧定位槽411,框架42内滑动套接有管道410,具有通风作用,管道410设置有定位槽411和通风孔412,定位槽411与定位销47卡接,定位销47对管道410进行定位,方便对管道410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对排风管井3进行安装时,先将风机座33与井体31卡合,使得风机座33的第二通孔314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然后将壳体35的第一通孔36与固定杆32滑动套接,再将螺母37与固定杆32通过螺纹连接,即可完成安装,然后在盾构隧道2内将排风管41与风机座33通过螺纹连接,然后向右移动定位销47,定位销47沿导向孔44向右滑动,支撑环48向右移动,压缩弹簧49,然后将管道410与框架42滑动套接,再释放定位销47,使得定位销47在弹簧49的压缩弹力作用下复位,卡紧定位槽411,即可对管道410进行定位,实现安装工作,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安装效率;当风机39工作时,盾构隧道2内的空气可依次经过管道410、通风孔412、第三通孔43、排风管41、通槽34、风机39、壳体35、通风管38、过滤筒310和高效过滤网313,实现通风功能,在高效过滤网313的作用下,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壳体35内,避免灰尘进入盾构隧道2内,具有防尘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