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1306发布日期:2019-08-27 21:06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稳定性好、安全系数高的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脚手架已普遍利用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明挖浅埋隧道施工中,大多数选择采用搭建脚手架而形成高支模结构。特别地,对于长度较大的隧道施工,采取分段施工工艺,则需多次搭建或拆卸高支模架,而在高支模架的搭建或拆卸过程中,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过程繁琐且耗费工时,故现有的施工方式存在安全系数不够高、耗费工时和施工成本高等不利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其可实现高支模架的整体移动,能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车头、连接扣件、通过连接扣件与牵引车头连接的钢板平台、设置在钢板平台下方的行走机构、设置在钢板平台上方的定位装置、设置在行走机构与钢板平台之间的升降机构、以及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钢板平台上的高支模架;其中高支模架是指搭建在钢板平台上的主要承重结构;升降机构置于行走机构与钢板平台之间,其目的在于控制平台结构的升降,以控制高支模架结构的升降;牵引车头与平台结构连接,以控制高支模结构的移动;

所述行走机构由多组推车构成;所述推车包括承台、固定在承台上的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的车轮;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多组均匀设置在钢板平台上方的“L”形定位板、均匀设置在定位板上的多个定位孔;定位孔可用于固定高支模架的底部结构,避免高支模架结构不稳定而产生安全隐患;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升降单元、控制多个升降单元同时升降的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液压千斤顶、与液压千斤顶底端固定连接的圆台底座、与液压千斤顶顶端固定连接的圆柱体垫板、定位螺栓;所述圆台底座、圆柱体垫板均通过定位螺栓分别与承台、钢板平台固定连接,从而使升降单元固定在推车与钢板平台之间;液压千斤顶通过圆台底座、圆柱体垫板与定位螺栓配合,分别与承台和钢板平台固定连接,其目的均在于分散受力,使受力均匀分布于平台结构与承台上,避免受力集中而导致平台结构或承台产生明显变形,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采用多个液压千斤顶对高支模架结构进行升降,并利用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同时对多个升降单元中的多个液压千斤顶进行升降控制,以使液压千斤顶能够分散受力,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安全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还包括均匀设置在钢板平台底部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伸缩支撑腿、设置在伸缩支撑腿上用于控制伸缩支撑腿伸缩的旋转手柄;设置支撑结构的目的在于将部分受力传递给地表面,减缓液压千斤顶和车轮的受力,避免车轮或液压千斤顶因受力过大而发生损坏,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支撑腿的底端设置成圆台型,所述旋转手柄上设防滑纹;伸缩支撑腿底端设置为圆台型,可以增大伸缩支撑腿与地表面的接触面积,以更好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的稳定性;旋转手柄表面设置防滑纹,可以增大手与手柄间的摩擦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车包括一个承台、固定在承台上的两根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两端的四个车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板平台采用厚度为40~60mm的钢板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施工过程中可减少搭建和拆卸高支模架的频数,提高了施工安全系数,加快了施工进度,并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2、高支模结构简单、可调整高度、施工工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中定位装置、钢板平台、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中推车、升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各标识的含义为:

1-车轮、2-承台、3-连接轴、4-钢板平台、5-液压千斤顶、6-圆台底座、7-圆柱体垫板、8-定位板、9-定位孔、10-定位螺栓、11-高支模架、12-伸缩支撑腿、13-旋转手柄、14-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15-连接扣件、16-牵引车头、17-行走机构、18-定位装置、19-支撑结构、20-升降机构、21-推车、22-升降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是以例举的形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解释性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的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请参阅图1、图2、图3,包括:

牵引车头16、连接扣件15、通过连接扣件15与牵引车头16连接的钢板平台4、设置在钢板平台4下方的行走机构17、设置在钢板平台4上方的定位装置18、设置在行走机构17与钢板平台4之间的升降机构20、以及通过定位装置18固定在钢板平台4上的高支模架11;

行走机构17由多组推车21构成;推车21包括承台2、固定在承台2上的连接轴3、设置在连接轴3两端的车轮1;

定位装置18包括多组均匀设置在钢板平台4上方的“L”形定位板8、均匀设置在定位板8上的多个定位孔9;

升降机构20包括多个升降单元22、控制多个升降单元22同时升降的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14;升降单元22包括液压千斤顶5、与液压千斤顶5底端固定连接的圆台底座6、与液压千斤顶5顶端固定连接的圆柱体垫板7、定位螺栓10;圆台底座6、圆柱体垫板7均通过定位螺栓10分别与承台2、钢板平台4固定连接,从而使升降单元22固定在推车21与钢板平台4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还包括均匀设置在钢板平台4底部的支撑结构19,支撑结构19包括伸缩支撑腿12、设置在伸缩支撑腿12上用于控制伸缩支撑腿12伸缩的旋转手柄13。

进一步的,伸缩支撑腿12的底端设置成圆台型,旋转手柄13上设防滑纹。

进一步的,推车21包括一个承台2、固定在承台2上的两根连接轴3、设置在连接轴3两端的四个车轮1。

进一步的,钢板平台4采用厚度为40~60mm的钢板架。

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17、升降机构20、钢板平台4、定位装置18及支撑结构19为一固定连接的整体结构;在作业时,通过连接扣件15将牵引车头16与钢板平台4连接,将升降机构20、钢板平台4、定位装置18及支撑结构19组装为一体的整体结构移至作业位置,在设有定位装置18的钢板平台4上搭建高支模架11,高支模架11搭建完成后,启动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14,控制钢板平台4上升,以使得高支模架11上升到指定位置,随后进行高支模架顶部的施工,待施工作业结束后,启动液压千斤顶组控制引擎14,将高支模架11下降到一定位置,随后用牵引车头16将整个高支模结构移动至下一作业地点,以此循环使用,以节省反复搭建或拆卸高支模架的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搭建高支模架过程中的危险性。

尤其地,对于跨度较大的折板拱形隧道,本实用新型可采用3个可移动型高支模结构,分左跨、中跨和右跨拼接成排,形成折线拱隧道的支撑主体结构,随后进行隧道拱顶和侧墙的施工作业,待施工作业结束后,最终在移走高支模结构时,可先将左右两跨的高支模支撑结构移走,留下中跨继续支撑,以确保隧道拱顶的强度、稳定性达最佳后再移走中跨高支模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