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逃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3355发布日期:2019-04-09 21:2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逃生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隧道逃生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逃生舱。



背景技术:

在隧道建设中塌方事故却屡屡发生,施工安全问题异常严峻。根据2006年~2012年隧道施工事故资料初步统计,我国共发生39起(公路、铁路)隧道施工事故。公路隧道施工事故中,坍塌事故占54%,为主要事故形态,是公路隧道施工的头号大敌,其高发性和高危险性严重威胁着工程安全,甚至给国家与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坍塌事故多发的情况,隧道施工前采用隧道逃生管组建安全逃生通道,但是在严重塌方事故中,仅有隧道逃生管组建的安全通道并不能完全将遇难人员输送出去,在塌方将通道截断的时候,逃生人员缺少一个可等待救援的避难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在现有隧道逃生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受损后仍旧可以为遇难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空间,提高获救可能的隧道逃生舱,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逃生舱,包括逃生舱本体和两个逃生管,所述逃生舱本体的两端与逃生管有缝连接,逃生舱本体为球形结构,逃生舱本体在与逃生管连接处设有舱门,逃生舱本体内设有生命必需补充包。

本发明设在隧道内逃生管的连接处,逃生舱本体与逃生管有缝连接,保证逃生管内空气的流通;逃生舱本体为球形结构,使逃生舱本体具有更强的结构强度;逃生舱本体内设有生命必需包,可供逃生人员在密闭的逃生舱本体内维持生命;本发明可在现有隧道逃生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受损后仍旧可以为遇难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空间,为遇难人员提供生命时间,提高获救的可能,减小隧道塌方造成的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生命必需补充包内有食物、饮用水和供氧装置,食物、水和氧气是人体维持生病的必需品。

进一步的,所述供氧装置为氧气瓶,氧气瓶为最简单的供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逃生舱本体内设有医疗急救包,当逃生人员受伤时,可利用医疗急救包进行紧急治疗。

作为优选,所述逃生舱本体内设有定位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为gps定位器,gps定位器内置gps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可将逃生舱本体的位置发送给底面施救人员,引导施救人员救援。

作为优选,所述逃生舱本体内设有主动逃生工具。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逃生工具为挖掘工具、照明工具。在情况稳定时,逃生人员可以利用挖掘工具、照明工具和舱内的其他资源进行自救。

进一步的,所述挖掘工具为工兵铲,所述照明工具为手电筒。工兵铲占用空间小,结实耐用,手电筒使用最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逃生舱本体内设有防护服,当逃生舱外有危险性液体和气体时,逃生人员可穿上防护服进行自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在现有隧道逃生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受损后仍旧可以为遇难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空间,为遇难人员提供生命时间,提高获救的可能,减小隧道塌方造成的损失;内含有医疗急救包,可供逃生人员紧急治疗;内含gps定位装置,可引导地面人员救援;内含挖掘工具、照明工具和防护服,可供逃生人员自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逃生舱本体;2-逃生管;3-舱门;4-食物;5-饮用水;6-氧气瓶;7-医疗急救包;8-gps定位器;9-工兵铲;10-手电筒;11-防护服。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隧道逃生舱,包括逃生舱本体1和两个逃生管2,所述逃生舱本体1的两端与逃生管2有缝连接,逃生舱本体1为球形结构,逃生舱本体1在与逃生管2连接处设有舱门3,逃生舱本体1内设有食物4、饮用水5和氧气瓶6。

具体的,逃生舱本体1内设有医疗急救包7。

具体的,逃生舱本体1内设有gps定位装置8。

具体的,逃生舱本体1内设有工兵铲9、手电筒10和防护服11。

本实施例在连接好后,逃生舱本体1的舱门3处于关闭状态,舱门3可以里外开合。当发生事故以后,逃生人员沿隧道逃生管进行逃生,在有逃生机会的情况下将逃生舱本体1的舱门3打开沿逃生管继续逃生;如果无法继续沿隧道逃生管逃生时,可在隧道逃生管内将逃生舱本体1的舱门3打开,进入逃生舱本体1后将逃生舱本体1左右两边的舱门3锁紧,与外界完全隔离。逃生舱本体1内配备医疗急救包7、食物4和饮用水5,确保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可以中途休息,补充体能,进行伤口处理,待调整好后继续进行逃生,或者无法继续前进时在逃生舱本体1内等待救援,以此提高施工人员逃生机会,降低损失。为地面救援增加救援时间,提高逃生人员生还的可能。逃生舱本体1内放置的物品需定期检查更换。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隧道逃生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隧道逃生舱,包括逃生舱本体和两个逃生管,所述逃生舱本体的两端与逃生管连接,逃生舱本体与逃生管有缝连接,逃生舱本体为球形结构,逃生舱本体在与逃生管连接处设有舱门,逃生舱本体内设有生命必需补充包。本发明可在现有隧道逃生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受损后仍旧可以为遇难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空间,为遇难人员提供生命时间,提高获救的可能,减小隧道塌方造成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罗喜丰;岳智文;王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联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1.04
技术公布日:2019.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