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43723发布日期:2020-02-18 08:5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过程中注水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领域,油田直接生产出石油的井,称为油井或采油井。而用于向地层注水增加或者稳定油井产量的井,称为注水井或水井。

目前,调剖技术是油田注水井注水后进一步改善吸水剖面、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和提高水驱效率的必要手段。需要说明的是,注水井调剖技术,具体为:对注水开发的油田,采用封隔器和配水器,分隔各吸水层,进行分层配水。或者采用化学方法,向高吸水层注入化学剂(如调剖剂),降低注水井近井地带的渗透率,或封堵高吸水层段或大孔道,从而控制高吸水层位吸水量,提高注入压力,提高低吸水层的吸水量,达到改善吸水剖面,提高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其中,封隔器是用于井下管套(井下管柱或井筒)里,封隔油、气、水层的专用工具,在油气井完井过程中,需要通过封隔器对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即油套环空)进行封隔,以防止油层中的天然气进入油套环空,而对油管和套管造成腐蚀。石油套管是用于支撑油、气井井壁的钢管,以保证钻井过程进行和完井后整个油井的正常运行,而油管,位于中空的套管内部,是在钻探完成后,将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层运输到地表的管道。

但是,在对于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实施比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调剖时,存在技术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封隔器上方的调剖目的层实施调剖时,比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因沉降作用,会填埋井筒内封隔器。在调剖作业过程中,封隔器距离调剖目的层超过10米以上,颗粒类调剖剂沉积在油套环空的封隔器上,很容易造成因沉砂卡住封隔器管柱,导致封隔器管柱出现故障,需要进行大修作业,施工费用大幅增加。

因此,在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实施调剖时,现有调剖工艺只能是尽可能避免使用颗粒类调剖剂,限制了常规颗粒类调剖剂的使用。同时,使用比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调剖,也缺少相应调剖工艺方法。

同时,众所周知,调剖最常用的聚合物类凝胶封窜能力有限,使用颗粒类调剖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调剖封窜强度。尤其是针对疏松砂岩油藏普遍出现的大孔道地层调剖,常用的比重大于水的颗粒调剖剂,比如水膨体颗粒、橡胶颗粒、粉煤灰、油井水泥等,可以实现高强度封窜,同时相对于聚合物类凝胶也可以降低调剖剂成本。另一方面,随着油田注水开发已开始逐步推广精细分层注水,以及多层系调整等需要,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也越来越多。带封隔器管柱的该类井一旦出现大孔道地层需要实施高强度调剖,那么由于无法选择使用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现有颗粒类调剖剂的选择种类还不能满足具体注水井调剖的需求。

因此,如何实现在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上,实施颗粒类调剖剂调剖,具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其能够实现在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上,实施颗粒类调剖剂调剖,有效解决颗粒类调剖剂因沉降作用造成的卡住封隔器管柱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实时测量调剖目的层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之间的距离h的大小;

第二步,将该距离h,与预设的距离值区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应执行不同的调剖施工操作。

其中,在第二步中,预设的距离值区间为:大于等于10米至小于等于100米之间的距离值区间。

其中,在第二步中,当距离h低于预设距离值区间的最小值,执行第一调剖施工操作。

第一调剖施工操作为:利用调剖作业所使用的调剖泵,对于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注入调剖剂。

其中,在第二步中,当距离h位于预设距离值区间内时,执行第二调剖施工操作;

第二调剖施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对于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逐步注入加重泥浆,使得加重泥浆沉积覆盖在封隔器的上表面;

b)注入比重大于水的颗粒调剖剂段塞;

c)继续在颗粒调剖剂的上面,注入加重泥浆作为顶替段塞,完成施工。

其中,在步骤a)中,按3m3/h的排量注入加重泥浆。

在步骤c)中,具体实现上,按6m3/h的排量注入加重泥浆。

其中,在第二调剖施工操作中,加重泥浆的比重为1.5~2.0,且粘度大于200mpa·s。

其中,在第二调剖施工操作中,加重泥浆为废弃钻井泥浆;

当废弃钻井泥浆低于比重1.5时,则在废弃钻井泥浆中添加重晶石粉,直至废弃钻井泥浆的比重位于1.5~2.0之间。

其中,在第二调剖施工操作中,加重泥浆包括水、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和重晶石粉,各成份之间的质量比为100:5:(0.1~0.5):(1~25)。

其中,在第二步中,当距离h大于预设距离值区间的最大值时,执行第三调剖施工操作;

第三调剖施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中,注入含比重小于1.0颗粒调剖剂的调剖体系。这样,使得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则充满了比重小于1.0颗粒调剖剂的调剖体系;

步骤b1)最后注入聚丙烯酰胺溶液作为顶替段塞,同时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浮在环空上面,不会沉积卡住封隔器。

其中,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包括软胶颗粒、漂珠、空心玻璃微珠或覆膜稻壳粉中的任意一种;

调剖体系包括基液和比重小于1.0的颗粒,二者之间的质量份数比为100:(0~3),基液包括粘土浆、聚丙烯酰胺溶液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其能够实现在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上,实施颗粒类调剖剂调剖,有效解决颗粒类调剖剂因沉降作用造成的卡住封隔器管柱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中,所涉及的调剖目的层和封隔器的位置关系以及施工管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用于油田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作业,特别是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实施比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调剖,能够在注水井分注后,进一步改善吸水剖面、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提高水驱效率。该方法用于解决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作业中颗粒类调剖剂沉积造成卡住封隔器管柱的问题,以及颗粒类调剖剂选择类型少的问题,能够针对实施比重大于水的颗粒类调剖剂调剖缺少相应调剖工艺方法的问题。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实时测量调剖目的层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即下方的第一个封隔器)之间的距离h的大小;

第二步,将该距离h,与预设的距离值区间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应执行不同的调剖施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在第一步中,关于调剖目的层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即下方的第一个封隔器)之间的距离h,该距离h的大小获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向油管内下入带有磁定位的电缆,对井内各位置进行测量,从而得出h。二是查阅完井管柱资料,一口井在完井后投入生产,各生产层以及管柱结构都已确定,可找到所要实施调剖措施作业的目的层与注水管柱各部位的位置。三是通过查阅注水施工总结,比如吸水剖面测试资料,记录各生产层位的深度和封隔器的位置。但是生产单位一般不采用第一种方法,通常采用后两种方法。因为当前生产成本压力较大,如果要下入专用工具进行测量,即耗时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中,调剖目的层,是通过对注水井吸水剖面、示踪剂、压降曲线、吸水指示曲线等资料解释分析,可能存在优势通道或者水窜通道,需要进行调剖剂封堵的层。

参见图2所示,对于一个注水井,注水井顶部具有注水井井口1,其中,注水井包括套管2,套管2的内部具有油管3,油管3和套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为油套环空4。

需要说明的是,油套环空4的作用为:在注水井内由环空与油管3形成洗井作业的闭合循环通道。

在注水井内,还设置有第一封隔器5和第二封隔器6,其中,第一封隔器5,位于距离调剖目的层a下方最近的环空区域,起到隔开相邻生产层b的作用。而第二封隔器6,是位于调剖目的层a下方的第二个封隔器。此外,注水井的注水管柱(即套管)的最末端设置有喇叭口7,当提管柱作业时,见到喇叭口,就说明油管提完了或者没有油管脱扣掉落到井内。另外,水井的底部为人工井底8,h为调剖目的层底端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第一隔器)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调剖工艺方法是针对带有封隔器的注水管柱,即注水管柱连接有封隔器,是为了实现对某一层位注水。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预设的距离值区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优选为:大于等于10米至小于等于100米之间的距离值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大港油田完井管柱常用的套管外径为139mm和油管外径为73mm,以及常用的水膨体颗粒调剖剂为例,室内模拟结果为:当调剖目的层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的之间的距离h大于等于10m,带有封隔器的管柱容易被卡住而提不出来。而且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当h大于100m时,在不动管柱的情况下,一般不实施调剖作业。

在第二步中,对于本发明,根据调剖目的层与下方距离最近的封隔器(即下方的第一个封隔器)之间的距离h的大小,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执行不同的调剖施工操作,即对应执行不同的、可应用的颗粒调剖剂类型和工艺。具体如下: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当距离h低于预设距离值区间的最小值(如h<10.0m),执行第一调剖施工操作;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当距离h位于预设距离值区间内(即10.0m≤h≤100m)时,执行第二调剖施工操作;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当距离h大于预设距离值区间的最大值(即h>100m)时,执行第三调剖施工操作。

在本发明中,在第二步中,第一调剖施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调剖作业所使用的普通(或常规)调剖泵,对于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即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油套环空)之间,注入调剖剂,也就是在原注水管柱内注入调剖剂。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调剖施工操作中,目前现有的任何颗粒调剖剂都可以用。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当距离h位于预设距离值区间内(即10.0m≤h≤100m)时,执行第二调剖施工操作;

第二调剖施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对于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即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即油套环空),逐步注入加重泥浆,使得加重泥浆沉积覆盖在封隔器的上表面;

b)注入比重大于水(即大于1)的颗粒调剖剂段塞;

具体实现上,比重大于1.0的颗粒调剖剂,包括水膨体颗粒、橡胶颗粒、粉煤灰等。

c)继续在颗粒调剖剂的上面,注入加重泥浆作为顶替段塞,完成施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通过该步骤a),可以避免接下来步骤b)注入的颗粒调剖剂,沉积在封隔器的表面,避免颗粒调剖剂卡住封隔器管柱。

在步骤a)中,具体实现上,按3m3/h的排量注入加重泥浆。

在步骤c)中,具体实现上,按6m3/h的排量注入加重泥浆。

具体实现上,可以使用调剖作业的调剖泵,来注入加重泥浆和调剖剂。

在步骤a)中,具体实现上,泥浆是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体。加重泥浆的比重为1.5~2.0(相对于水而已,水的比重为1),且粘度大于200mpa·s。

具体实现上,加重泥浆优选为废弃钻井泥浆;

当废弃钻井泥浆低于比重1.5时,则在废弃钻井泥浆中添加重晶石粉,直至废弃钻井泥浆的比重位于1.5~2.0之间。

当然,如果废弃钻井泥浆比重超过设计值(即1.5~2.0),则不做调整。

具体实现上,加重泥浆的总体积v等于2+0.1*h(m3)。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废弃钻井泥浆,不仅可实现本发明的效果,而且可以废物利用,有利于环境。

还需要说明的是,重晶石粉,又称硫酸钡粉,晶体属正交(斜方)晶系的硫酸盐矿物。常呈厚板状或柱状晶体,多为致密块状或板状、粒状集合体。

具体实现上,如果在施工时没有废弃钻井泥浆,则配制加重泥浆,加重泥浆包括水、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和重晶石粉,各成份之间的质量比为100:5:(0.1~0.5):(1~25)。

也就是说,将水100份,5份膨润土、聚丙烯酰胺0.1~0.5份,搅拌溶解均匀,然后加入重晶石粉1~25份,加重至加重泥浆的设计比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在第二调剖施工操作的过程中,采用加重泥浆作为悬浮液体垫,以及采用比重小于加重泥浆比重的颗粒调剖剂。即从先小排量注入少量的加重泥浆体系,使泥浆体系沉积在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封隔器管柱四周的空间)内,避免了颗粒调剖剂沉积在封隔器上面。再注入颗粒调剖剂段塞(即作为中部段塞)。最后大排量注入加重泥浆作为顶替段塞。

具体实现上,在第二调剖施工操作中,加重泥浆比重最大为2.0,即颗粒调剖剂的颗粒比重最大为2.0。

在第二步中,具体实现上,第三调剖施工操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在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中(即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即油套环空),注入含比重小于1.0颗粒调剖剂的调剖体系。这样,使得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则充满了比重小于1.0颗粒调剖剂的调剖体系;

步骤b1)最后注入聚丙烯酰胺溶液作为顶替段塞,同时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浮在环空上面,不会沉积卡住封隔器。

其中,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可以包括软胶颗粒(具体为高弹性软胶颗粒)、漂珠、空心玻璃微珠或覆膜稻壳粉中的一种。

其中,调剖体系包括基液和比重小于1.0的颗粒,二者之间的质量份数比为100:(0~3)。其中,基液包括粘土浆、聚丙烯酰胺溶液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任意一种。

具体实现上,现有的比重小于水的颗粒调剖剂包括:漂珠、空心玻璃微珠以及碳化稻壳。

具体实现上,在第三调剖施工操作中,采用含颗粒比重小于1.0的调剖体系,来对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即油管与套管之间的环空,即油套环空)进行填充,然后顶替具有一定粘度、少量的聚丙烯酰胺溶液,从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调剖剂不会沉积卡住封隔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对于h>100m的情况,考虑到调剖目的层到封隔器之间的环空段距离太长,加重泥浆在井下难免稀释,总会有一些颗粒调剖剂沉淀到封隔器上,为了安全需要,采用颗粒比重小于水(即比重小于1.0)的调剖体系,进一步说明如下:

具体实现上,本发明采用的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可以为现有的任意一种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还可以优选为本发明配制的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具体包括软胶颗粒(具体为高弹性软胶颗粒)、漂珠、空心玻璃微珠或覆膜稻壳粉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可以采用软胶颗粒(具体为高弹性软胶颗粒)、漂珠、空心玻璃微珠或覆膜稻壳粉中的任意一种,为单一组分。

需要说明的是,比重小于1.0的颗粒调剖剂,所起的作用是通过颗粒堆积、变形、架桥,对高渗透地层或大孔道进行堵塞,使水驱绕流,起到调整剖面和扩大水驱波及体积的作用。其粒径为0.05~0.5mm。

其中,软胶颗粒,是高弹性软胶颗粒,是一种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含sbs、sebs、sis或seps),粒径为0.05~0.5mm,伸长率大于500%,比重小于1.0,可浮于水面,可市场购置;

其中,覆膜稻壳粉,是以稻壳粉为本体、石油沥青作为覆膜材料,石油沥青和稻壳的质量比为(0.1~0.5):1,并经过密炼机加工而成。

其中,漂珠和空心玻璃微珠颗粒的直径为0.02~1.0mm,比重小于1.0,可市场购置。

需要说明的是,漂珠是一种能浮于水面的粉煤灰空心球,呈灰白色,壁薄中空,表面封闭而光滑,热导率小,是优良的保温耐火材料。漂珠的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为主,具有颗粒细、中空、质轻、高强度、耐磨、耐高温、保温绝缘、绝缘阻燃等多种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空心玻璃微珠(hollowglassmicrospheres)的主要成分是硼硅酸盐,具有抗压强度高、熔点高、电阻率高、热导系数和热收缩系数小等特点。

下面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说明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实施例1:

选取大港油田某注水井,注水井根据调剖目的层到下方第一个封隔器的距离h为50m,采用比重为1.6的橡胶颗粒调剖实施调剖作业。

原料:比重为1.6的橡胶颗粒,直径0.05~1.0mm;粘土(钠基膨润土);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1200万,水解度21%)。钻井液用重晶石粉。以上原料均市购。

在实施例1中,现场配制及施工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配制加重泥浆:加重泥浆总体积按2+0.1*h=2+0.1*50=7.0(m3)设计。称取350kg粘土,17kg聚丙烯酰胺与6000kg水混合搅拌45min。边搅拌边加入重晶石粉,不断测混合液比重,直到比重大于1.6后停止加入重晶石,继续搅拌10min。

第二步、配制颗粒调剖体系:将橡胶颗粒调剖4吨和0.2%聚丙烯酰胺水溶液80吨混合均匀,不停搅拌。

第三步、为评价加重泥浆的悬浮性。取第一步配制的加重泥浆200ml样品倒入分液漏斗,取第二步配制的颗粒调剖体系40ml样品缓慢倒入分液漏斗,不搅拌,静置2天可观察到有少量橡胶颗粒下沉到容器底部,用分液漏斗分离下沉的橡胶颗粒,洗净烘干后称重为0.11g。分离全部橡胶颗粒为2.0g。则计算颗粒悬浮率=(2.0-0.11)/2.0=94.5%。

第四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3m3/h排量注入3.5m3在第一步中配制的加重泥浆。

第五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3m3/h排量注入在第二步中配制的全部颗粒调剖体系。

第六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6m3/h排量注入3.5m3的第一步中配制的加重泥浆。然后正常注水。施工结束。施工后没有发生颗粒调剖剂卡住封隔器的问题。

实施例2:

选取大港油田某注水井,大港油田某注水井根据调剖目的层到下方第一个封隔器的距离h为80m。本发明采用比重为1.4的体膨颗粒实施调剖作业。

原料:废弃钻井泥浆,比重1.5。比重为1.4的体膨颗粒调剖剂,颗粒直径0.05~2.0mm,市购;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1200万,水解度21%),以上原料均可市购。

在实施例2中,现场配制及施工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准备加重泥浆:由于所用废弃钻井泥浆比重1.5大于体膨颗粒比重1.4,因此不调节废弃钻井泥浆比重。准备废弃钻井泥浆2+0.1*h=2+0.1*80=10(m3)。

第二步、配制颗粒调剖体系:将体膨颗粒调剖剂2吨和0.2%聚丙烯酰胺水溶液80吨混合均匀,不停搅拌。

第三步、评价加重泥浆的悬浮性。取在第一步准备的废弃钻井泥浆200ml样品倒入分液漏斗,取在第二步配制的颗粒调剖体系40ml样品缓慢倒入分液漏斗,不搅拌,静置2天可观察到没有颗粒下沉到容器底部,则颗粒悬浮率为100%。

第四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3m3/h排量注入5.0m3在第一步准备的废弃钻井泥浆。

第五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3m3/h排量注入在第二步配制的全部颗粒调剖体系。

第六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6m3/h排量注入5.0m3在第一步准备的废弃钻井泥浆。然后正常注水。施工结束。施工后没有发生卡封隔器的问题。

实施例3:

选取大港油田某注水井,大港油田某注水井根据调剖目的层到下方第一个封隔器的距离h为180m。本发明采用比重低于1的颗粒类调剖剂实施调剖作业。

具体实现上,由于h>100m,采用高弹软胶颗粒。

原料:高弹性软胶颗粒: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含sbs),比重0.81,颗粒直径1~5mm,市场购置;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1200万,水解度21%)。

现场配制及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颗粒调剖体系:将高弹性软胶颗粒2吨和0.2%的聚丙烯酰胺水溶液80吨混合均匀,不停搅拌。

第二步、为评价加重泥浆的悬浮性。取200ml自来水倒入分液漏斗,取在第一步配制的颗粒调剖体系40ml样品缓慢倒入分液漏斗,不搅拌,静置2天可观察到没有颗粒下沉到容器底部,则颗粒悬浮率为100%。

第三步、从注水井中油管的四周(具体为位于封隔器和调剖目的层之间的环空),按3m3/h排量注入在第一步配制的全部颗粒调剖体系。

第四步、最后注入0.15%聚丙烯酰胺溶液作为顶替段塞。施工结束。施工后没有发生卡封隔器的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对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其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将废弃钻井泥浆引入到注水井调剖工艺中,加重泥浆在油套环空内,阻碍了颗粒调剖剂沉积在封隔器上面,起到保护封隔器被堵塞的作用。解决了颗粒类调剖剂下沉造成卡住封隔器的问题。采用废弃钻井泥浆,不仅可实现本发明的效果,而且可以废物利用,有利于环境。

2、本发明选用的高弹性软胶或覆膜稻壳粉配制得到的颗粒调剖体系,颗粒悬浮率为100%,因此颗粒调剖体系不会沉积在封隔器上。

3、本发明的施工工艺简单,只需要相关药剂调剖泵注入地层即可,不需要更换井内管柱。

因此,基于上面的表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调剖工艺方法,其能够实现在带有封隔器管柱的注水井上,实施颗粒类调剖剂调剖,有效解决颗粒类调剖剂因沉降作用造成的卡住封隔器管柱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