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融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1671发布日期:2019-11-15 22:20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隧道融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融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冬季,铁路隧道顶部、侧部结冰是危及铁路列车行车安全的严重问题之一,铁路系统必须对隧道内的冰块进行不定期消除作业。

现行除冰手段主要靠人工敲击解决,由于隧道内空间狭窄,特别是隧道拱顶布有多条高压线路(即正馈线和接触网)且与拱顶距离平均仅有500毫米左右,在人工除冰敲击的过程中可能会间接或者直接的与正馈线或者接触网接触,发生人工触电等恶性事故。特别是在电气化铁路区段内,人工除冰作业时很容易发生人身触电等恶性事故。

此外,在重载列车运行下,隧道建筑内的机械震动频谱和相应的声波频谱分布十分复杂,一旦发生隧道内某个部件,特别是安置于拱顶的设备部件与震动频谱或声波频谱的某个分量发生共振,将会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人身伤亡。

研究如何安全清除隧道的冰块、同时避免工作人员出现人身安全隐患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主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融冰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除冰困难、容易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融冰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箱、设置在所述风箱内的热源发生器、连通所述风箱的送风机、第一端连通所述风箱的出风口的输送管,且所述输送管的侧壁和/或第二端设置有喷口。

优选地,所述热源发生器为电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喷口设置有多个,且沿输送管的延伸方向分布。

优选地,各个所述喷口位置均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口设置在所述喷头上。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感应出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热源发生器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的出风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热源发生器产热,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受到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温度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热源发生器停止产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为75摄氏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为85摄氏度。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置有格栅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热源发生器可通信地相连接的运行指示灯,当热源发生器工作时,所述运行指示灯亮,当热源发生器停止工作时,所述运行指示灯灭。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所述风箱内设置有用于感应出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显示屏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可通信地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面板上的信息的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面板可通信地连接。

本申请文件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融冰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箱、设置在风箱内的热源发生器、连通风箱的送风机、第一端连通风箱的出风口的输送管,且输送管的侧壁和/或第二端设置有喷口,输送管铺设在隧道的侧壁上,且喷口设置在隧道结冰的位置且对准结冰点。从风箱的进风口进来的空气通过热源发生器进行加热,并通过输送管向结冰的位置输送热风,对结冰位置的冰块进行加热,进而达到热风融冰的目的,在除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冰块进行敲击,避免间接或者直接的与正馈线或者接触网接触,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同时,在重载运行时,避免与隧道内的机械振动频谱发生共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进一步说明,送风机可以设置在风箱的外部,也可设置在风箱的内部,当送风机设置在风箱的内部时,热源发生器与送风机之间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如图所示,热源发生器可以在送风机的左边、也可以在送风机的右边,它们两个之间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优先选择,送风机设置在进风口的位置,风箱对热源发生器和送风机起到支撑的作用。风箱形成密闭的风道,避免热气散发,保证风箱内的温度,热源发生器可以是各种材料的热电源或热风炉等发热装置,同时送风机设置在风箱内,使风箱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空气压力差,方便外界的空气进入风箱,且把源源不断的热风压入输送管输送到喷口,喷口对准结冰点,能够达到快速融冰的效果,保证融冰的效率,输送管沿隧道壁铺设减小占地面积,避免与隧道内的正馈线或者接触网相接触,保证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一种隧道融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另一种隧道融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箱,2-热源发生器,3-送风机,4-进风口,5-输送管,6-喷头,7-喷口,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隧道融冰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除冰困难、容易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融冰装置,包括设置有进风口4和出风口的风箱1、设置在风箱1内的热源发生器2、连通风箱1的送风机3、第一端连通风箱1的出风口的输送管5,且输送管5的侧壁和/或第二端设置有喷口7,输送管5铺设在隧道的侧壁上,且喷口7设置在隧道结冰的位置且对准结冰点。从风箱1的进风口4进来的空气通过热源发生器2进行加热,并通过输送管5向结冰的位置输送热风,对结冰位置的冰块进行加热,进而达到热风融冰的目的,在除冰的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对冰块进行敲击,避免间接或者直接的与正馈线或者接触网接触,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同时,在重载运行时,避免与隧道内的机械振动频谱发生共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进一步说明,送风机3可以设置在风箱1的外部,也可设置在风箱1的内部,当送风机3设置在风箱1的内部时,热源发生器2与送风机3之间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如图2所示,热源发生器2可以在送风机3的左边、也可以在送风机3的右边,它们两个之间的位置是不固定的,优先选择,送风机3设置在进风口4的位置,风箱1对热源发生器2和送风机3起到支撑的作用。风箱1形成密闭的风道,避免热气散发,保证风箱1内的温度,热源发生器2可以是各种材料的热电源或热风炉等发热装置,同时送风机3设置在风箱1内,使风箱1内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产生空气压力差,方便外界的空气进入风箱1,且把源源不断的热风压入输送管5输送到喷口7,喷口7对准结冰点,能够达到快速融冰的效果,保证融冰的效率,输送管5沿隧道壁铺设减小占地面积,避免与隧道内的正馈线或者接触网相接触,保证人身安全。

其中,风箱1和输送管5的材料优先选择保温材料,避免产生的热量挥发,保证风箱1和输料管5内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热源发生器2为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种类众多,比如电热合金、电热线、电热板、电热带,电热缆、电热盘、电热偶、电加热圈、电热棒、电伴热带、电加热芯、云母发热片、陶瓷发热片、钨钼制品、硅碳棒、钼粉、钨条、电热丝、网带等等,当电热元件发生损坏时,方便更换。电热元件只要接通电源即可,方便使用,同时不产生废气,保护环境。

本实施例中,喷口7设置有多个,且沿输送管5的延伸方向分布,对于结冰面积区域较大的位置,设置多个喷口7,实现大面积的除冰效果,对于结冰区域小的位置,设置相对较少的喷口7,实现点除冰的效果,合理分配喷口7的位置,合理利用资源,进而达到快速融冰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各个喷口7的位置均设置有喷头6,喷口7设置在喷头6上,使从喷头6出来的热风均匀喷向结冰位置,使冰块快速融化。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感应出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热源发生器2的温度控制装置,温度传感器8与温度控制装置可通信地连接,温度传感器8可以设置在风箱1内,温度传感器8感受到的出风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温度传感器8把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热源发生器2产热,避免输送的热风不能将冰块融化,不能保证融冰效率,温度传感器8感受到的出风温度高于第二温度值时,温度控制装置控制热源发生器2停止产热,避免风箱1内的温度过高,容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设备和人身伤害。

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值为75摄氏度,第二预设温度值为85摄氏度,使热源发生器2和送风机3处于一个安全的温度环境,同时保证结冰位置的冰块能够快速融化。

本实施例中,进风口4设置有格栅结构,进风口4设置在风箱1的侧壁上,既不影响风箱1的正常进风,而且风箱1的美观性更好,格栅结构的设计能够防止比重较轻、有一定体积的杂质由进风口4进入风箱1内部。当然,进风口4也可以为网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有与热源发生器2可通信地相连接的运行指示灯,当热源发生器2工作时,运行指示灯亮,当热源发生器2停止工作时,运行指示灯灭,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热源发生器2是否工作。

本实施例中,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风箱1内设置有用与感应出风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温度显示屏与温度传感器8可通信地连接,工作人员能够在直观地看到风箱1内的温度,保证设备能够正常的除冰。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控制控制面板上的信息的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面板可通信地连接,当工作人员处于工作忙的状态不能够近距离的接触控制面板,通过遥控器控制设备,方便工作人员调节设备。

本实施例中,热源发生器2设置有多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同时开启多少组热源发生器2,不仅节约能源,同时能够达到融冰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全温控器,安全温控器保护的最高温度为95摄氏度,安全温控器与温度传感器8可通信地连接,当温度控制装置失效时,安全温控器接收到的信号高于95摄氏度时,安全温控器将切断全部的加热单元,进而达到保护设备的效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所阐述的“左”“右”是在隧道融冰装置处于如图2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