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4828发布日期:2019-12-27 15:45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固井及压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



背景技术:

引鞋作为作业管串常规必备工具,在固井、压裂、完井、连续油管作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有效的减少下入磨阻,降低管串下入难度。但是在裸眼内作业时,井况复杂,井眼不规则,井筒内会有突出物导致管串下入极易遇阻。

常规的旋转引鞋分为轴承旋转和钢珠旋转两种,在管串下入过程中,轴承或者钢珠一直处于受力状态,特别在受到较大阻力时极易磨损失效。

为此亟待一种新的旋转引鞋,能减少钢珠的磨损,延长引鞋的有效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通过抗磨环与外壳的间隙设计,以及钢珠容置腔内的空隙设计,保证引鞋头在受阻力小时和受阻力大时,钢珠都能辅助旋转,用抗磨环的受压代替了钢珠受压,从而有效减少钢珠的磨损,保证下井过程中,引鞋头能一直旋转,有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包括外壳,引鞋头,钢珠,引鞋头为偏心头,高抗阻旋转引鞋还包括抗磨环,弹性垫圈和堵头,所述抗磨环的左端与外壳连接,所述抗磨环的右端与引鞋头连接,所述引鞋头的左端穿过抗磨环伸入外壳内部,且在引鞋头与外壳相接触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半圆凹槽可拼接为圆形容置腔,在外壳上开设有通道与圆形容置腔连通,钢珠通过通道置于圆形容置腔内,堵头用于封堵通道,在抗磨环与外壳相接触的表面上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拼接在一起用于容置弹性垫圈,当弹性垫圈正常受力,置于两个凹槽之间时,抗磨环与外壳的表面不接触,有间隙,在引鞋头的半圆凹槽内设有空隙,所述空隙将半圆凹槽从圆心位置竖直方向一分为二,引鞋头半圆凹槽内的空隙宽度大于抗磨环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宽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弹性垫圈压缩至抗磨环与外壳的表面相接触时,由抗磨环承受压力。

进一步地,当所述抗磨环与外壳的表面相接触时,钢珠能在圆形容置腔内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抗磨环与外壳的间隙设计,以及钢珠容置腔内的空隙设计,保证引鞋头无论在受阻力小时和受阻力大时,钢珠都能辅助旋转。2、当引鞋头受阻力大时,用抗磨环代替钢珠承受压力,避免了钢珠的磨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抗阻旋转引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抗磨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引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引鞋头上半圆凹槽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外壳,2.堵头,3.钢珠,4.抗磨环,5.引鞋头,6.弹性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5所示,一种高抗阻旋转引鞋,包括外壳1,引鞋头5,钢珠3,引鞋头5为偏心头,钢珠3有多个,高抗阻旋转引鞋还包括抗磨环,弹性垫圈6和堵头2,所述抗磨环的左端与外壳1连接,所述抗磨环的右端与引鞋头5连接,所述引鞋头5的左端穿过抗磨环伸入外壳1内部,且在引鞋头5与外壳1相接触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半圆凹槽,两个半圆凹槽可拼接为圆形容置腔,在外壳1上开设有通道与圆形容置腔连通,钢珠3通过通道置于圆形容置腔内,堵头2用于封堵通道,在抗磨环与外壳1相接触的表面上均设有凹槽,两个凹槽拼接在一起用于容置弹性垫圈6,当弹性垫圈6正常受力,置于两个凹槽之间时,抗磨环与外壳1的表面不接触,有间隙,在引鞋头5的半圆凹槽内设有空隙,详见图5,该空隙宽度为d,所述空隙将引鞋头5的半圆凹槽从圆心位置竖直方向一分为二,引鞋头5半圆凹槽内的空隙宽度d大于抗磨环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宽度。当引鞋头5受阻力较小时,弹性垫圈6受力,引鞋头5旋转时钢珠3起到辅助旋转的作用,当引鞋头5受阻力较大时,弹性垫圈6被压缩,抗磨环与外壳1的表面相接触,且引鞋头5在阻力的作用下向外壳1内部进一步伸入,此时,由抗磨环代替弹性垫圈6受压,在引鞋头5半圆凹槽空隙的保证下,钢珠3仍有足够的空间可辅助旋转。弹性垫圈可以为聚四氟,聚乙烯,聚丙烯,聚甲醛等耐磨塑性材料。至于偏心头的旋转引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申请文件中所述关于方向指示性的词语,均为面对附图时,图上部件的之间的方向,如抗磨环的“左”端,即附图所示,靠近外壳的一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