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2258发布日期:2019-11-09 00:0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井钻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反井钻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特殊地质状况、人员操作等因素发生卡钻或憋钻现象从而导致液压马达停止转动;液压油不干净或者胶管老化胶皮脱落造成液压马达停止转动;以上情况造成供油管压力瞬间增大,不仅仅对油管造成较大伤害,更重要的是会对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造成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载荷是反井钻机正常载荷的1-3倍,可能会造成钻杆断裂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憋钻或卡钻等情况对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以及供油管的冲击的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避免钻杆断裂事故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包括换向阀、第二溢流阀、冷却器、过滤器和蓄能器;液压泵的液体流出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第一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液体流出端与液压马达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液压马达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液体流出端与所述冷却器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冷却器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过滤器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过滤器的液体流出端与油箱流体导通;所述蓄能器的压力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换向阀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液压泵的流出端和所述换向阀第一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溢流阀的另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第二液体流出端和所述冷却器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

上述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还包括第一溢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第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一液体流出端和所述液压马达的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一溢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向阀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单向阀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

上述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所述液压马达的防漏油管道与所述第一溢流阀的第二端和所述单向阀的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并且所述防漏油管道的出油口回收油箱流体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憋钻或卡钻等情况对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以及供油管的冲击,不仅仅是提高了供油管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溢流阀设定压力而设定最大冲击载荷,确保憋钻或卡钻的时候,有效降低施加在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上的冲击载荷,彻底避免钻杆断裂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的原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的第一溢流阀和单向阀与液压马达位置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第一溢流阀;2-单向阀;3-换向阀;4-第二溢流阀;5-冷却器;6-过滤器;7-蓄能器;8-液压泵;9-液压马达;10-油箱;11-回收油箱;12-防漏油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包括换向阀3、第二溢流阀4、冷却器5、过滤器6和蓄能器7;液压泵8的液体流出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3的第一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换向阀3的第一液体流出端与液压马达9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液压马达9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换向阀3的第二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换向阀3的第二液体流出端与所述冷却器5的液体流入端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冷却器5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过滤器6的液体流入端连接,且流体导通;所述过滤器6的液体流出端与油箱10流体导通;所述蓄能器7的压力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泵8和所述换向阀3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溢流阀4的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液压泵8的流出端和所述换向阀3的第一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二溢流阀4的另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3的第二液体流出端和所述冷却器5的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

在蓄能器7和液压泵8的作用下,油箱10内的油自高压胶管依次通过液压泵8和换向阀3进入到液压马达9内,液压马达通过齿轮系统、传动轴以及钻杆把扭矩传递给钻具进行破岩作业,当扩孔钻头遇到特殊地质环境发生憋钻时会导致液压马达9急停时,憋钻瞬间高压油首先通过液压马达9与换向阀3之间的高压胶管回流,再通过第二溢流阀4回到换向阀3与冷却器5之间的回油管路,会减小液压马达9与换向阀3之间的高压胶管内油压,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憋钻或卡钻等情况对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以及供油管的冲击,不仅仅是提高了供油管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溢流阀设定压力而设定最大冲击载荷,确保憋钻或卡钻的时候,有效降低施加在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上的冲击载荷,彻底避免钻杆断裂事故的发生。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靠近液压马达9附近还设置了第一溢流阀1和单向阀2,所述第一溢流阀1的第一端通过高压胶管与所述换向阀3的第一液体流出端和所述液压马达9的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所述第一溢流阀1的第二端与所述单向阀2的液体流入端流体导通;所述单向阀2的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液压马达9液体流出端与所述换向阀3的第二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

在蓄能器7和液压泵8的作用下,油箱10内的油自高压胶管依次通过液压泵8和换向阀3进入到液压马达9内,液压马达通过齿轮系统、传动轴以及钻杆把扭矩传递给钻具进行破岩作业,当扩孔钻头遇到特殊地质环境发生憋钻时会导致液压马达9急停时,憋钻瞬间,临近液压马达9附近的高压胶管内的油压骤然升高,高压油首先通过换向阀3和液压马达9之间的高压胶管连接的所述第一溢流阀1的第一端,并从第一溢流阀1的第二端流出,进入所述单向阀2的液体流入端,并从单向阀2的液体流出端流出,再通过换向阀3流回油箱10,当发生憋钻时第一溢流阀1首先发生溢流,高压油通过第一溢流阀1和单向阀2直接流回油箱10,起到泄压作用;更为有效地降低憋钻或卡钻等情况对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以及供油管的冲击,不仅提高了供油管的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溢流阀设定压力而设定最大冲击载荷,确保憋钻或卡钻的时候,有效降低施加在马达、钻头与动力头之间的连接钻杆上的冲击载荷,彻底避免钻杆断裂事故的发生。

当需要拆卸钻杆的时候,需要液压马达9反转,瞬间需要较大的扭矩,此时油箱10内油需要依次通过过滤器6、冷却器5和换向阀3从回油管路进入液压马达9,由于油不能从单向阀2的液体流出端流向单向阀2的液体流入端,所以反井钻机防憋钻冲击装置不影响液压马达9的反转工作。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可以将所述液压马达9的防漏油管道12与所述第一溢流阀1的第二端和所述单向阀2的液体流入端之间的高压胶管流体导通,并流入回收油箱11中。当扩孔钻头遇到特殊地质环境发生憋钻时会导致液压马达9急停时,高压油通过第一溢流阀1后,一部分高压油可自防漏油管道12流入回收油箱11中,减少高压油进入所述单向阀2的流量,减轻回油的压力,进一步保护回油管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