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4902发布日期:2020-02-18 12:3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



背景技术:

常用的抽油泵进油阀没有防喷功能,不能防止井内高压流体喷至井口,中国专利200820181654.9《可传压抽油泵进油阀》同样不具有防喷功能。中国专利200520020030.5《抽油泵防喷装置》,是为防止井内高压流体喷至井口设计的,但它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可靠性达不到要求,当泵上液柱压力高时,弹簧的弹力不能使其换向,滑动阀不能与阀座分开,造成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中国专利201010172873.2《抽油泵防喷进油阀》,也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并且增加了内密封体与外密封体配合密封的机构,其可靠性也不高。上述专利也只能满足起下抽油杆时防喷,不能实现起下抽油管柱时防止井喷,它们的防喷范围十分有限,上述专利还存在密封管柱的问题,修井起油管、抽油泵时井内高压液流会喷射出来发生井喷,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修井起下油管时不会发生井喷,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避免产生经济损失。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包括上内管、下内管、胶筒坐封驱动机构、锁紧机构、胶筒机构、卡瓦机构,所述上内管下端连接下内管,所述下内管外壁套装密封筒,所述胶筒坐封驱动机构、锁紧机构均套装在上内管外部,所述胶筒机构、卡瓦机构均套装在密封筒外部,所述胶筒坐封驱动机构、锁紧机构、胶筒机构、卡瓦机构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还包括防喷安全阀,所述防喷安全阀包括外联通管、锁块、释放剪钉、释放套、阀球、阀座、内联通管、弹簧、弹簧座,所述阀座悬挂在释放套上,阀座上端口被阀球封堵,所述释放套通过释放剪钉固定在下内管上,所述下内管外壁开设锁块槽,锁块槽里安放锁块,释放套的上部套住锁块,使锁块不能脱离下内管,锁块处于密封筒的下端,锁块使密封筒的下端限位,所述内联通管上端托住阀座底部,所述释放套、阀座、内联通管均位于外联通管内部,所述外联通管上端连接卡瓦机构的下锥体,外联通管下端连接弹簧套,弹簧套内安装弹簧,弹簧上端顶住内联通管,所述外联通管开设径向贯通的外联通孔,所述内联通管开设径向贯通的内联通孔。

所述外联通管和内联通管之间有上密封圈、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处于内联通孔之上,上密封圈处于外联通孔之上,所述下密封圈处于内联通孔之下,下密封圈处于外联通孔之下。

所述胶筒坐封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推压管、座封剪钉,所述液压缸套在上内管外部两者之间形成环腔,该环腔内安装活塞,所述液压缸和上内管上端同时连接上接头,所述推压管伸入液压缸内与活塞底端接触,推压管通过座封剪钉固定在液压缸内壁,推压管下端连接锁紧机构的锁管,所述上内管开设连通所述环腔的液压联通孔。

所述活塞的外壁上安装外密封圈,外密封圈密封活塞与液压缸之间的间隙,活塞的内壁上安装内密封圈,内密封圈密封活塞与上内管之间的间隙。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开口锁环、打捞接头、解封剪钉、连接套、锁管,所述打捞接头与连接套插装在一起并由解封剪钉连接,打捞接头的下部外壁有单向锁扣,密封筒的上部与连接套的下部连接,所述开口锁环安装在锁管内,开口锁环内壁有单向锁扣,所述开口锁环内壁上的单向锁扣与打捞接头上的单向锁扣相配,所述锁管的上部与推压管的下部连接,锁管下部的内台肩挂住打捞接头。

所述打捞接头上部开设有打捞螺纹,所述的打捞螺纹为油管螺纹或对扣捞矛螺纹。

所述胶筒机构包括胶筒、胶筒轴、悬挂套,所述胶筒、悬挂套均套装在胶筒轴外壁,所述悬挂套上端顶住胶筒下端面,胶筒上端被锁紧机构的锁管下端面顶住,所述胶筒轴套装在密封筒外壁。

所述卡瓦机构包括上锥体、卡瓦套、卡瓦、下锥体、挡接头,所述卡瓦安装在卡瓦套内,卡瓦套开设有能使卡瓦径向露出的径向窗口,所述上锥体下端与卡瓦上锥面配合连接,上锥体上端连接胶筒机构的悬挂机构,所述下锥体上端与卡瓦下锥面配合链接,下锥体悬挂在挡接头上,挡接头连接在卡瓦套下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投入阀球后向内打压,将座封剪钉打断,使卡瓦锚定,胶筒扩张密封套管,锚定、扩张密封套管一次完成,继续升压使释放剪钉打断,修井作业时释放套下落失去对锁块的约束,下内管可随管柱抽出,内联通管被弹簧向上推举,使内联通孔处于上密封圈之上,内联通管不与地层联通,井内高压液流不会喷出,油井修井作业完成后,下内管又下入推压内联通管,使内联通孔与外联通孔联通,井液可以进入上部泵内被抽出。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设计目的,修井起下油管时不会发生井喷,可以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避免产生经济损失,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上接头1、液压缸2、环腔3、液压联通孔4、活塞5、推压管6、座封剪钉7、上内管8、打捞螺纹9、开口锁环10、打捞接头11、单向锁扣12、解封剪钉13、连接套14、锁管15、胶筒16、胶筒轴17、悬挂套18、上锥体19、密封筒20、下内管21、卡瓦套22、卡瓦23、下锥体24、挡接头25、外联通管26、锁块27、释放剪钉28、释放套29、阀球30、阀座31、内联通管32、上密封圈33、内联通孔34、外联通孔35、下密封圈36、弹簧37、弹簧座3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闭式管柱用的封隔器,上接头1下部外螺纹与液压缸2的上部连接,上接头1下部内螺纹与上内管8上部连接,液压缸2与上内管8之间安装活塞5,上内管8上部螺纹之下有液压联通孔4,上接头1下端面、活塞5上端面、上内管8外壁、液压缸2内壁围成环腔3,活塞5之下是推压管6,推压管6与液压缸2由座封剪钉7连接,下内管21的上部与上内管8的下部连接,打捞接头11与连接套14插装在一起并由解封剪钉13连接,打捞接头11的下部外壁有单向锁扣12,密封筒20的上部与连接套14的下部连接,密封筒20套装在下内管21上,开口锁环10安装在锁管15内,开口锁环10内壁有单向锁扣,锁环10内壁上的单向锁扣与打捞接头11上所述的单向锁扣12相配,锁管15的上部与推压管6的下部连接,锁管15下部的内台肩挂住打捞接头11,悬挂套18、胶筒16从上向下套装在胶筒轴17上,悬挂套18悬挂在胶筒轴17下部台肩上,胶筒轴17的上部与锁管15的下部连接,卡瓦套22悬挂在上锥体19上,上锥体19上部与悬挂套18下部连接,卡瓦套22内安装下锥体24,上锥体19与下锥体24之间安装卡瓦23,挡接头25与卡瓦套22下部连接,下锥体24悬挂在挡接头25上,阀座31安装在下内管21下部,阀球30坐于阀座31上,使液流能从阀座31的下部向上流,不能从阀座31的上部向下流,在下内管21的锁块槽里安放锁块27,释放套29套装在下内管21的下部,释放套29的上部套住锁块27,使锁块27不能脱离下内管21,锁块27处于密封筒20的下端,锁块27使密封筒20的下端限位,外联通管26的上部与下锥体24下部连接,内联通管32放置在外联通管26内,弹簧37安装在弹簧座38内,弹簧座38的上部连接在外联通管26的下部,弹簧37托起内联通管32,使内联通管32的上部托住阀座31,内联通管32上有内联通孔34,外联通管26上有外联通孔35,外联通管26和内联通管32之间有上密封圈33、下密封圈36,上密封圈33处于内联通孔34、外联通孔35之上,下密封圈36处于内联通孔34、外联通孔35之下。

打捞接头11上部有打捞螺纹9,所述的打捞螺纹9为油管螺纹或对扣捞矛螺纹,便于全部检修时将其打捞出来。

活塞5的外壁上安装外密封圈5-1,外密封圈5-1密封活塞5与液压缸2之间的间隙,活塞5的内壁上安装内密封圈5-2,内密封圈5-2密封活塞5与上内管8之间的间隙,使所述的环腔3能快速升压。

座封时,投入阀球30向内打压,液压从所述的联通孔4传入至活塞5上,使推压管6下行剪断座封剪钉7,推压管6下行使上锥体19下行,上锥体19、下锥体24之间的距离缩短,推动卡瓦23向外移动并卡牢在套管壁上,推压管6继续下行,压缩胶筒16密封套管,与此同时,开口锁环10随同下行扣在打捞接头11上的单向锁扣12上,锁定胶筒16不回缩,压力消失后使卡瓦23始终卡牢在套管上,胶筒14始终密封套管。

继续升压使释放剪钉28被打断,修井作业时释放套29下落失去对锁块27的约束,下内管21可随管柱抽出,内联通管32被弹簧38向上推举,使内联通孔34处于上密封圈33之上,内联通管32不与地层联通,井内高压液流不会喷出,油井修井作业完成后,下内管21又下入推压内联通管32,使内联通孔34与外联通孔35联通,井液可以进入上部泵内被抽出。

检修打捞时,下入打捞器与打捞接头11上部的打捞螺纹9联接后上提,解封剪钉13被拉断,打捞接头11与连接套14脱开,上锥体19、下锥体24之间的距离增大,卡瓦23收回,胶筒16收回,实现解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指示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