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5938发布日期:2019-12-20 21:18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用阀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



背景技术: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油层本身能量将不断地被消耗,致使油层压力不断地下降,地下原油大量脱气,粘度增加,油井产量大大减少,甚至会停喷停产,造成地下残留大量死油开采不出来。为了弥补原油开采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或防止地层塌陷,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并获得较高的采收率,必须对油田进行注水。目前常采用的做法是,利用注水设备把质量合乎要求的水从注水井注人油层,以保持油层压力,在地下油井高压注水过程中,需要使用注水阀。

而现有的油田用注水阀在使用过程中密封面容易产生磨损,需要对密封垫进行更换,增加检维修次数,增加人员成本,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提高密封垫寿命的油田注水阀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阀芯转轴,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阀芯转轴上设置有能够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的阀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阀芯转轴上密封面贴合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部,所述密封圈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其贴置在阀芯转轴上的弹性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密封圈上端固定设置的弹簧,所述弹簧上端通过安装座固定设置在滑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槽通过第二引压通道与进水口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与滑槽上的凹槽配合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芯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外壳上端设置有压盖用于对阀芯转轴进行竖直方向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阀芯转轴上设置有轴肩,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平衡腔,所述平衡腔通过第一引压通道与进水口连通,所述轴肩设置在平衡腔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引压通道和第二引压通道的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装配在第二阀体上,所述第二阀体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第一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引压通道,所述滑槽设置在第二阀体上;轴承装配在第一阀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密封圈上设置有弹性机构,在阀芯转轴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磨损,当密封圈上设置弹性结构,使得密封圈一直贴置在阀芯转轴上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减少检修次数;通过设置平衡腔和第一引压通道,使得所述轴肩上竖直方向所受压力与阀芯转轴顶部所受压力相等,该设置减少阀芯转轴转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损耗,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田用注水阀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田用注水阀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田用注水阀门中阀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第一阀体2、第二阀体3、第一引压通道4、过滤装置5、进水口6、第二引压通道7、阀芯通道8、密封圈9、凸起10、弹簧11、安装座12、轴承13、轴肩14、平衡腔15、压盖16、阀芯转轴17、滑槽18、出水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油田用注水阀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转动设置有用于控制通断的阀芯转轴17,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19,所述阀芯转轴17上设置有能够将进水口6和出水口19连通的阀芯通道8,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与阀芯转轴17上密封面贴合的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槽18内部,所述密封圈9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其贴置在阀芯转轴17上的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包括密封圈9上端固定设置的弹簧11,所述弹簧11上端通过安装座12固定设置在滑槽18内部,所述滑槽18通过第二引压通道7与进水口6连通,通过设置第二引压通道7将进口带压力的水引入至滑槽18中,使得密封圈9上下两面受压平衡,减少弹簧11的弹性要求。

通过在密封圈9上设置有弹性结构,在阀芯转轴17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磨损,当密封圈9上设置弹性结构,使得密封圈9一直贴置在阀芯转轴17上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9上设置有与滑槽18上的凹槽配合凸起10,该设置现在密封圈9转动。所述阀芯转轴17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外壳1内部,所述外壳1上端设置有压盖16用于对阀芯转轴17进行竖直方向固定。

所述外壳1包括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3,所述第一阀体2装配在第二阀体3上,所述第二阀体3上设置有进水口6,所述第一阀体2上设置有第二引压通道7,所述滑槽18设置在第二阀体3上;所述轴承13装配在第一阀体2上。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阀芯转轴17上设置有轴肩14,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平衡腔15,所述平衡腔15通过第一引压通道4与进水口6连通,所述轴肩14设置在平衡腔15内部,所述轴肩14上竖直方向所受压力与阀芯转轴17顶部所受压力相等,该设置减少阀芯转轴17转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损耗,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所述第一引压通道4和第二引压通道7的进口处设置有过滤装置5,所述过滤装置5包括过滤网,设置过滤装置5防止造成第一引压通道4和第二引压通道7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状态通过转动阀芯转轴17改变进水口6和第二引压通道7的连通状态即可实现,通过在密封圈9上设置有弹性机构,在阀芯转轴17使用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磨损,当密封圈9上设置弹性结构,使得密封圈9一直贴置在阀芯转轴17上保证了密封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平衡腔15和第一引压通道4使得所述轴肩14上竖直方向所受压力与阀芯转轴17顶部所受压力相等,该设置减少阀芯转轴17转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损耗,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文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例,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文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本文所述的实施例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