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1576发布日期:2019-12-03 17:1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口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井口设备是油井的门户,对油井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石油工业的发展不断地对井口设备的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管线之间的连接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通常,管线之间直接焊接时产生的火花直接威胁井口生产,并且存在内部腐蚀隐患,工作效率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所述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套筒及卡箍套,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内衬及卡箍,内衬内贴于第一中心管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为设于第一中心管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外壁的翻边内衬之间形成环空,卡箍对接头为设于上部管线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位置,卡箍套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和卡箍接头的卡箍外围并用螺栓紧固;所述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内衬及螺纹管,内衬内贴于第二中心管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的底端翻边,螺纹管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内衬、限位环及螺帽,第三中心管及其内衬与第二中心管及其内衬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的外围,螺帽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帽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以下的位置;所述第一中心管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的内衬与第二中心管的内衬一体化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优化为:

所述第二中心管的底端翻边内衬与第三中心管的顶端翻边内衬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

所述套筒、卡箍及卡箍套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螺纹管、限位环及螺帽采用45号钢。

所述内衬的材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所述螺纹管配备螺纹保护帽,螺纹保护帽内侧设有与螺纹管相配合的内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连接装置事先制作,不用在井口现场焊接,连接过程不产生火花,保障现场操作安全。

2.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快速,工作效率高。

3.采用优质内衬,防腐效果好,消除安全隐患。

4.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及装配示意图;

图中:1-卡箍,2-卡箍对接头,3-上部管线,4-内衬,5-套筒,6-卡箍套,7-螺栓,8-环空,9-第一中心管,10-第二中心管,11-限位环,12-第三中心管,13-下部管线,14-密封垫,15-内螺纹,16-螺帽,17-外螺纹,18-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

实施例2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14,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3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14,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套筒5、卡箍1及卡箍套6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4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14,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套筒5、卡箍1及卡箍套6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螺纹管18、限位环11及螺帽16采用45号钢,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

实施例5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14,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套筒5、卡箍1及卡箍套6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螺纹管18、限位环11及螺帽16采用45号钢,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内衬4的材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

实施例6

参见图1。一种油田井口衬塑快速安全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机构及下部连接机构。上部连接机构包括卡箍接头、卡箍对接头2、套筒5及卡箍套6,卡箍接头包括第一中心管9、内衬4及卡箍1,内衬4内贴于第一中心管9的内壁并在第一中心管9的顶端翻边后延伸到外壁,卡箍1为设于第一中心管9外围的上开口的帽状体,该帽状体的底面中心以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下端位置,该帽状体的顶端与第一中心管9顶端翻边内衬的上面齐平,该帽状体的侧面与第一中心管9外壁的翻边内衬4之间形成环空8,卡箍对接头2为设于上部管线3下端的与卡箍接头结构相同的对应接头,套筒5安放在卡箍接头的环空8与卡箍对接头的环空8位置,卡箍套6以球状体的形式分成两半包裹于卡箍接头的卡箍1和卡箍接头的卡箍1外围并用螺栓7紧固。下部连接机构包括螺纹头及螺纹对接头,螺纹头包括第二中心管10、内衬4及螺纹管18,内衬4内贴于第二中心管10的内壁并在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螺纹管18的内壁上部焊接于第二中心管10的下部外壁上,螺纹管18的外壁设有若干外螺纹17,螺纹对接头设于下部管线13的上端并与与螺纹头对应连接,螺纹对接头包括第三中心管12、内衬4、限位环11及螺帽16,第三中心管12及其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及其内衬4呈上下对应关系,限位环11以其中心孔洞的形式环绕焊接于第三中心管12的外围,螺帽16的内壁设有若干与螺纹管外螺纹17相配合的内螺纹15,螺帽16的底面以中心开孔的形式套装于第三中心管在限位环11以下的位置。第一中心管9的下端与第二中心管10的上端焊接在一起,第一中心管9的内衬4与第二中心管10的内衬4一体化布置。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之间在安装时加装密封垫14,以提高连接的密封效果。套筒5、卡箍1及卡箍套6采用不锈钢材质,以增强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螺纹管18、限位环11及螺帽16采用45号钢,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切削加工性。内衬4的材质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强的耐磨性、自润滑性,强度比较高、化学性质稳定、抗老化性能强。螺纹管18配备螺纹保护帽,螺纹保护帽内侧设有与螺纹管18相配合的内螺纹;螺纹保护帽可以防止螺纹管18在运输等过程中因碰撞而受损。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装配流程如下:

先将套筒5的下半部放于卡箍接头的环空8中,然后将卡箍对接头2与卡箍接头上下对齐,使套筒5的上半部放入卡箍对接头2的环空8中,再将卡箍套6完成包围卡箍1后用螺栓7固紧。将密封垫14放于第三中心管12的顶端翻边内衬4上,然后将第二中心管10的底端翻边内衬4对准密封垫14压紧,再将螺帽16与螺纹管18上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