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89277发布日期:2020-02-21 21:0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修井作业是油田生产的重要环节。油井生产中,时常会出现油层出砂或是井筒结垢、油层枯竭等油井自身故障,还有可能出现抽油杆断裂等采油设备故障,致使油井产量降低,甚至有可能停产。上述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修井作业排除。随着油田修井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修井作业设备的自动、安全、可靠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国当前的修井设备主要采用传统的作业方式,需要人工完成起钻、下钻、送钻流程,修井作业过程中,需要多次重复的起下钻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特别是高温、低温、雨雪天气时,工人的工作环境更加恶劣。据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统计,30%~52%的伤亡事故发生在起下过程中,并因此降低工作效率。为了减小员工工作强度,优化工作环境,加强油田修井作用的稳定性,加强油田修井作业自动化装置的应用研究势在必行。

修井起下油管过程及井场洗油管作业中,卸扣的油管内常常含有少量的油水,为保护环境,需要工人手动完成油水能量回收,过程单一并毫无技术性,频繁重复一个动作,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较低,为亟需实现作业机械化的环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油水能量回收由工人手动完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和效率较低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实现油井修井作业卸油管作业油水等可再利用能量回收。为实现油井修井作业自动化提供基础,提高劳动效率,节约用工成本,利于修井作业环保工作及作业工人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承重环、电磁阀、气罐、控制柜和空压机;

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气缸杆分别与井口处的承重环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朝上设置;所述承重环与回收袋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电磁阀与气罐连通;所述气罐与空压机连通;

所述空压机、电磁阀分别与控制柜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重环通过卡扣与回收袋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五通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井口能量回收装置,主要由电源、气缸、空压机、控制柜、气路系统、阀门、承重环、回收袋等组成,不仅改变工人的工作环境,使工作流程中的人工参与转变成人工控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作业效率和工作的安全系数,是实现安全、健康、高效修井的有效途径,同时,环境保护及节约施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保证员工同进口作业间较大距离,极大了降低了作业人员在进口施工的安全问题,切实降低员工工作强度,提升修井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全部利用气压控制系统,加强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能够适应繁杂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气缸;2、第二气缸;3、承重环;4、电磁阀;5、气罐;6、控制柜;7、空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承重环3、电磁阀4、气罐5、控制柜6和空压机7。

所述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的气缸杆分别与井口处的承重环3固定连接,且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朝上设置;所述承重环3通过卡扣与回收袋连接。

所述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电磁阀4与气罐5连通;所述气罐5通过气路管线与空压机7连通。所述电磁阀4为二位五通电磁阀。

所述空压机7、电磁阀4分别与控制柜6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配置过程: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气罐5、空压机7均通过气路系统管线与二位五通电磁阀连接。空压机7、电磁阀4均通过导线与控制柜6连接,空压机7、电磁阀4、控制柜6并分别与外接电源通过导线连接。将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通过螺纹与井口处的承重环3相连,承重环3与回收袋相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原理:根据油井井口具体情况将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气罐5、空压机7、控制柜6安装到井口相应位置,同时将气路相关控制阀及电源线连接完毕,空压机7持续为气罐供气,保持气罐5压力,气罐5内气体通过二位五通电磁阀控制气路通断,实现第一气缸1、第二气缸2的升降。现场操作时,在控制柜6上设定空压机7工作压力;调节气路中阀门设定气路缓冲及气缸运行速度。在设备调试完成之后,通过控制柜6控制电磁阀开关实现承重环3及回收口袋以预定速实现升降、运行速度,同时通过控制柜6参数调整控制空压机运行压力及自动启停动作。在工作时,通过控制电磁阀4实现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升降,第一气缸1和第二气缸2顶升承重环3,承重环3举升回收装置,实现对散落油水回收。本实施例的井口能量回收装置能够实现油井修井作业卸油管作业油水等可再利用能量回收;有利于提高修井作业劳动效率和工人作业安全行,同时,环境保护及节约施工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