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5645发布日期:2020-05-06 22:3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



背景技术:

防火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性、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的门,它是设在防火分区间、疏散楼梯间、垂直竖井灯具有一定耐火性的防火分隔物。防火门除具有普通门的作用外,更具有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作用,可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的蔓延,确保人员疏散。防火门是消防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防火中的重要一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隧道如果发生火灾,由于其空间限制,位于隧道的人员及设备将处于非常危险环境中,因此在隧道区间通道中需安装防火门对着火区域进行阻隔,并且隧道的防火门的耐火等级需要达到甲级防火门的要求。现有的一种隧道区间防火门采用钢质防火门,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具有钢质的框架及骨架,使得在阻隔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的过程中,热量通过钢质的框架和骨架热传导至未着火的一面,缩短了防火门的隔热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增加钢质防火门的隔热时长,提高防火门的防火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包括左门板、右门板及门框,所述门框布置在左门板和右门板侧边及上方,所述左门板的左侧铰接在门框上,所述右门板的右侧铰接在门框上,所述左门板的左端及上端设有第一侧板,所述左门板的右端设有第二侧板,所述左门板的表面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内侧设有玻镁平板,所述玻镁平板之间间隔设有第一骨架,所述第一骨架之间及第一骨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棉;所述右门板的右端及上端设有第三侧板,所述右门板的左端设有第四侧板,所述右门板的表面设有镀锌钢板,所述镀锌钢板内侧设有玻镁平板,所述玻镁平板之间间隔设有第二骨架,所述第二骨架之间及第二骨架与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棉;所述第一骨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骨架、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为钢板制成,所述第一骨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骨架、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中部均设有迂回折弯部,所述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互搭接配合,所述门框上设有与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相对应的搭接台阶。

进一步的,所述迂回折弯部包括错位布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设有z型折弯板,所述z型折弯板与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围合形成有凹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及门框的侧面上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中设有防火胶条;所述沟槽的两侧设有凹槽,所述防火胶条包括直条部及弧形部,所述直条部与弧形部之间形成一夹腔,所述直条部的两侧延伸出弧形部的两侧形成支腿且支腿卡扣在凹槽中;所述弧形部的中部凸出沟槽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上的迂回折弯部的凹腔内填充有硅酸铝棉且凹腔敞口端部设有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门框的搭接台阶上设有迂回折弯部,所述门框上的迂回折弯部的凹腔内填充有硅酸铝棉且凹腔敞口端部设有封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的门板开启方向的一侧的迂回折弯部向第四侧板的一侧延伸并搭接在第四侧板上的迂回折弯部上;所述左门板的门板开启方向的一侧的盖缝板且盖缝板遮盖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之间的夹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骨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骨架、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采用钢板制成,能够提供防火门足够的强度,通过在第一骨架、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二骨架、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中部设置迂回折弯部,改变其热传导的路径,并通过之间填充的硅酸铝棉进行隔热,增加钢质防火门的隔热时长,提高防火门的防火效果;设置的迂回折弯部能够增加结构弹性,防火门内物质受热膨胀后通过迂回折弯部弹性变形进行缓解内部压力,防止结构涨裂从而使得防火门失去完整性,提高防火门的耐火极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的俯视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火胶条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左门板,2-右门板,3-门框,11-第一侧板,12-第二侧板,13-镀锌钢板,14-玻镁平板,15-第一骨架,16-硅酸铝棉,17-盖缝板,111-迂回折弯部,112-封板,1111-第一平板,1112-第二平板,1113-z型折弯板,121-沟槽,122-防火胶条,1211-凹槽,1221-直条部,1222-弧形部,1223-夹腔,1224-支腿,21-第三侧板,22-第四侧板,23-第二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一种隧道区间用钢质防火门,包括左门板1、右门板2及门框3,所述门框3布置在左门板1和右门板2侧边及上方,所述左门板1的左侧铰接在门框3上,所述右门板2的右侧铰接在门框3上,所述左门板1的左端及上端设有第一侧板11,所述左门板1的右端设有第二侧板12,所述左门板1的表面设有镀锌钢板13,所述镀锌钢板13内侧设有玻镁平板14,所述玻镁平板14之间间隔设有第一骨架15,所述第一骨架15之间及第一骨架15与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棉16;所述右门板2的右端及上端设有第三侧板21,所述右门板2的左端设有第四侧板22,所述右门板2的表面设有镀锌钢板13,所述镀锌钢板13内侧设有玻镁平板14,所述玻镁平板14之间间隔设有第二骨架23,所述第二骨架23之间及第二骨架23与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之间填充有硅酸铝棉16;所述第一骨架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骨架23、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为钢板制成,所述第一骨架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骨架23、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中部均设有迂回折弯部111,所述第二侧板12与第四侧板22相互搭接配合,所述门框3上设有与第一侧板11及第三侧板21相对应的搭接台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骨架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骨架23、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采用钢板制成,能够提供防火门足够的强度,通过在第一骨架15、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二骨架23、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中部设置迂回折弯部111,增加其热传导的路径长度,并通过之间填充的硅酸铝棉16进行隔热,增加钢质防火门的隔热时长,提高防火门的防火效果;设置的迂回折弯部111能够增加结构弹性,防火门内物质受热膨胀后通过迂回折弯部111弹性变形进行缓解内部压力,防止结构涨裂从而使得防火门失去完整性,提高防火门的耐火极限。

具体的,所述迂回折弯部111包括错位布置的第一平板1111和第二平板1112,所述第一平板1111与第二平板1112之间设有z型折弯板1113,所述z型折弯板1113与第一平板1111和第二平板1112围合形成有凹腔1114。通过第一平板1111和第二平板1112错位布置以及z型折弯板1113进行连接,提高了迂回折弯部111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第二侧板12及门框3的侧面上设有沟槽121,所述沟槽121中设有防火胶条122;所述沟槽121的两侧设有凹槽1211,所述防火胶条122包括直条部1221及弧形部1222,所述直条部1221与弧形部1222之间形成一夹腔1223,所述直条部1221的两侧延伸出弧形部的两侧形成支腿1224且支腿1224卡扣在凹槽1211中;所述弧形部1222的中部凸出沟槽121的外侧。通过凹槽1211卡扣支腿1224,方便安装,并通过直条部1221与弧形部1222相连,使得结构不易变形扁平,防止丧失阻隔作用。

具体的,所述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21和第四侧板22上的迂回折弯部111的凹腔1114内填充有硅酸铝棉16且凹腔1114敞口端部设有封板112。在凹腔1114中设置硅酸铝棉16能够提高结构隔热阻燃效果。

具体的,所述门框3的搭接台阶上设有迂回折弯部111,所述门框3上的迂回折弯部111的凹腔1114内填充有硅酸铝棉16且凹腔1114敞口端部设有封板112。在凹腔1114中设置硅酸铝棉16能够提高结构隔热阻燃效果。

具体的,所述第二侧板12的门板开启方向的一侧的迂回折弯部111向第四侧板22的一侧延伸并搭接在第四侧板22上的迂回折弯部111上;所述左门板1的门板开启方向的一侧的盖缝板17且盖缝板17遮盖第二侧板12与第四侧板22之间的夹缝。通过结构相互搭接,能够增加缝隙的长度,延长热气蔓延至另一侧的时间,提高耐火极限,并且设置盖缝板能够对热气进行阻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