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窗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430发布日期:2020-05-26 17:09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窗打捞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捞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窗打捞筒。



背景技术:

开窗打捞筒是一种打捞工具,用来打捞长度较短的具有卡取台阶的落物(如带接箍的油管短节、筛管、测井仪器加重杆等),也可以将开窗打捞筒下端加工成“一把抓”,两类工具组合使用。

现有的开窗打捞筒多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5786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其具体包括上接头和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开窗,开窗朝内翻折形成窗舌,多个窗舌同时朝内且朝上倾斜延伸,多个窗舌顶端之间的间距小于落物的外径尺寸。使用时,开窗打捞筒下入井眼中并套在落物外部,对开窗打捞筒加压而使落物外推窗舌,然后窗舌反向回弹卡住落物的卡取台阶,上提开窗打捞筒将落物提出井眼。

当开窗打捞筒打捞落物上提时,由于落物与套管之间会存有杂物(比如地层中返出的沙子或压裂时返排的杂物等),开窗打捞筒带动落物上移的阻力加大,且目前小井眼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小井眼中套管内壁与开窗打捞筒以及落物之间的间距更小,加大了落物与套管之间的摩擦阻力,由此增加了开窗打捞筒的打捞阻力,增加了地面上提设备的功耗,当阻力增加至一定程度时,会导致开窗打捞筒无法上提落物,甚至会为了提出打捞油管而将开窗打捞筒丢至井中。上述弊端在对水平井中水平段或斜井段中的落物进行打捞时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窗打捞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落物与套管之间存有杂物而导致打捞阻力大、无法打捞落物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开窗打捞筒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窗打捞筒,包括:

筒体,筒体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至少两个朝内倾斜延伸的窗舌;

隔板,设于筒体的上端,封堵筒体上端开口,隔板位于窗舌上方;

上接头,下端连接在筒体上端,上端用于连接油管,上接头侧壁上设有连通上接头内外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用于在开窗打捞筒未接触落物鱼顶时引导液体流出以冲洗落物鱼顶、在打捞住落物鱼顶后将油管内的液体引导至打捞筒与套管之间的环空中进而将落物与套管环空处的杂物冲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在未打捞住落物鱼顶时,由出水孔中流出的液体冲洗落物鱼顶,使得开窗打捞筒能够顺利卡住落物,打捞住落物鱼顶后,由出水孔中流出的液体能够将打捞筒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杂物、落物与套管之间的环空杂物冲离,减小打捞筒与套管之间、杂物与套管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减小打捞所需动力,进而能够保证将打捞筒以及落物打捞至地面。而设置隔板后,避免液体向下流动而无法对环空进行冲洗,同时避免液体对落物直接冲击而使落物受力下移,进而出现落物脱落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在设置出水孔后能够在打捞住鱼顶后将落物和套管环空杂物冲离,减小上提阻力,使得开窗打捞筒能够应用在孔径较小的井眼中。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内螺纹,所述隔板螺纹装配在筒体上端内部。隔板螺纹装配,结构上更加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上接头的下端螺纹插装在筒体上端内部,上接头位于隔板的上方。利用筒体上端的内螺纹来同时安装上接头和隔板,结构上更加简单,也更加容易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上端端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盲孔,各盲孔分别用于与安装手柄的对应支臂插配以使得安装手柄将隔板旋入筒体中。由于隔板位于上接头的内侧,为安装隔板,在隔板上开始多个盲孔以与手柄的支臂对应,通过手柄的转动可以将隔板旋入筒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孔沿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设置两个以上出水孔,避免液体在出水孔处憋压。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下端具有用于引导落物进入筒体中的锥形口。锥形口有利于将落物鱼顶引导至筒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窗舌为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窗舌为梯形结构,在窗舌受落物的挤压而外摆时,能够避免窗舌与窗口之间发生干涉,从而阻碍落物的进入。

进一步地,所述窗舌具有朝向筒体中心的内面,所述内面为竖向延伸的立面。窗舌的内面为立面,在开窗打捞筒卡紧落物时落物对窗舌仅施加竖向作用力,避免对窗舌施加水平方向的外推作用力,进而避免窗舌被外推收回至窗口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窗打捞筒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锥形口;3-窗口;4-窗舌;5-隔板;6-细扣;7-上接头;8-加厚扣;9-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开窗打捞筒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

开窗打捞筒包括筒体1,在筒体1上设置有朝内且朝上倾斜延伸的四个窗舌4,四个窗舌4能够将落物鱼顶卡住,筒体1上端内孔被隔板5封堵。在筒体1上方固定有上接头7,上接头7用来与油管相连,上接头7上设置有出水孔9,出水孔9用来向落物鱼顶、落物与套管之间的环空、筒体与套管之间的环空中输送液体,将各处的杂物冲离,使落物能够顺利被上提至地面上。

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即为使用时将开窗打捞筒放入井下后的上下方向,开窗打捞筒包括下方的筒体1,筒体1为上下贯通的筒状结构,下端具有锥形口2,锥形口2用来引导落物鱼顶进入到筒体1中,筒体1的上端设置有内螺纹。在筒体1的筒壁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四个开窗,四个开窗的下侧边与筒体筒壁相连接,另三个侧边与筒体筒壁割断,四个开窗沿着下侧边向筒体内翻折形成了窗舌4,开窗向上翻折后在筒体筒壁上形成四个窗口3。窗舌4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受力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弹性弯折变形。应当说明的是,虽然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窗舌4和筒体1采用不同的剖面线进行表示,但实际上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窗舌4相对布置,四个窗舌4顶部形成的圆的外径小于落物鱼顶的直径。在落物穿入筒体1后,会压迫四个窗舌4外翻变形,之后四个窗舌4弹性回复卡在落物的台阶上,避免落物向下脱出。

如图1所示,窗舌4的内面为竖向的立面,在四个窗舌4卡紧落物后,落物对窗舌4仅施加朝下的作用力,避免窗舌4受水平作用力而朝外推动窗舌4。

本实施例中,窗舌4为上小下大的梯形形状,方便开设,且在被落物顶推外摆时易进入窗口3中,避免窗口3与窗舌4产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筒体1上端设有内螺纹,在内螺纹中由下向上依次螺纹装配有隔板5和上接头7,隔板5为外径45mm圆形挡板,厚度10mm,在距离圆心20mm的径向位置处均布分布有3个6mm的盲孔,使用时,对应的手柄上有多个支臂,各支臂插入的盲孔中,通过转动手柄将隔板5由筒体1的一端旋入筒体1中。

上接头7的下端螺纹插装在筒体1中,上接头7下端的外扣为细扣6,上端的内扣为加厚扣8。在上接头7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6个圆形的出水孔9,出水孔9内径10mm,出水孔连通上接头7和环空,在打捞过程中,当打捞筒未与落物接触时,开泵冲洗将落物鱼顶的杂物冲离,在打捞住落物上提过程中,当打捞筒以及落物与套管之间存有杂物时,开泵冲洗将杂物冲离,减小打捞筒向上打捞的阻力,使得打捞筒能够顺利将落物打捞至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在出水孔9,在开窗打捞筒未打捞住落物鱼顶时,出水孔9处流出的液体能够冲洗落物鱼顶,将落物鱼顶上的杂物冲离,在打捞住落物鱼顶时将环空中的杂物冲离,减小了上提阻力,避免出现打捞筒无法打捞出落物的问题。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的开窗打捞筒能够在小井眼(比如四寸半)中使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板能够避免与上接头7连接的油管中的水直接进入筒体1中,减小出水孔9处的水压,同时防止液体持续对落物施加冲击力而导致落物存在被冲击脱落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隔板螺纹装配在筒体中,上接头也螺纹插装在筒体中,其他实施例中,隔板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筒体上端内部,隔板也可以直接焊接在筒体上端端面上,对应地,上接头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另外,其他实施例中,上接头的下端可以螺纹套装在筒体的上端外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板可以与上接头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后,隔板与上接头一起装入筒体中即可。

本实施例中,窗舌上端端面为斜面,其他实施例中,窗舌上端端面可以如背景技术中的一致。

其他实施例中,出水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窗舌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而且窗舌也可以不均布,各部件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