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58681发布日期:2020-11-25 17:39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抽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适用于煤层气抽采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煤层群开采条件下采空区与下伏煤层的煤层气协同抽采,实现一井多抽、分区开采,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节约抽采成本。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得以快速的推广及应用,我国煤田开采产生的采空区迅速增长,并且日趋规则、平整集群化。我国有70%的采空区为高瓦斯采空区,内部遗存的瓦斯储量高达2100亿立方米。现阶段,我国仍然是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且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长期不变,煤层气是一种形成于煤层又储集于煤层中,且储量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因其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经济效益而备受关注。当前采空区瓦斯和下伏煤层瓦斯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抽采。在煤层瓦斯抽采时,通常采用井下钻孔抽采,即在煤矿井下的准备巷道边缘设置井下钻场,在井下钻场中通过钻机向煤层中施工钻孔,再将钻孔接入煤矿中原有的瓦斯抽采管路,利用原有的瓦斯抽采管路,抽采煤层瓦斯;针对采空区瓦斯的抽采主要是针对单一工作面采空区瓦斯的抽采,即一个地面井筒只能针对一个采空区进行抽采,抽采的煤层气产量低且成本高,且现有的采空区瓦斯和下伏煤层瓦斯抽采是分开抽采,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高效率、低成本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

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已有矿井资料,运用物理勘探手段对已开挖的采空区进行现场勘测,明确获得已开挖的采空区的开挖范围、煤柱分布情况等参数,确定采空区上方裂隙带范围、位置以及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范围,明确下伏煤层常规参数及位置情况,当采动前、中期,下伏煤层处于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内,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二:在裂隙带正上方的地面,选择地势平坦处的一点作为抽采井的施工位置,架设钻井设备,由地表垂直向下施工抽采井的垂直段a,调整钻头角度,使钻头分别向两侧施工,得到抽采井的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当倾斜段最低位置与采空区裂隙带下部边界线之间垂直距离达到3-6m时,钻头停止工作并使钻头退出至垂直段a。

步骤三:利用钻机设备将抽采井的垂直段a垂直延伸获得垂直段b,调整钻头施工造斜段x1与造斜段x2,使钻头进入下伏煤层中并施工抽采井水平段l1与水平段l2,施工完后钻头停止工作并退出至垂直段b。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得到垂直段c、造斜段x3、造斜段x4、抽采井水平段l3和水平段l4,其中,抽采井水平段l3和水平段l4距离下伏煤层底板5-9m,施工完后将钻头退出。

步骤五:对抽采井井道整体铺设套管,其中抽采井的所有垂直段、倾斜段以及造斜段采用无缝钢管;在倾斜段的无缝钢管内部各自固定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通过高压软管与地面加压设备相连;抽采井水平段全部采用无缝钢管与筛管组合结构,当抽采井的套管全部铺设完成后进行加固,对套管与孔壁的间隙进行密封处理。

步骤六:将井下抽采管道与地面抽采管道相连,地面抽采管道连接地面设备;地面设备由瓦斯采集装置、第一阀门、瓦斯抽采管、瓦斯流量监测表、第二阀门、氮气流量监测表、第三阀门、第一加压设备、第二加压设备、总阀门、第一高压软管、第二高压软管组成。

步骤七:上述步骤完成后,打开第一阀门以及总阀门,通过瓦斯抽采管进行第一次抽采,待抽采量稳定后,观察瓦斯流量监测表并实时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1,当单位时间内的煤层气抽采量降为q1的15%时,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抽采,待过24-36h后,打开第一阀门进行抽采,重复多次,直至单位时间内抽采量低于q1的15%以下,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抽采。

步骤八:打开第一加压设备、第二加压设备、第二阀门、第三阀门,通过第一高压软管、第二高压软管给高压气囊注入高压气体,让高压气囊膨胀,封闭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与垂直段a的连接通道,完全封闭后,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步骤九:分别对位于下伏煤层中的抽采井水平段l1、l2与位于下伏煤层底板下方的抽采井水平段l3、l4进行定向分段压裂,定向压裂完成后,撤出设备并进行密封处理;打开第一阀门以及总阀门,进行煤层气抽采,待抽采量稳定后,观察瓦斯流量监测表并实时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2,当单位时间内的煤层气抽采量降为q2的15%时,对高压气囊进行泄压释放,使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垂直段a呈连通状态,并继续抽采煤层气;观察瓦斯流量监测表并记录,当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实时抽采量为q3时,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抽采,待过36-72h后,打开第一阀门进行抽采,重复此步骤多次,直至单位时间内实时抽采量降至q3的3%以下,关闭第一阀门、总阀门,停止抽采。

步骤二到步骤四钻井时使用的是氮气钻。

抽采井水平段l1、l2位于下伏煤层中且在充分采动卸压区内,抽采井水平段l3、l4位于下伏煤层的下覆岩层中且在未充分采动卸压区内。

垂直段a位于距离采空区上部裂隙带5-8m的位置;垂直段b位于距离下伏煤层顶板4-8m的位置;垂直段c位于距离下伏煤层底板4-8m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30°-50°范围内,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的转弯半径为8-28m,且倾斜段呈“微l”形;通过高压软管注入的高压气体是高压氮气。

抽采井直径300mm,抽采井的造斜段x1、x2、x3、x4的转弯半径为8-28m。

抽采井水平段l1、l2、l3、l4套管中多孔金属管每隔4~9m设置一段,优选为4m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抽采效果;抽采井水平段l1、l2、l3、l4的长度为100-150m。

定向分段压裂采用定向水力喷射压裂技术。

q3=0.12(q1+q2);其中q1是未进行水力压裂、未形成密封段时,瓦斯流量监测表所监测的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2是进行水力压裂、形成密封段时,瓦斯流量监测表所监测的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3是进行水力压裂、密封段打开连通后,瓦斯流量监测表所监测的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呈“树形”结构的地面钻井煤层气抽采方法,并将采空区与下伏煤层的煤层气资源整合,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分区抽采”,实现了采空区与下伏煤层煤层气的协同抽采。

(2)本发明运用了高压气囊,实现一囊多用,其主要作用如下:当向倾斜段内高压气囊注入高压氮气时形成的密封段,不仅使采空区内的煤层气封存在采空区中,避免进行分段压裂时,由于煤层气泄漏造成事故发生,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高压气囊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倾斜段的抗压能力,防止倾斜段因受外界干扰以及地应力作用而发生管道破裂,从而降低煤层气抽采效率。

(3)本发明实现了一井多抽、协同抽采,极大的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节约了抽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抽采流程剖面示意图。

1.瓦斯采集装置;2.第一阀门;3.瓦斯抽采管;4.瓦斯流量监测表;5.第二阀门;6.氮气流量监测表;7.第三阀门;8.第一加压设备;9.第二加压设备;10,总阀门;11.密封段;12.垂直段a;13.第一高压软管;14.第二高压软管;15.第一倾斜段;16.第二倾斜段;17.高压气囊;18.裂隙带;19.裂隙带下部边界线;20.垂直段b;21.造斜段x1;22.造斜段x2;23.水平段l1;24.水平段l2;25.充分采动卸压区;26.垂直段c;27.造斜段x3;28.造斜段x4;29.水平段l3;30.水平段l4;31.未充分采动卸压区;32.分段压裂段;33.下伏煤层;34.采空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做示意性说明与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采空区与下伏煤层协同瓦斯抽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矿井资料对采空区进行现场勘测,明确采空区的开挖范围等参数,确定采空区上方裂隙带范围、位置以及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范围,明确下伏煤层常规参数及位置情况,当确定下伏煤层在采动前、中期时,处于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内,进行如下操作。

步骤二:在裂隙带上方地面,选择地势平坦处作为抽采井的施工位置,架设钻井设备,向地表下施工抽采井的垂直段a,当垂直段a位于距离采空区上部裂隙带7m的位置时,调整氮气钻钻头角度,使钻头分别向两侧施工,得到抽采井的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其中,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与竖直方向的角度为40°,转弯半径为15m,且倾斜段呈“微l”形;当倾斜段最低位置与采空区裂隙带下部边界线之间垂直距离达到5m时,钻头停止工作并使钻头退出至垂直段a。

步骤三:利用钻机设备将抽采井的垂直段a垂直延伸获得垂直段b,当垂直段b位于距离下伏煤层顶板5m的位置时,调整钻头对造斜段x1与造斜段x2的施工,使钻头通过造斜段x1、造斜段x2能够顺利调整到位于下伏煤层中的抽采井水平段l1与水平段l2,其中,斜段x1、x2的转弯半径为16m,抽采井水平段l1与水平段l2长110m,施工完后调整钻头,使钻头方向与垂直段b重合。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得到垂直段c、造斜段x3、造斜段x4、抽采井水平段l3和水平段l4,其中,造斜段x3、造斜段x4转弯半径为18m,抽采井水平段l3与水平段l4长150m,当抽采井水平段l3和水平段l4距离下伏煤层底板7m,垂直段c位于距离下伏煤层底板5m时,结束施工。

步骤五:对抽采井井道整体铺设套管,其中抽采井的所有垂直段、倾斜段以及造斜段采用无缝钢管;在倾斜段的无缝钢管内部各自固定有高压气囊,高压气囊通过高压软管与地面加压设备相连;抽采井水平段全部采用无缝钢管与筛管组合结构,当抽采井的套管全部铺设完成后进行加固,对套管与孔壁的间隙进行密封处理。

步骤六:将井下抽采井管道与地面抽采管道相连,管道从上至下分别由瓦斯采集装置、第一阀门、瓦斯抽采管、瓦斯流量监测表、第二阀门、氮气流量监测表、第三阀门、第一加压设备、第二加压设备、总阀门、第一高压软管、第二高压软管组成。

步骤七:上述步骤完成后,打开第一阀门以及总阀门,通过瓦斯抽采管进行第一次抽采,待抽采量稳定后,观察瓦斯监测表并实时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1,当单位时间内的煤层气抽采量降为q1的15%时,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抽采,待过36h后,打开第一阀门进行抽采,重复多次,直至单位时间内抽采量降至q1的15%以下,关闭第一阀门,停止煤层气的抽采。

步骤八:打开加压设备、第二阀门、第三阀门,通过第一高压软管、第二高压软管给高压气囊注入高压气体,让高压气囊膨胀,封闭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与垂直段a的连接通道,待完全封住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后,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步骤九:分别对抽采井水平段l1、l2与抽采井水平段l3、l4进行定向定向水力喷射压裂,抽采井水平段l1、l2、l3、l4套管中筛管每隔4m设置一段,当定向压裂完成后,撤出设备并进行密封处理;打开第一阀门以及总阀门,进行煤层气抽采,待抽采量稳定后,观察瓦斯流量监测表并实时记录在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抽采量q2,当单位时间内的煤层气抽采量降为q2的15%时,对高压气囊进行泄压释放,使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垂直段a呈连通状态,并继续抽采煤层气;观察瓦斯流量监测表并记录,当单位时间内煤层气的实时抽采量为q3=0.12(q1+q2)时,关闭第一阀门停止抽采,待过72h后,打开第一阀门进行抽采,重复此步骤多次,直至单位时间内实时抽采量降至q3=0.12(q1+q2)的3%以下,关闭第一阀门、总阀门,停止煤层气的抽采。

上述方法中,所述采空区的开挖范围参数,确定采空区上方裂隙带范围、位置以及充分采动卸压区和未充分采动卸压区范围,明确下伏煤层常规参数及位置情况需要结合矿井资料,运用现场实测、采空区“竖三带”经验公式等以及实验室相似模拟的方式相结合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