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猫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4811发布日期:2021-04-23 09:5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猫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猫道,属于油气钻采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动力猫道是用于油气钻采设备技术领域的输送设备,在钻具的上行输送过程中,云梁上升并前移,可以将动力猫道两侧的支腿上的钻具向钻台面输送;在钻具的下行输送过程中,云梁下降并后移,可以将钻台面上的钻具输送排列至动力猫道两侧的支腿上;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油缸起升式陆地动力猫道,申请号cn201420525189.1;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齿轮齿条式钻机动力猫道,申请号cn201420660266.4;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动力猫道,申请号cn201520866530.4;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动力猫道,申请号cn202010119561.9等等。
3.参见且不限于上述列举公开的动力猫道,动力猫道的典型结构是:包括坡道、底座、云梁、旋臂、支腿和主驱动系统,其中:坡道的下端与底座的前端相连接,支腿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位置,云梁的前端配合在坡道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移动,云梁可以配合于底座上,云梁也可支出坡道上端,旋臂的一端与云梁的后端位置活动连接,旋臂的另一端与底座活动连接,通过主驱动系统可驱动云梁沿坡道作上下移动,来实现钻具的输送动作。
4.动力猫道的云梁(云梁也可称为v型钻具支撑梁)是用于容纳支撑并可输送钻具的载体;云梁的顶面具有钻具支撑槽,其用于容纳支撑钻具;云梁上装配的滑靴,可将云梁上支撑的钻具输送向钻台面,也可将钻台面上的钻具拖拽入云梁;动力猫道还常设置有进、出料机构等等。动力猫道的各个部件可参照现有技术的动力猫道来加以理解,这里不作过多的赘述。
5.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油气钻采设备技术领域中,钻机配置自动化机具系统已成为当下的一种发展趋势,而动力猫道则是自动化机具系统的核心设备,动力猫道能够适用于钻井过程中将各类钻具(如钻杆、钻挺、套管等)安全快速的输送到钻台面上。而传统的动力猫道通常只能适应于一种高度的钻台面,难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钻台面,通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动力猫道,本发明的动力猫道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钻台面,通用性强。
7.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动力猫道,包括坡道、底座、云梁、旋臂,所述云梁包括云梁主体;其中,所述坡道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云梁主体的前端配合于所述坡道的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移动,所述旋臂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前段活动连接,所述旋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云梁主体的后段活动连接,所述旋臂为可主动伸缩结构,所述旋臂与所述底座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伸缩杆,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的伸缩可改变所述旋臂与所述底座之间的夹角。
9.采用本发明的动力猫道时,能够实现钻具的输送功能,其原理是:在钻具的上行输
送过程中,动力猫道处于低位,云梁本体配合于底座上,云梁主体的前端配合于坡道的正面;此时,先通过旋臂的缩短,使得云梁主体的前端沿坡道向上移动至一定高度;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伸缩杆的伸长,使得云梁主体的前端继续沿坡道向上移动,并使得云梁主体前行支出坡道的上端。当云梁主体前行支出坡道的上端后,通过云梁主体上设置的滑靴,可将云梁上支撑的钻具输送向钻台面,也可将钻台面上的钻具拖拽入云梁。同样的道理,在钻具的下行输送过程中,动力猫道处于高位,通过第一驱动伸缩杆的缩短,使得云梁主体后退后,并使得云梁主体的前端沿坡道向下移动至一定高度;再通过旋臂的伸长,使得云梁主体的前端继续沿坡道向下移动,直至云梁本体配合于底座上。本发明中,得益于旋臂为可主动伸缩结构的设计,通过旋臂的伸缩可以实现云梁主体的前端沿坡道上下移动;并且,需要时,当在动力猫道处于高位,在云梁主体支出坡道上端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旋臂的伸缩来改变云梁的上升高度,以使得本发明的动力猫道能够适应于不同钻台面的高度;原理如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当钻台面高度较低时,与之匹配的坡道也将较短,那么旋臂可以缩短到适当的长度来适应高度较低的钻台面;而当钻台面高度较高时,与之匹配的坡道也将较长,那么旋臂可以伸长到适当的长度来适应高度较高的钻台面。很明显,钻台面较高时,采用的坡道也较长;钻台面较低时,采用的坡道也较短,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钻台来更换不同长度的坡道,当然也可以设计长度可调节的坡道来适应不同高度的钻台。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旋臂的伸缩不仅仅可以起到带动云梁沿坡道上下移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旋臂的伸缩来适应于不同钻台面的高度,通用性强。同时,由于本发明通过了旋臂的伸缩实现云梁的前端沿坡道上下移动,相比与现有技术中实现同样功能的滑车驱动系统,参见背景技术列举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包括滑车、马达、齿轮、齿条等部件,通过滑车的前后移动来实现云梁的前端沿坡道上下移动的结构形式而言,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制造,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得益于本发明设计的结构形式下,由于不需要滑车作前后移动来带动云梁的升降,因此,本发明的底座可以制作的相对更短,底座的长度可以小于云梁本体的长度,从而能够降低底座的制造成本,也便于底座的运输。
10.可供选择的,所述旋臂包括相配合的臂杆一和臂杆二,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连接于所述臂杆一与所述臂杆二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的伸缩可实现所述旋臂的伸缩。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与所述臂杆一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一的长度方向调节;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与所述臂杆二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二的长度方向调节。
12.可供选择的,所述旋臂与所述云梁主体的连接处可沿所述云梁主体前后调节。
13.可供选择的,所述旋臂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前后调节。
14.可供选择的,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前后调节。
15.可供选择的,所述云梁还包括云梁加长段,所述云梁加长段配合于所述坡道的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移动,所述云梁加长段的后端与所述云梁主体的前端活动连接,两者连接处称为活动连接点,所述云梁加长段可绕所述活动连接点转动,且当所述云梁完全展开时,所述云梁加长段与所述云梁主体的钻具支撑面共面。
16.可供选择的,所述云梁主体由多节云梁主干段可拆卸的相连而成。
17.可供选择的,所述坡道的下端向坡道正面折弯形成下折弯部,所述下折弯部的自
由端与所述底座的前端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折弯部的底部设置有可升降的调节支撑。
18.可供选择的,所述坡道的长度可调节。
19.可供选择的,所述坡道为可折叠式结构;或/和,所述云梁为可折叠式结构。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发明的一种动力猫道,能够实现钻具的输送功能,得益于旋臂为可主动伸缩结构的设计,通过旋臂的伸缩可以实现云梁主体的前端沿坡道上下移动;在云梁主体支出坡道上端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旋臂的伸缩来适应于不同钻台面的高度,通用性强;由于本发明通过了旋臂的伸缩实现云梁的前端沿坡道上下移动,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制造,制造成本更低,本发明的底座可以制作的相对更短,能够降低底座的制造成本,也便于底座的运输。
附图说明
22.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3.图1是第一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侧视图,其中,云梁主体配合于支座上,云梁加长段配合于坡道上;
24.图2是第二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侧视图,其中,通过旋臂的缩短,使得云梁沿坡道向上移动;
25.图3是第三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侧视图,其中,通过第一驱动伸缩杆的伸长使得云梁沿坡道继续向上移动后支出坡道上端;
26.图4是图3的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其中,将旋臂、第一驱动伸缩杆与底座的连接处沿底座向后调节;
27.图5是第四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侧视图,其中,通过旋臂的伸长,使得本发明的动力猫道能够适用于高度较高的钻台面,此时坡道的长度也相对较长;
28.图6是第五种形态的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侧视图,其中,坡道、云梁、折叠配合于底座上;
29.图7是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俯视图;
30.图8是长度较短的坡道的侧视图;
31.图9是长度较中等的坡道的侧视图;
32.图10是长度较长的坡道的侧视图;
33.图11是底座的侧视图;
34.图12是云梁的侧视图;
35.图13是旋臂伸长至极限位置时的侧视图;
36.图14是旋臂缩短至极限位置时的侧视图,其中,由于旋臂与臂杆一的连接位置的不同,旋臂缩短至极限位置时,图14a中的悬臂长度较短,图14b中的悬臂长度中等,图14c中的悬臂长度较长。
37.图中标记:
[0038]1‑
坡道,11

坡道下段,111

下折弯部,112

调节支撑,12

坡道加长段,13

坡道上段,14

坡道导轨,15

坡道导轮,
[0039]2‑
底座,21

耳座一,22

耳座二,23

耳座三,
[0040]3‑
云梁,30

活动连接点,31

云梁主体,311

云梁主干段,32

云梁加长段,33

加长段导轮,34

云梁导轮,35

云梁导轨,36

云梁耳座,37

耳座安装板,38

滑靴,
[0041]4‑
旋臂,40

安装点,41

臂杆一,42

臂杆二,43

第二驱动伸缩杆,
[0042]5‑
第一驱动伸缩杆,
[0043]6‑
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0045]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在下述的实施例中,下述的活动连接都优选为铰接的连接方式。
[0046]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动力猫道,包括坡道1、底座2、云梁3、旋臂4,所述云梁3包括云梁主体31;其中,所述坡道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2的前端相连接,所述云梁主体31的前端配合于所述坡道1的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移动,所述旋臂4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的前段活动连接,所述旋臂4的另一端与所述云梁主体31的后段活动连接,所述旋臂4为可主动伸缩结构,所述旋臂4与所述底座2之间连接有第一驱动伸缩杆5,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伸缩可改变所述旋臂4与所述底座2之间的夹角。
[0047]
采用本发明的动力猫道时,能够实现钻具的输送功能,其原理是:在钻具的上行输送过程中,动力猫道处于低位,云梁本体31配合于底座2上,云梁主体31的前端配合于坡道1的正面,如图1所示;此时,先通过旋臂4的缩短,使得云梁主体31的前端沿坡道1向上移动至一定高度,如图2所示;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伸长,使得云梁主体31的前端继续沿坡道1向上移动,并使得云梁主体31前行支出坡道1的上端,如图3、图4所示。当云梁主体31前行支出坡道1的上端后,通过云梁主体31上设置的滑靴38,可将云梁3上支撑的钻具输送向钻台面,也可将钻台面上的钻具拖拽入云梁3。同样的道理,在钻具的下行输送过程中,动力猫道处于高位,通过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缩短,使得云梁主体31后退后,并使得云梁主体31的前端沿坡道1向下移动至一定高度;再通过旋臂4的伸长,使得云梁主体31的前端继续沿坡道1向下移动,直至云梁本体31配合于底座2上。本发明中,得益于旋臂4为可主动伸缩结构的设计,通过旋臂4的伸缩可以实现云梁主体31的前端沿坡道1上下移动;并且,需要时,当在动力猫道处于高位,在云梁主体31支出坡道1上端的状态下,能够通过旋臂4的伸缩来改变云梁3的上升高度,以使得本发明的动力猫道能够适应于不同钻台面的高度;原理如下: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当钻台面高度较低时,与之匹配的坡道1也将较短,那么旋臂4可以缩短到适当的长度来适应高度较低的钻台面,如图4所示;而当钻台面高度较高时,与之匹配的坡道1也将较长,那么旋臂4可以伸长到适当的长度来适应高度较高的钻台面,如图5所示。很明显,钻台面较高时,采用的坡道1也较长;钻台面较低时,采用的坡道1也较短,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钻台来更换不同长度的坡道1,当然也可以设计长度可调节的坡道1来适应不同高度的钻台。可以看出,通过本发明的旋臂4的伸缩不仅仅可以起到带动云梁3沿坡道上下移动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旋臂4的伸缩来适应于不同钻台面的高度,通用性强。同时,由于本发明通过了旋臂4的伸缩实现云梁3的前端沿坡道1上下移动,相比与现有
技术中实现同样功能的滑车驱动系统,参见背景技术列举的中国专利文献,其包括滑车、马达、齿轮、齿条等部件,通过滑车的前后移动来实现云梁3的前端沿坡道1上下移动的结构形式而言,本发明的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容易制造,制造成本更低,并且得益于本发明设计的结构形式下,由于不需要滑车作前后移动来带动云梁3的升降,因此,本发明的底座2可以制作的相对更短,底座2的长度可以小于云梁本体31的长度,从而能够降低底座2的制造成本,也便于底座2的运输。云梁主体31上设置的滑靴38可参照现有技术来设计,底座2两侧或一侧可以设置支腿6,支腿6也可采用现有技术来设计。
[004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臂4活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的伸缩可改变所述旋臂4与所述底座2之间的夹角。
[0049]
可供选择的,如图5、图13所示,所述旋臂4包括相配合的臂杆一41和臂杆二42,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连接于所述臂杆一41与所述臂杆二42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伸缩可实现所述旋臂4的伸缩。具体的,如图5所示,臂杆一41的一端与底座2的前段活动连接,臂杆一41的另一端与臂杆二42的一端相配合,臂杆二42的另一端与云梁主体31的后段活动连接。臂杆一41的另一端与臂杆二42的一端相配合的结构,可以是臂杆二42滑动的套设于臂杆一41内,或者臂杆一41滑动的套设于臂杆二42内。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以臂杆二42滑动的套设于臂杆一41内为例,如图5、图13所示,第二驱动伸缩杆43装配于臂杆一41内,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两端分别与臂杆一41、臂杆二42相连接,通过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伸缩即可实现旋臂4的伸缩。当然,旋臂4仅包括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设计也是可行的。
[005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所述臂杆一41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一41的长度方向调节;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所述臂杆二42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二42的长度方向调节。能够按需求设置旋臂4的初始长度,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具体的,对于“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所述臂杆一41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一41的长度方向调节”设计而言,继续以臂杆二42滑动的套设于臂杆一41内为例,第二驱动伸缩杆43装配于臂杆一41内,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两端分别与臂杆一41、臂杆二42相连接;并且,沿臂杆一4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用于连接第二驱动伸缩杆43的安装点40,通过第二驱动伸缩杆43连接到所需位置的安装点40即可设置旋臂4的初始长度;例如该安装点40有3个,当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最下方的那一个安装点40相连接时,旋臂缩短至极限位置时,如图14a所示,悬臂4的长度相对较短;当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中间的那一个安装点40相连接时,旋臂缩短至极限位置时,如图14b所示,悬臂4的长度相对较中等;当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最下方的那一个安装点40相连接时,旋臂缩短至极限位置时,如图14c所示,悬臂4的长度相对较长。同样的道理,参照上述的实施方式,再结合臂杆二42滑动的套设于臂杆一41内的设计,可实现“所述第二驱动伸缩杆43与所述臂杆一41的连接处可沿所述臂杆一41的长度方向调节”的设计,不存在技术难题。
[0051]
进一步的,第一驱动伸缩杆5、第二驱动伸缩杆43优选为液压伸缩杆,当然也可以是电动伸缩杆。
[0052]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的动力猫道的通用性,以适用于更多不同高度的钻台面。本发明还设计了下述的设计。
[0053]
可供选择的,所述旋臂4与所述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可沿所述云梁主体31前后调
节。所述旋臂4与所述底座2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2前后调节。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与所述底座2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2前后调节。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具体的实施上述的设计,本发明在此作简单的介绍。
[0054]
对于“所述旋臂4与所述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可沿所述云梁主体31前后调节”的设计而言,可采用下述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如图3、图5、图12所示,沿云梁主体31的前后端方向上,云梁主体31的后段底面设置多个(例如4个)耳座安装板37,任一位置的耳座安装板37都可以安装连接云梁耳座36,该云梁耳座36与旋臂4相铰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即可实现“旋臂4的另一端与云梁主体31的后段活动连接”的目的。当旋臂4与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需要沿云梁主体31前后调节时,只需要将云梁耳座36安装连接至合适位置的耳座安装板37即可;例如,当需要将旋臂4与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向前调节时,将云梁耳座36连接至远离云梁主体31后端的耳座安装板37上,如图3所示;当需要将旋臂4与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向后调节时,将云梁耳座36连接至靠近云梁主体31后端的耳座安装板37上,如图5所示。当然,也可以预先在每个耳座安装板37上都安装上云梁耳座36,当需要将旋臂4与云梁主体31的连接处向前调节时,直接使旋臂4与所需位置云梁耳座36铰接相连即可,但是这样的方式容易存在以下干涉问题:即,未与旋臂4连接的云梁耳座36,可能会对云梁主体31与旋臂4的角度变化产生干涉现象。
[0055]
对于“所述旋臂4与所述底座2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2前后调节”以及“所述第一驱动伸缩杆5与所述底座2的连接处可沿所述底座2前后调节”的设计而言,可采用下述的实施方式来实现:如图3、图4、图11所示,沿底座2的前后端方向上,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用于与旋臂4相连接的耳座二22,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例如2个)用于与第一驱动伸缩杆5相连接的耳座三23;与耳座三23相比,耳座二22更靠近底座2的前端,以使得旋臂4与底座2的连接处更靠近底座2的前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即可实现上述“前后调节”时,如图3、图4所示,使旋臂4与所需位置的耳座二22相铰接即可,使第一驱动伸缩杆5与所需位置的耳座三23相铰接即可。
[0056]
可供选择的,如图1至图5、图12所示,所述云梁3还包括云梁加长段32,所述云梁加长段32配合于所述坡道1的正面并可沿坡道正面上下移动,所述云梁加长段32的后端与所述云梁主体31的前端活动连接,两者连接处称为活动连接点30,所述云梁加长段32可绕所述活动连接点30转动,且当所述云梁3完全展开时,所述云梁加长段32与所述云梁主体31的钻具支撑面共面。采用云梁加长段32的设计时,能够提高云梁3的长度,提高本发明的通用性。当云梁主体31沿坡道1上下移动时,云梁加长段32也将沿坡道1上下移动,当云梁主体31支出坡道1上端后,云梁加长段32的钻具支撑面将与云梁主体31的钻具支撑面共面,云梁3完全展开,以便于云梁3上支撑的钻具的输送。
[0057]
进一步的,如图1、图3、图8至图10、图12所示,沿所述坡道1的上下端方向,所述坡道1的正面设置有坡道导轨14,所述坡道1的正面上端设置有坡道导轮15;沿所述云梁本体31的前后端方向,所述云梁本体31的背面前端设置有匹配所述坡道导轨14的云梁导轮34,所述云梁本体31的背面设置有匹配所述坡道导轮15的云梁导轨35。通过相匹配的坡道导轨14、云梁导轮34的设计,云梁导轮34能够压在坡道导轨14上,以便于云梁31的前端沿坡道1的正面上下移动动作;通过相匹配的坡道导轮15、云梁导轨35的设计,云梁导轨35将压在坡道导轮15,以便于云梁本体31支出坡道1上端的移动动作。结合云梁加长段32的设计时,云
梁加长段32上也设置有匹配所述坡道导轨14的加长段导轮33,以便于云梁加长段32沿坡道1的正面上下移动动作。
[0058]
可供选择的,如图12所示,所述云梁主体31由多节云梁主干段311可拆卸的相连而成。当然,云梁主体31也可以仅有1节云梁主干段311组成。对于相同长度的云梁主体31而言,云梁主体31由多节云梁主干段311可拆卸的相连的设计更加便于云梁主体的31运输。
[0059]
可供选择的,如图1、图2、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坡道1的下端向坡道正面折弯形成下折弯部111,所述下折弯部111的自由端与所述底座2的前端活动连接,且所述下折弯部111的底部设置有可升降的调节支撑122。优选的,下折弯部111的自由端铰接于底座前端设置的耳座一21上,下折弯部111可绕耳座一21上下摆动。调节支撑122与下折弯部111可采用螺纹副的连接方式,通过旋动调节支撑122即可使得下折弯部111被调节支撑122所支撑。当然坡道1的上端也可以坡道背面折弯形成折弯结构。
[0060]
可供选择的,所述坡道1的长度可调节。如果不采用坡道1的长度可调节的设计,当面临不同高度的钻台面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坡道来适应,这样就会需要储备多种长度的坡道,无疑会增加更多的制造成本。而得益于坡道1的长度可调节的设计,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钻台面,成本更低。例如,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坡道包括坡道下段11、坡道上段13,所述坡道下段11的上端能够可拆卸的与所述坡道上段13的下段相连接,还包括坡道加长段12,所述坡道加长段12能够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坡道下段11的上端与所述坡道上段13的下端与之间。很明显,按需求,坡道加长段12可以有1节,也可以有多节。例如,当坡道下段11与坡道上段13直接相连接,两者之间不连接坡道加长段12时,坡道1的长度较短,如图4、图8所示;当1节坡道加长段12连接在坡道下段11与坡道上段13之间时,坡道1的长度较中等,如图3、图9所示;当2节坡道加长段12连接在坡道下段11与坡道上段13之间时,坡道1的长度较长,如图5、图10所示。
[0061]
可供选择的,所述坡道1为可折叠式结构;或/和,所述云梁3为可折叠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坡道1的下端与所述底座2的前端活动相连,例如坡道的下端与底座前端设置耳座一21铰接相连。当动力猫道需要整体转运运输时,能够实现将云梁3、坡道1折叠在底座2上,以便于动力猫道的运输,如图6所示。对于坡道1为可折叠式结构的设计而言,结合坡道包括坡道下段11、坡道上段13(以及坡道加长段12)的设计时,相邻的坡道段与段之间设置可拆卸的铰接结构即可实现,不存在技术难题。对于云梁3为可折叠式结构的设计,结合云梁包括由多节云梁主干段311(以及云梁加长段32)的设计时,相邻的云梁段与段之间设置可拆卸的铰接结构即可实现,亦不存在技术难题。
[0062]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