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2828发布日期:2020-12-18 13:2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集成止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止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隧道工程,渗漏水是困扰运营最主要的病害,有十隧九漏的说法,根据数据统计,运营期间约有一半的渗漏水发生在接缝位置,对安全行车构成极大威胁。对于处于富水区域的隧道,预设的排水系统、防水系统、止水系统等,由于超出自身防护能力而失效,在混凝土接缝位置形成严重的渗漏水。

背贴止水带和中埋式止水带是建筑中混凝土接缝处普遍采用的材料之一,可以适应变形缝的小位移变形而不丧失止水功能。但是背贴止水带和中埋式止水带都各自存在一定缺陷,渗水不易排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将背贴止水带和中埋式止水带有效结合兼具止水排水功能的集成止排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背贴式止水带带体设置有排水孔,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定位板上或定位板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一对定位板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围拢为集水通道,排水孔与集水通道相连通。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顶面设置有横向排水槽,排水孔设置在横向排水槽处;

所述的横向排水槽处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顶面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的背贴式止水带带体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内置金属板、纤维板或玻璃钢板;

所述集水通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所述的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与一对定位板的连接处、中埋式止水带带体与一对定位板的连接处为圆角过度;

所述的中埋式止水带带体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的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底面或/和一对定位板的外表面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凸起为波浪形或锯齿形;

所述的排水孔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止排水装置,对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进行了改进,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排水孔与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一对定位板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围拢的集水通道相连通,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上面的水由排水孔进入集水通道排出,集水通道可通过调整尺寸适应隧道的各种变形,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下面设置有与集水通道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设置有排水软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止排水装置,在兼具背贴式止水带功能和中埋式止水带功能的基础上,既具有止水功能,又具有排水功能。而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顶面设置有横向排水槽,排水孔设置在横向排水槽处,横向排水槽可以起到引流作用,将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上面的水引到排水孔。横向排水槽处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将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上面的水中的沙石过滤。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顶面设置有粘接层,用于与防水板的粘接。背贴式止水带带体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内置金属板、纤维板或玻璃钢板,增强横向刚度,施工时不变位,工艺简单,也可以用筋类材料代替。根据需要,集水通道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根据强度刚度要求,背贴式止水带带体与一对定位板的连接处、中埋式止水带带体与一对定位板的连接处为圆角过度或直角过度。根据需要,中埋式止水带带体为一个或多个。背贴式止水带带体的底面或/和一对定位板的外表面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连接更牢固。根据需要,凸起为波浪形或锯齿形。排水孔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集成止排水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图2集成止排水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22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八种结构示意图;

图23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十九种结构示意图;

图24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十种结构示意图;

图25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十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6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十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27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8为集成止排水装置的第二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止排水装置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止排水装置包括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为矩形,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2、图3、图4所示,集成止排水装置包括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顶面设置有横向排水槽6,横向排水槽6处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5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顶面设置有粘接层8,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6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7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与一对定位板3的连接处、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与一对定位板3的连接处为圆角过度。

如图8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9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0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1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2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内置金属板9。

如图13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4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5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下面设置有另一个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

如图16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内置金属板9。

如图17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8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19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倾斜向下,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20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下面设置有另一个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

如图21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22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23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处设置有过滤网7,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上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

如图24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0,凸起10是锯齿形。

如图25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0,凸起10是锯齿形。

如图26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有排水孔2,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设置有一对定位板3,定位板3的下面设置有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为集水通道5,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矩形,排水孔2与集水通道5相连通,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0,凸起10是波浪形。

如图27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在伸缩缝11处,伸缩缝11上面铺设有防水板12、土工布13,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通过粘接层8与防水板12连接。

如图28所示,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设置在伸缩缝11处,伸缩缝11上面铺设有防水板12、土工布1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止排水装置,对施工缝中埋式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进行了改进,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排水孔2与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一对定位板3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围拢的集水通道5相连通,背贴式止水带带体4上面的水由排水孔5进入集水通道5排出,集水通道5可通过调整尺寸适应隧道的各种变形,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下面设置有与集水通道相匹配的排水预留槽,排水预留槽设置有排水软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集成止排水装置,在兼具背贴式止水带功能和中埋式止水带功能的基础上,既具有止水功能,又具有排水功能。而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顶面设置有横向排水槽6,排水孔2设置在横向排水槽6处,横向排水槽6可以起到引流作用,将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上面的水引到排水孔2。横向排水槽6处设置有过滤网7,可以将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上面的水中的沙石过滤。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顶面设置有粘接层8,用于与防水板12的粘接。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内置金属板9、纤维板或玻璃钢板,增强横向刚度,施工时不变位,工艺简单,也可以用筋类材料代替。根据需要,集水通道5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根据强度刚度要求,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与一对定位板3的连接处、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与一对定位板3的连接处为圆角过度或直角过度。根据需要,中埋式止水带带体1为一个或多个。背贴式止水带带体1的底面或/和一对定位板3的外表面或/和中埋式止水带带体4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10,连接更牢固。根据需要,凸起10为波浪形或锯齿形。排水孔2为正方形、矩形、圆形、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集成止排水装置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