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702发布日期:2021-04-13 22:5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巷道喷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2.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
3.矿井巷道是在不同岩石中沿不同方向、以不同倾角、按不同断面和长度开凿的,服务于不同范围、用作不同用途的各种地下空间的总称。矿井巷道按照其空间尺寸、倾角方向、位置、服务范围及用途等进行命名和分类。
4.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分为开拓巷道、采准巷道、回采巷道三类。开拓巷道是为全井田或一个或多个第一级划分单元服务的巷道,回采巷道是直接为一个或多个回采单元服务的巷道,在这两类巷道之间的巷道为采准巷道。这种划分也反映了巷道的掘进顺序,且与矿床的开采步骤一致。
5.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煤矿巷道由于其线路复杂使得其对于喷雾设备的压力均衡就很难控制,从而现有技术中就很难进行使用,并且根据需要巷道中的不同情况需要不同的雾化效果,而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更换等情况,造成人员劳动力的大量浪费,从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以解决的问题。
7.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包括主体、第三内腔和垫板,所述的主体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的第一内腔下方的主体内开设有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中部镶嵌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连接管下方的主体内开设而又第二内腔。
8.所述的第二内腔下方的主体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三内腔,所述的第三内腔通过连通管与第二内腔相互贯通,所述的连通管上镶嵌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三内腔一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一端贯穿主体与外界相互贯通。
9.所述的主体下表面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旋转架,所述的旋转架外围焊接有垫板,所述的垫板上均匀焊接有第一出料板、第二出料板、第三出料板和第四出料板。
10.所述的第一出料板、第二出料板、第三出料板和第四出料板的形态与出水孔形成的形态相同。
11.优选的,所述的主体还包括:密封螺纹孔,所述的主体上表面开设有密封螺纹孔,
所述的密封螺纹孔中部的主体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与第一内腔相互贯通。
12.优选的,所述的防尘喷雾装置还包括:连接头,所述的主体顶端处螺纹安装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顶端处套接有水管。
13.优选的,所述的主体两侧近顶端处开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顶端处镶嵌有磁铁片。
14.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头与主体接触面靠近中心位置处镶嵌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的连接头与主体接触面外围黏贴有第二密封垫。
15.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和第三内腔,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对于其输出水流的压力变化,其中在使用时配合其中的垫板,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来控制其出水的效果,经过不同的出水口实现其不同的雾化效果同时,从而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垫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

主体;11

密封螺纹孔;12

第一内腔;13

第二内腔;14

连接管;15

第一单向阀;2

连接头;21

第一密封垫;22

第二密封垫;23

水管;3

第三内腔;31

第二单向阀;32

连通管;33

出水孔;4

垫板;41

旋转架;42

通孔;43

第一出料板;44

第二出料板;45

第三出料板;46

第四出料孔;5

滑槽;51

磁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2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巷道用防尘喷雾装置,包括主体1、第三内腔3和垫板4,所述的主体1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腔12,所述的第一内腔12下方的主体1内开设有连接管14,所述的连接管14中部镶嵌有第一单向阀15,所述的连接管14下
方的主体1内开设而又第二内腔13。
24.其中,在使用时经过主体1以及相应的第一内腔12的设置在使用时,实现了其内部蓄能增压的一个空腔,使得其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使用时的增压效果。
25.所述的第二内腔13下方的主体1内部开设有两个第三内腔3,所述的第三内腔3通过连通管32与第二内腔13相互贯通,所述的连通管32上镶嵌有第二单向阀31,所述的第三内腔3一侧均匀开设有出水孔33,所述的出水孔33一端贯穿主体1与外界相互贯通。
26.其中,在使用时经过第三空腔3的设置,配合其中的第一空腔12和第二空腔13和第三空腔3,在使用时使得其出料端的压力始终保持均衡从而使得其在使用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部分由于水压不均匀而出现喷洒时有时候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27.所述的主体1下表面中心位置滑动连接有旋转架41,所述的旋转架41外围焊接有垫板4,所述的垫板4上均匀焊接有第一出料板43、第二出料板44、第三出料板45和第四出料板46。
28.所述的第一出料板43、第二出料板44、第三出料板45和第四出料板46的形态与出水孔33形成的形态相同。
29.其中,所述的第一出料板43的孔径大小为0.5毫米,所述的第四出料板46的孔径大小为0.1毫米,在使用时经过第一出料板43和第四出料板46来控制其出水的雾化强度,并且经过第二出料板44来控制其关闭的效果,其中第四出料板44的背面黏贴有硅胶片,加强其密封效果,所述的第三出料板45上开设有三组长条形孔,其宽度为1毫米,在使用时实现其最大雾化效果,以及可以用来进行冲刷的效果。
30.其中,在使用时经过旋转架4的设置,在使用时使得其实现了其不同的出料板达到不同效果的目的,使得其使用时可以实现其冲刷、高度雾化喷洒以及常规喷洒和关闭的效果。
31.所述的主体1还包括:密封螺纹孔11,所述的主体1上表面开设有密封螺纹孔11,所述的密封螺纹孔11中部的主体1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孔与第一内腔12相互贯通。
32.其中,在使用时经过其密封螺纹孔11的设置在使用时加强其密封性。
33.所述的防尘喷雾装置还包括:连接头2,所述的主体1顶端处螺纹安装有连接头2,所述的连接头2顶端处套接有水管23。
34.其中,在使用时经过连接头2的设置,在使用时可以将喷雾头的位置随意取用,可以在使用时实现了其方便性。
35.所述的主体1两侧近顶端处开设有滑槽5,所述的滑槽5内顶端处镶嵌有磁铁片51。
36.其中,在使用时经过滑槽5的设置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对于其喷头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使得在使用时可以在巷道中加入相应的钢丝,而后将设置相应长度的软管,配合其使用时工作人员只需推动其移动即可实现对多区域进行同时使用单个喷头即可,从而使得在使用时方便性大大增加。
37.所述的连接头2与主体1接触面靠近中心位置处镶嵌有第一密封垫21,所述的连接头2与主体1接触面外围黏贴有第二密封垫22。
38.其中,经过双层密封,在使用时适应其高水压的效果。
39.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将主体1安装在指定的洒水管道接头处,而后在使用时其水进入到第一内腔12内进行初步存储,而后当压力增大时进入到第二内腔13内进行存储,
而后经过第二单向阀31将水流注入到第三内腔3内进行存储,紧接着在使用时经过滑槽5来控制其移动,加强其使用时的方便性,在使用时当需要相应的喷洒效果时,经过旋转垫板4来控制其出水效果,在使用时当需要对使用者的设备进行冲洗时,只需要控制旋转板4将其出水口对应相应的第三出料板45处即可,当需要不同雾化程度的情况下,只需要控制旋转板将其调整至第一出料板43和第四出料板46处即可,并且当需要关闭时控制其旋转至第二出料板44处即可。
40.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4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