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32591发布日期:2022-08-06 02:2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支护安装辅助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
2.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支护,是通过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并安装锚杆和锚网,与岩土体共同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保证边坡的稳定;支护人员在挂设支护网时,对于巷道低处位置的支护网能够快速进行挂设,但是对于较高位置的支护网在进行挂设时,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巷道高处进行支护网挂设时,需要多名工作人员站在脚手架上,并双手托住或举起支护网,放可进行挂设安装;

、对巷道顶部的拱形拐角处进行支护网的安装时,支护网无法与巷道的拱形拐角处贴合在一起,给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巷道高处及拱形拐角处不易安装支护网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4.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滚轮和支柱,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手柄,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板,所述限位槽板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底座,并在底座上垂直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内挖设有滑槽,并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顶部设置有顶板,并在顶板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推板。
5.所述支柱为两个,并在每个支柱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支柱两侧的底座上设置有螺栓,将底座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6.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并在滑块的右侧面连接有位移板,且位移板位于支柱的外部,所述位移板右侧面的顶部上挖设有凹槽,并在凹槽的外侧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挖设有矩形通孔,所述位移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u形架,且u形架位于挡板的下方位置处。
7.所述位移板的顶部设置有螺柱,所述顶板的端部套设在螺柱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8.所述弧形推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底柱,所述底柱贯穿顶板,并在顶板下方的底柱上套设有横板,且横板与底柱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9.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螺杆,且螺杆贯穿横板,并在横板下方的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顶紧螺母。
10.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对矿井巷道内壁最下方的支护网a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对支护网a上方垂直分布的支护网b进行安装,安装支护网b时,根据支护网a的宽度,调节两个支柱之间的距离,使两个位移板的内壁分别可以贴紧在下方已经安装好支护网a的两侧边上;s2:将待安装的支护网b放在凹槽与挡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并通过绳子或铁丝贯
穿矩形通孔将支护网b与挡板固定在一起;s3:根据两个位移板之间的距离,在两个位移板的顶部安装合适的顶板,使顶板的端部套设在螺柱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s4:调节位移板的高度,使支护网b的底部与支护网a的顶部搭接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将滑块与支柱进行固定,然后将支护网b上部与巷道墙壁进行固定,待支护网b安装完毕,将支护网b与矩形通孔之间连接的绳子或钢丝去掉,并将位移板下移,使支护网b底部与支护网a的顶部紧贴在一起,然后在搭接处的位置用铁丝或者绳子进行固定;s5:对巷道顶部的拱形边角处安装支护网时,根据巷道边角处的拱形弯度,选择相匹配的弧形推板,并将弧形推板底部的底柱插设在顶板上,然后在底柱底部套设横板,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s6:将待安装的支护网c放在凹槽与挡板之间的空间内,并通过绳子或铁丝将支护网c与挡板进行固定;s7:将位移板上移,并利用弧形推板将支护网c顶部进行折弯,使支护网c与墙体拱形区域的内壁贴合在一起,然后工作人员将该处支护网c与墙壁进行固定;s8:在步骤s7中,当对支护网c顶部进行折弯时,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支护网c顶部边缘处,并下压,另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调节顶紧螺母,使弧形推板顶部将支护网顶部顶紧,直至支护网c与墙壁贴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可对该处支护网c与墙壁之间进行固定。
11.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在顶板上方安装弧形推板,能够将支护网与拱形拐角处的墙壁紧贴在一起,便于巷道拱角处支护网的安装;通过在位移板顶部挖设凹槽,并在凹槽的外部边缘处设置挡板,使位移板与挡板之间形成一个空间,用于放置支护网,工作人员不必采用手托的方式进行安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
12.2、本发明支柱与限位槽板滑动连接在一起,使用时,可以根据支护网的宽度,调整两个支柱之间的距离,通过在支柱两侧的底座上设置螺栓,能够将底座与底板固定在一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13.3、本发明通过在底板两端设置手柄,便于工作人员手扶手柄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14.4、本发明的弧形推板为可拆卸的,使用时,通过旋转顶紧螺母调节弧形推板的高度,并利用弧形推板将支护网与巷道的拱形内壁紧贴在一起,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巷道拐角处的角度,更换合适的弧形推板。
15.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u形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支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底板,2-滚轮,3-限位槽板,4-手柄,5-螺柱,6-底座,7-支柱,8-位移板,9-u形架, 10-滑块,11-顶板,12-凹槽,13-矩形通孔,14-挡板,15-弧形推板,16-底柱,17-螺杆,18-顶紧螺母,19-横板。
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3,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滚轮2和支柱7,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2,底板1的两端设置有手柄4,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槽板3,限位槽板3的下方滑动连接有底座6,并在底座6上垂直设置有支柱7,支柱7内挖设有滑槽,并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位移板8,位移板8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1,并在顶板11的上方设置有弧形推板15。
17.支柱7为两个,并在每个支柱7的底部设置有底座6,支柱7两侧的底座6上设置有螺栓,将底座6与底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
18.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并在滑块10的右侧面连接有位移板8,且位移板8位于支柱7的外部,位移板8右侧面的顶部上挖设有凹槽12,并在凹槽12的外侧边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的两端分别挖设有矩形通孔13,位移板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u形架9,且u形架9位于挡板14的下方位置处。
19.位移板8的顶部设置有螺柱5,顶板11的端部套设在螺柱5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20.弧形推板15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底柱16,底柱16贯穿顶板11,并在顶板11下方的底柱16上套设有横板19,且横板19与底柱1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21.顶板11的底部设置有螺杆17,且螺杆17贯穿横板19,并在横板19下方的螺杆17上通过螺纹连接有相匹配的顶紧螺母18。
22.上述描述中,支柱位于底座的右侧,且底座的左侧边伸出支柱的左侧,并插设在限位槽板与底板之间的空间内,底座可以沿着该空间自由移动。
23.上述描述中,支柱及位移板的高度满足:可以将支护网传送至巷道顶部,通过弧形推板的上移,可以使支护网与巷道顶部紧贴在一起。
24.上述描述中,横板位于两个位移板之间的位置处。
25.上述描述中,顶板对应螺柱的位置挖设有通孔。
26.上述描述中,横板与底柱固定在一起,顶紧螺母位于横板的下方,通过旋转顶紧螺母,将横板顶起,使弧形推板被顶起,并将支护网与巷道拐角处压紧。
27.上述描述中,底柱与螺杆间隔分布。
28.上述描述中,支柱后端面顶部安装有螺栓,将滑块与支柱固定在一起。
29.上述描述中,凹槽与挡板之间的空间满足:可以将支护网放在里面。
30.上述描述中, 底柱可以沿着顶板上、下移动,横板可以沿着螺杆上、下移动。
31.实施例2:参见图4,一种煤矿井下支护网安装辅助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对矿井巷道内壁最下方的支护网a进行安装,安装完毕后,对支护网a上方垂直分布的支护网b进行安装,安装支护网b时,根据支护网a的宽度, 调节两个支柱7之间的距离,使两个位移板8的内壁分别可以贴紧在下方已经安装好支护网a的两侧边上;s2:将待安装的支护网b放在凹槽12与挡板14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并通过绳子或铁丝贯穿矩形通孔13将支护网b与挡板14固定在一起;s3:根据两个位移板8之间的距离,在两个位移板8的顶部安装合适的顶板11,使顶板11的端部套设在螺柱5上,并通过螺母进行固定;s4:调节位移板8的高度,使支护网b的底部与支护网a的顶部搭接在一起,并通过
螺栓将滑块10与支柱7进行固定,然后将支护网b上部与巷道墙壁进行固定,待支护网b安装完毕,将支护网b与矩形通孔之间连接的绳子或钢丝去掉,并将位移板8下移,使支护网b底部与支护网a的顶部紧贴在一起,然后在搭接处的位置用铁丝或者绳子进行固定;s5:对巷道顶部的拱形边角处安装支护网时,根据巷道边角处的拱形弯度,选择相匹配的弧形推板15,并将弧形推板15底部的底柱16插设在顶板11上,然后在底柱16底部套设横板19,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s6:将待安装的支护网c放在凹槽12与挡板14之间的空间内,并通过绳子或铁丝将支护网c与挡板14进行固定;s7:将位移板8上移,并利用弧形推板15将支护网c顶部进行折弯,使支护网c与墙体拱形区域的内壁贴合在一起,然后工作人员将该处支护网c与墙壁进行固定;s8:在步骤s7中,当对支护网c顶部进行折弯时,一名工作人员拿着支护网c顶部边缘处,并下压,另一名工作人员通过调节顶紧螺母18,使弧形推板15顶部将支护网顶部顶紧,直至支护网c与墙壁贴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可对该处支护网c与墙壁之间进行固定。
32.上述描述中,当支护网放置在凹槽与挡板形成的空间内时,需要通过铁丝或绳子将支护网与挡板进行固定;上述描述中,当支柱的位置确定了以后,可以通过铁丝和绳子将位移板两侧的u形架于已将安装好的支护网进行固定,保证整体使用的稳定性。
33.上述描述中,安装拱形拐角处的支护网时,可以提前将支护网顶部进行折弯,然后再利用弧形 推板将支护网与巷道顶部内壁压紧,起到支护网塑形的作用,还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护网进行固定。
34.上述描述中,支护网a、支护网b和支护网c表示三个安装位置的支护网。
35.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支护网的宽度,调节两个支柱之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选择合适的顶板,使顶板两端插设在螺柱上。
36.本发明解决了支护网挂设时,托举困难或拐角处与巷道内壁不易贴合的情况,降低了工作人员的 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