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2231发布日期:2022-11-23 12:0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


背景技术:

2.锡矿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开采中,采场顶部的矿石会因为自身重量、开采工作的影响等各种因素发生掉落,影响工人安全,阻碍开采进度,在开采时,人们经常在采场顶部设置顶部以防止矿石掉落,但是无法根据采场的实际情况,对顶板的高度、偏移角度进行调节,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也能延长顶板的使用寿命。
3.中国专利zl202011508209.0公开了一种采矿用顶板支撑防护结构及使用方法,其特征为,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移动板,所述螺纹杆延伸的一端上螺纹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滑动插设有卡杆,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外壁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多个卡槽,只能对顶板起到加固作用,无法根据采场的具体情况,对顶板进行自动调节,以保证顶板在防止矿石掉落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的稳定性,从而使采场安全得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可以解决无法根据顶板受到的压力、稳固度对顶板的高度、固定深度、偏移角度进行调节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包括:
6.步骤s1,将将顶板安装于破碎区域采场顶部,采用分段空场分段充填法进行采矿工作;
7.步骤s2,在采矿工作中,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与预设压力相比较,通过控制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一次调节,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二次调节;
8.步骤s3,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通过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顶板受到的压力获取稳固度,并将获取的稳固度与预设稳固度相比较,通过控制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
9.步骤s4,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并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的压力差,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压力差与预设压力差相比较,通过控制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调节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
1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p,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p与预设压力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一次调节,其中,
11.当p≤p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至h1,设定,h1=h
×
(1+|p1-p|/p1);
12.当p1<p<p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13.当p≥p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至h2,设定,h2=h
×
(1-|p2-p|/p2);
14.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p,设定第一预设压力p1,第二预设压力p2。
1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破碎程度e,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e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二次调节,其中,
16.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i至hi1,设定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i至hi1,设定
17.当e1<e<e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18.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i至hi2,设定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i至hi2,设定
19.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破碎程度e,设定第一预设破碎程度e1,第二预设破碎程度e,i=1,2。
2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顶板高度h,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高度与预设顶板高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21.当hij≤h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g至g1,设定
22.当h1<hij<h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23.当hij≥h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g至g1,设定
24.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顶板高度h,设定第一预设顶板高度h1,第二预设顶板高度h2,j=1,2。
2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稳固度k与预设稳固度k相比较,对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其中,
26.当k≤k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s至s1,设定s=s1
×
(1-|k1-k|/k1/2);
27.当k1<k<k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
28.当k≥k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s至s2,设定s=s1
×
(1+|k2-k|/k2/2);
29.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稳固度k,设定第一预设稳固度k1,第二预设稳固度k2。
30.进一步地,所述稳固度k根据矿石的破碎程度e与顶板受到的压力p获取,设定
其中,e0为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矿石破碎程度标准值,p0为中控装置预设顶板受到的压力标准值。
3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深度s,中控装置将获取的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与预设深度相比较,对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32.当sn≤s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33.当sn>s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34.其中,n=1,2。
3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以顶板中心线为基准,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控装置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p1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p2的差值

p,设定

p=p1-p2,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压力差值与预设压力差值

p相比较,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进行调节,其中,
36.△
p≤

p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至tanw1,设定
37.当

p1<

p<

p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进行调节;
38.当

p≥

p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至tanw2,设定
39.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差

p,设定第一预设压力差

p1,第二预设压力差

p2,中控装置预设调节参数q,设定第一预设调节参数q1,第二预设调节参数q2。
40.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对顶板的偏移角度进行调节时,中控装置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偏移角度正切值与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相比较,对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
41.当tanwm≤tanw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l2至l2’,设定
42.当tanw1<tanwm<tanw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
43.当tanwm≥tanw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l1至l1’,设定
44.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设定第一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1,第二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2,m=1,2。
4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第一高度l01、第二高度l02,中控装置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与预设第一高度相比较,对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与预设第二高度相比,,对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46.当l1’≤l0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47.当l1’>l0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48.当l2’≤l0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49.当l2’>l0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设置有中控装置,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与预设压力相比较,通过控制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一次调节,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矿石破碎程度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二次调节,以使顶板既能起到防止矿石掉落的作用,以能使顶板不会因为过于贴近采场顶部,承担过大的压力而发生形变,失去作用,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通过矿石的破碎程度与顶板受到的压力获取稳固度,并将获取的稳固度与预设稳固度相比较,通过控制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从而避免顶板因为安装不够稳固,从采场顶端掉落,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并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的压力差,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压力差与预设压力差相比较,通过控制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调节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从而使顶板在矿石发生陷落时,能够通过对偏移角度的调节,及时阻止其发生垮塌保证施工安全。
51.尤其,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与预设压力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说明此时顶板与采场顶部的矿石贴合度较低,对采场顶部的支撑力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说明此时顶板与采场顶部的贴合过于紧密,容易发生形变,失去支撑能力,因此,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
52.尤其,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高度进一步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矿石破碎程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破碎程度时,说明此时采场顶部的矿石掉落可能性较小,不需要顶板对采场顶板有特别大的支撑力,因此中控装置通过减小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降低顶板的高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矿石破碎程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破碎程度时,说明采场顶部的矿石极易发生掉落,需要顶板与采场顶部密切贴合,防止矿石掉落,因此,中控装置通过增大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升高顶板的高度。
53.尤其,所述中控装置根据矿石的破碎程度与顶板受到的压力获取稳定度,并将获取的稳定度与预设稳定度相比较,对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稳定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稳定度时,说明此时采场顶部矿石的破碎程度较小,顶板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小,顶板不易掉落,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对采场矿石结构的影响,中控装置通过减小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减小所述固定装置的在矿石中的固定深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稳定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稳定度时,说明采场顶部矿石的破碎程度较大,顶板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为了避免顶板掉落,中控装置通过增大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固定装置的在矿石中的固定深度。
54.尤其,所述中控装置以顶板中心线为基准,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控
装置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的差值,并将获取的压力差值与预设压力差值相比较,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压力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差值时,说明此时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小于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此时第二区域内的矿石发生陷落,为了避免矿石掉落,中控装置通过增大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从而使顶板第二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一区域,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压力差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差值时,说明此时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此时第一区域内的矿石发生陷落,为了避免矿石掉落,中控装置通过增大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从而使顶板第一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二区域,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
附图说明
55.图1为发明实施例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顶板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56.图2为发明实施例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8.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0.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1.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顶板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
62.顶板1,设置于采场顶部,用于防止矿石坠落;
63.升降装置,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用于对控制顶板的高度,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用于为调节顶板高度提供动力的升降电机201、与所述升降电机相连接的伸缩杆202;
64.固定装置,其与所述升降装置相连接,用于将顶板固定在采场顶端,其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插入矿壁从而进行固定的固定钉301、与所述固定钉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固定钉插入矿壁深度的转动电机302;
65.偏移装置,其与所述顶板相连接,用于调节顶板的偏移角度,其中,所述偏移装置包括与顶板一侧相连接的第一偏移机构以及与顶板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偏移机构,其中,
所述第一偏移机构包括与顶板一侧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40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连接的第一支撑柱40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相连接的第一转动块403以及为所述第一支撑柱高度调节提供动力的第一电机404,所述第二偏移机构包括与顶板另一侧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杆405、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相连接的第二转动块406、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连接的第二支撑柱407以及为所述第二支撑柱高度调节提供动力的第二电机408
66.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分段空场分段充填的锡矿回采法流程图,包括,
67.步骤s1,将顶板安装于破碎区域采场顶部,采用分段空场分段充填法进行采矿工作;
68.步骤s2,在采矿工作中,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与预设压力相比较,通过控制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一次调节,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二次调节;
69.步骤s3,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通过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顶板受到的压力获取稳固度,并将获取的稳固度与预设稳固度相比较,通过控制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对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
70.步骤s4,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并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的压力差,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压力差与预设压力差相比较,通过控制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调节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
71.具体而言,本发明不对锡矿回采的方法作具体限定,其可以根据现有的锡矿回采方法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包括,
72.针对西部和东部破碎区域,采用分段空场分段充填采矿法。
73.采场阶段高度20m,分段高度20m,一个分段,距上盘或者下盘破碎带不留矿柱,降低采矿高度,减少上盘及顶板暴露面积,另外采矿、出矿、充填时间由原来4个月变为2个月,减少上盘及顶板暴露时间,为采矿工作赢得先机,在采矿工作过程中,采取以上措施,保证顶板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使所述破碎区域采矿场采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虽然增加部分采准工程,但大幅提供矿石回采率,给企业带领巨大经济效益。
74.针对中部较稳固区域,拟采用分段凿岩阶段出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75.对中部稳定区域,进行模拟实验,采场阶段高度提高至60m,分段高度20m,三个分段,在最上部中段增加锚杆+长锚索支护预控顶技术措施,提高顶板稳定性和承载力,将采场的尺寸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样减少采矿循环次数,减少一个中段的出矿进路,节约采准工程,提高出矿效率,节约成本。
76.充填:根据岩石条件,具体建模分析,60米段高充填体自立,一步充填强度由4mpa变为2-2.5mpa,节约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77.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p,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p与预设压力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一次调节,其中,
78.当p≤p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至h1,设定,h1=h
×
(1+|p1-p|/p1);
79.当p1<p<p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80.当p≥p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至h2,设定,h2=h
×
(1-|p2-p|/p2);
81.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p,设定第一预设压力p1,第二预设压力p2。
82.具体而言,所述顶板受到的压力指顶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受到大压力的平均值。
83.具体而言,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与预设压力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时,说明此时顶板与采场顶部的矿石贴合度较低,对采场顶部的支撑力度较小,因此,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顶板受到的压力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时,说明此时顶板与采场顶部的贴合过于紧密,容易发生形变,失去支撑能力,因此,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
84.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破碎程度e,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的破碎程度e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的高度进行二次调节,其中,
85.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i至hi1,设定当e≤e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降低顶板的高度hi至hi1,设定
86.当e1<e<e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的高度进行调节;
87.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i至hi2,设定当e≥e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升高顶板的高度hi至hi2,设定
88.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破碎程度e,设定第一预设破碎程度e1,第二预设破碎程度e,i=1,2。
89.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对破碎程度的获取方式不作限定,只要其能够评价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即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通过设置图像采集装置获取获取顶板上矿石的数量和粒径,根据e=(n1
×
d1+n1
×
d1+
···
+nk
×
dk)获取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其中,k为不为零的自然数,d为矿石的粒径,n为粒径为d的矿石的数量。
90.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顶板高度h,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高度与预设顶板高度相比较,对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91.当hij≤h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g至g1,设定
92.当h1<hij<h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
93.当hij≥h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g至g1,设定
94.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顶板高度h,设定第一预设顶板高度h1,第二预设顶板高
度h2,j=1,2。
95.具体而言,所述中控装置将获取的顶板上端矿体的破碎程度与预设破碎程度相比较,对顶板高度进一步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矿石破碎程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破碎程度时,说明此时采场顶部的矿石掉落可能性较小,不需要顶板对采场顶板有特别大的支撑力,因此中控装置通过减小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降低顶板的高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矿石破碎程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破碎程度时,说明采场顶部的矿石极易发生掉落,需要顶板与采场顶部密切贴合,防止矿石掉落,因此,中控装置通过增大所述升降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升高顶板的高度。
96.在所述步骤s3中,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将获取的稳固度k与预设稳固度k相比较,对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其中,
97.当k≤k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s至s1,设定s=s1
×
(1-|k1-k|/k1/2);
98.当k1<k<k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
99.当k≥k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s至s2,设定s=s1
×
(1+|k2-k|/k2/2);
100.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稳固度k,设定第一预设稳固度k1,第二预设稳固度k2。
101.所述稳固度k根据矿石的破碎程度e与顶板受到的压力p获取,设定所述稳固度k根据矿石的破碎程度e与顶板受到的压力p获取,设定其中,e0为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矿石破碎程度标准值,p0为中控装置预设顶板受到的压力标准值。
102.所述中控装置预设深度s,中控装置将获取的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与预设深度相比较,对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103.当sn≤s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04.当sn>s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05.其中,n=1,2。
106.具体而言,所述中控装置根据矿石的破碎程度与顶板受到的压力获取稳定度,并将获取的稳定度与预设稳定度相比较,对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稳定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稳定度时,说明此时采场顶部矿石的破碎程度较小,顶板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小,顶板不易掉落,因此,为了尽量减少对采场矿石结构的影响,中控装置通过减小所述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减小所述固定装置的在矿石中的固定深度,当中控装置获取的稳定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稳定度时,说明采场顶部矿石的破碎程度较大,顶板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为了避免顶板掉落,中控装置通过增大转动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固定装置的在矿石中的固定深度。
107.在所述步骤s4中,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顶板的高度与所述固定装置的固定深度符合预设标准时,中控装置以顶板中心线为基准,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控装置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p1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p2的差值

p,设定

p=p1-p2,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压力差值与预设压力差值

p相比较,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进行调节,其中,
108.△
p≤

p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至tanw1,设定
109.当

p1<

p<

p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进行调节;
110.当

p≥

p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tanw至tanw2,设定
111.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压力差

p,设定第一预设压力差

p1,第二预设压力差

p2,中控装置预设调节参数q,设定第一预设调节参数q1,第二预设调节参数q2。
112.具体而言,本发明对调节参数不做具体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例,其中,q1=1.1-1.6,q2=0.7-0.9。
113.当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对顶板的偏移角度进行调节时,中控装置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中控装置将获取的偏移角度正切值与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相比较,对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其中,
114.当tanwm≤tanw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l2至l2’,设定
115.当tanw1<tanwm<tanw2时,所述中控装置不对所述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进行调节;
116.当tanwm≥tanw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l1至l1’,设定
117.其中,所述中控装置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设定第一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1,第二预设偏移角度正切值tanw2,m=1,2。
118.具体而言,所述中控装置以顶板中心为原点,以横向为x轴,以纵向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中控装置获取顶板偏移角度正切值。
119.所述中控装置预设第一高度l01、第二高度l02,中控装置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与预设第一高度相比较,对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与预设第二高度相比,,对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进行调节,其中
120.当l1’≤l0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21.当l1’>l01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22.当l2’≤l0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减小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23.当l2’>l02时,所述中控装置判定增大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
124.具体而言,所述中控装置以顶板中心线为基准,将顶板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中控装置获取所述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与所述顶板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的差值,并将获取的压力差值与预设压力差值相比较,对顶板偏移角度的正切值进行调节,其中,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压力差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压力差值时,说明此时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小于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此时第二区域内的矿石发生陷落,为了避免矿石掉落,中控装置通
过增大所述第二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高度,从而使顶板第二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一区域,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当中控装置获取的压力差值大于等于第二预设压力差值时,说明此时顶板第一区域受到的压力大于第二区域受到的压力,此时第一区域内的矿石发生陷落,为了避免矿石掉落,中控装置通过增大所述第一位移动力机构的动力参数以增大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高度,从而使顶板第一区域的高度高于第二区域,以使顶板的偏移角度符合预设标准。
125.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