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59890发布日期:2023-03-22 13:4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与流程

1.在本发明属于钻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eor)工程是国外最为成熟的ccus工程项目,也是国内工业化推广较早的大规模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随着二氧化碳利用及地质封存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注入井筒的密封安全性问题凸显,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工程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挪威北海地区,二氧化碳注入井的泄漏比例高达37-41%。针对该问题,前人在二氧化碳最易泄漏的井口装置、管柱、水泥环三大井筒完整性结构单元开展了研究。据研究,即使井口装置、管柱完好,水泥环屏障密封失效也可直接导致埋存失败,发生二氧化碳泄漏,危及地面人员安全。对于该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二氧化碳腐蚀水泥机理、耐腐蚀水泥浆体系、水泥环载荷分析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二氧化碳沿井筒泄漏上窜的直接原因——全井筒固井水泥环密封封隔失效,研究尚不完善。特别是多数二氧化碳注入井在运行之前为采油或注水多年的老井,水泥环的胶结状况存在一定的缺陷,二氧化碳沿固井水泥环上窜泄漏风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在注入二氧化碳进行驱油封存之前,更好地了解现有井的二氧化碳泄漏潜力,筛选出具有一定泄漏风险的井,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注入方案进行调整。该项工作对于ccus项目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普遍使用胶结类测井方法来评价井的固井质量,胶结测井结果与二氧化碳沿固井水泥环上窜泄漏风险之间的关系,当前尚无研究定论和有效的参考方法,无法指导二氧化碳注入井的筛选和安全生产实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其中,所述注入井的套管外径rd为0.11~0.14m,套管壁厚δ为7~13mm,方法如下。
6.步骤1:基于注入井固井后的胶结测井曲线,筛选固井水泥环胶结中等以上井段,将筛选出的井段依据声幅相对值的不同分为n组,并统计第i组固井水泥环的声幅相对值bi和声幅相对值为bi的井段累计长度hi,其中i为1~n之间的自然数。
7.步骤2:根据注入井的套管壁厚δ计算管柱因子λ,具体为:当7mm≤δ≤9mm时,计算过程为:λ=-0.4603δ+5.1642
ꢀꢀꢀꢀꢀꢀꢀꢀꢀꢀꢀꢀꢀꢀꢀꢀꢀꢀꢀꢀꢀꢀꢀꢀꢀ
(1)
式中:λ为管柱因子,无量纲;δ为套管壁厚,mm;当9mm<δ≤13mm时,计算过程为:λ=17.83δ-1.3
ꢀꢀꢀꢀꢀꢀꢀꢀꢀꢀꢀꢀꢀꢀꢀꢀꢀꢀꢀꢀꢀꢀꢀꢀꢀꢀꢀ
(2)。
8.步骤3:计算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计算过程为:依据哈根-泊肃叶公式,得到胶结中等井段中第i组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i与第i组井段套管外微间隙的径向尺寸gi的关系,即:式中:ki为第i组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m2;gi为第i组井段套管外微间隙的径向尺寸,m;c为套管周长,m;s为环空区域面积,m2;i为1~n之间的自然数,无量纲;套管周长c的表达公式为:c=πrdꢀꢀꢀꢀꢀꢀꢀꢀꢀꢀꢀꢀꢀꢀꢀꢀꢀꢀꢀꢀꢀꢀꢀꢀꢀꢀꢀꢀꢀꢀꢀ
(4)式中:π为圆周率,取常数3.14;rd为套管外径,m;环空区域面积s的表达公式为:式中:re为固井时井眼直径,m;依据胶结测井评价技术原理及相关实验,第i组井段套管外微间隙的径向尺寸gi的表达公式为:式中:bi为第i组固井水泥环的声幅相对值,%;e为常数,无量纲;将(4)公式、(5)公式、(6)公式代入公式(3),推导得到第i组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i的计算表达公式为: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的表达公式为:式中:ke为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m2;δh为胶结中等以上井段累计长度,m;hi为声幅相对值为bi的井段累计长度,m;
n为不同声幅相对值的分组数,无量纲;将(7)公式带入公式(8),推导得到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的计算表达公式为:
9.步骤4:依据渗流力学原理,计算沿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上窜至井口的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计算过程为:依据渗流力学原理,沿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上窜至井口的液态二氧化碳每秒上窜流量q的表达公式为:式中:q为液态二氧化碳每秒上窜流量,m3/s;δp为压差,pa;μ为二氧化碳沿固井水泥环上窜时的粘度,pa
·
s;依据井筒内外固体、液体相互之间的受力关系可知,(10)公式中压差δp的计算表达公式为:δp=p+1000ρcgh-1000ρmghmꢀꢀꢀꢀꢀꢀꢀꢀꢀꢀꢀꢀꢀꢀ
(11)式中:p为井口注入压力,pa;ρc为液态二氧化碳的密度,g/cm3;ρm为固井时的钻井液密度,g/cm3;g为重力系数,n/kg;h为射孔段处井深,m;hm为胶结中等以上井段最小井深,m;将(5)公式、(11)公式代入公式(10),再通过单位换算,计算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的表达公式为:式中:qd为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m3/d。
10.步骤5: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与液态二氧化碳日注入量qs的相互关系来对注入井进行可行性筛选;具体过程为:当qd<0.01%qs时,表明该井泄漏风险较低,可选作注入井;当0.01%qs≤qd≤0.1%qs时,表明该井存在中等泄漏风险,可修复改善后选作注入井;当0.1%qs<qd时,表明该井存在高泄漏风险,不宜选作注入井。
11.其中,注入井为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注入井。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对水泥环等效渗透率、二氧化碳日泄漏量的综合研究,建立了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本发明计算过程简洁,逻辑清晰,为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的注入井筛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2)本发明提供的注入井筛选方法基于井的胶结类测井曲线,更贴近于井下的实际情况,更贴合现场工程实际需求,可以在二氧化碳注入前对井的防泄漏情况进行有效筛选,也可以避免盲目修复带来的投资浪费,对于指导二氧化碳注采工程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1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其中,所述注入井的套管外径rd为0.11~0.14m,套管壁厚δ为7~13mm,方法如下:步骤1:基于注入井固井后的胶结测井曲线,筛选固井水泥环胶结中等以上井段,将筛选出的井段依据声幅相对值的不同分为n组,并统计第i组固井水泥环的声幅相对值bi和声幅相对值为bi的井段累计长度hi,其中i为1~n之间的自然数;步骤2:根据注入井的套管壁厚δ计算管柱因子λ,具体为:当7mm≤δ≤9mm时,计算过程为:λ=-0.4603δ+5.1642
ꢀꢀꢀꢀꢀꢀꢀꢀꢀꢀꢀꢀꢀꢀꢀꢀꢀꢀꢀꢀꢀꢀ
(1);当9mm<δ≤13mm时,计算过程为:λ=17.83δ-1.3
ꢀꢀꢀꢀꢀꢀꢀꢀꢀꢀꢀꢀꢀꢀꢀꢀꢀꢀꢀꢀꢀꢀꢀꢀꢀ
(2)步骤3:计算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计算过程为:步骤4:依据渗流力学原理,计算沿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上窜至井口的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表达公式为:步骤5: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与液态二氧化碳日注入量qs的相互关系来对注入井进行可行性筛选;具体过程为:当qd<0.01%qs时,表明该井泄漏风险较低,可选作注入井;当0.01%qs≤qd≤0.1%qs时,表明该井存在中等泄漏风险,可修复改善后选作注入井;当0.1%qs<qd时,表明该井存在高泄漏风险,不宜选作注入井;其中,注入井为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注入井。
14.具体应用例1
‑‑
对国内某二氧化碳驱运行区内的py-3井开展注入井可行性筛选评价py-3井的相关参数如下:参数具体应用例1射孔段处井深h(m)1750胶结中等以上井段最小井深hm(m)402胶结中等以上井段累计长度δh(m)556固井时的钻井液密度ρm(g/cm3)1.05
液态二氧化碳的密度ρc(g/cm3)1.10重力系数g(n/kg)9.81二氧化碳沿固井水泥环上窜时的粘度μ(pa
·
s)4.04
×
10-5
套管外径rd(m)0.1397套管壁厚δ(mm)7.72固井时井眼直径re(m)0.2270液态二氧化碳日注入量qs(m3/d)35井口注入压力p(pa)2.8
×
107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方法如下:步骤1:基于注入井固井后的胶结测井曲线,筛选固井水泥环胶结中等以上井段,将筛选出的井段依据声幅相对值的不同分为16组,并统计第i组固井水泥环的声幅相对值bi和声幅相对值为bi的井段累计长度bi,i为1~16之间的自然数。统计结果如下:分组序号bi(%)hi(m)13224713554467157886847792381045911251012261113181214181315814162115177161832步骤2:根据注入井的套管壁厚δ,通过公式(1)计算管柱因子λ;λ=-0.4603δ+5.1642=1.61步骤3:通过公式(9)计算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步骤4:依据渗流力学原理,通过公式(12)计算沿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上窜至井口的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
步骤5: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与液态二氧化碳日注入量qs的相互关系来对注入井进行可行性筛选;由于0.01%qs=3.5
×
10-3
m3/d,所以qd<0.01%qs成立,因此二氧化碳沿py-3井固井水泥环上窜泄漏的风险较低,可以选作二氧化碳注入井实施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工程。
15.具体应用例2
‑‑
对国内某二氧化碳驱运行区内的xt-7井开展注入井可行性筛选评价xt-7井的相关参数如下:7井的相关参数如下:一种防二氧化碳沿水泥环上窜泄漏的注入井筛选方法,方法如下:步骤1:基于注入井固井后的胶结测井曲线,筛选固井水泥环胶结中等以上井段,将筛选出的井段依据声幅相对值的不同分为20组,并统计第i组固井水泥环的声幅相对值bi和声幅相对值为bi的井段累计长度hi,i为1~20之间的自然数。统计结果如下:分组序号bi(%)hi(m)18229731044115512161327142815191634101815
1119261220381321141422215231116258172620182813192915203016步骤2:根据注入井的套管壁厚δ,通过公式(2)计算管柱因子λ;λ=17.83δ-1.3
=1.00步骤3:通过公式(9)计算全井筒固井水泥环等效渗透率ke;步骤4:依据渗流力学原理,通过公式(12)计算沿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上窜至井口的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步骤5:利用液态二氧化碳日泄漏量qd与液态二氧化碳日注入量qs的相互关系来对注入井进行可行性筛选;由于0.01%qs=3
×
10-3
m3/d、0.1%qs=3
×
10-2
m3/d,所以0.01%qs≤qd≤0.1%qs成立,因此xt-7井固井水泥环存在中等泄漏风险,需在二氧化碳注入前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固井水泥环进行修复。
16.依据上述筛选结果,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运行实施单位对xt-7井进行了环空二次固井,修复了固井水泥环的缺陷后,与py-3井一起作为二氧化碳注入井投入运营。在开始运营的十个月内,对xt-7井、py-3井套管外固井水泥环二氧化碳泄漏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平均每月抽样检测2次,均未检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泄漏。
17.同时,依据上述方法,运行实施单位在该区域内共筛选了20口井作为二氧化碳注入井开展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埋存工作,一年内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10余万吨,针对固井水泥环的泄漏测试累计进行了256次,均未监测到明显的二氧化碳泄漏。表明上述筛选方案的可靠性较强,可以为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过程中注入井的可行性论证、筛选和修复提供参考依据,保证二氧化碳驱油与地质封存注采工程的安全运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