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9641发布日期:2022-11-19 00:5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地下轨道交通线穿越各类房屋建筑及各式地下障碍物已成常态,一般而言,高层建筑在地基开挖过程中多以预应力锚索形式进行支护,而上述支护结构对地铁盾构区间穿过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需提前将锚索拔除以确保盾构机顺利通过。传统的施工方法是采用钻凿方式完成锚索的拔除,但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直接拉拔中可能出现反力不足的情况;二是设备在正反钻的钻进过程中会出现接口处破裂,导致埋钻、埋管等问题;三是钻进过程中需全断面开挖锚固体,增大了地面沉降的风险;四是需提前预留孔洞穿入钢绞线再进行钻凿,在钻进过程中易将钢绞线磨断。现在有较多的锚索拔除钻机应用于锚索拔除,但是现有的钻机设置了多个手拉葫芦及液压结构来实现角度调整,操作复杂,并且整体上构件繁多,使用难度较大,使用体验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同时避免了全断面开挖,实现安全且快速拔除锚索。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包括底座、动力结构、套管和扩孔钻头,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移动轨道、推进器和钻机,所述移动轨道设在底座上,所述推进器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所述钻机设在推进器上,所述套管可拆卸设置在钻机上,所述扩孔钻头设在套管的外端;
6.所述套管通过锁固件与扩孔钻头连接,所述套管的两端、扩孔钻头的内端和钻机的内端均设有连接结构,所述锁固件设在连接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肋板、钩舌和锁固座,相邻连接结构的钩舌相互咬合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包括锁固卡板和锁固栓,所述锁固栓设在锁固卡板的两端,所述锁固栓连接在锁固座上,并将锁固卡板锁固在连接肋板上。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肋板上设有限位卡板,相邻连接肋板上的限位卡板对应设置,所述锁固卡板与限位卡板接触。
9.进一步地,所述扩孔钻头包括钻头和管体,所述钻头设在管体的外端。
10.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器包括移动座、推进链条和驱动装置一,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在移动轨道上,所述推进链条与移动座和移动轨道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一与推进链条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移动轨道可拆卸连接在调节座上。
12.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包括立杆、横杆和纵杆,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上,
所述横杆设在立杆之间,所述纵杆设在横杆上。
13.优选的,所述钻头为中空扩孔钻头,外端设有锯齿型钻齿。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5.套管之间采用钩舌紧密咬合的方式,具有连接稳固,连接操作简单的优点,有效避免了钻进正反回转过程中易出现卡钻、埋钻、套管断裂等情况;
16.采用空心扩孔钻头并配合套管连接结构,解决了锚索施工存在偏差角度的问题、废弃锚索与周边地层粘结力较高的问题,且仅旋挖套筒厚度面积范围的锚固体,避免了全断面开挖,实现安全快速的拔除锚索。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推进器结构俯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连接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与钻头连接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固件连接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底座,11-固定座,12-调节座,2-动力结构,21-移动轨道,22-推进器,23-钻机,3-套管,31-连接肋板,311-限位卡板,32-钩舌,33-锁固座,4-扩孔钻头,41-钻头,42-管体,5-锁固件,51-锁固卡板,52-锁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如图1、2所示,一种预应力锚索拔除装置,包括底座1、动力结构2、套管3和扩孔钻头4,所述动力结构2包括移动轨道21、推进器22和钻机23,所述移动轨道21设在底座1上,所述推进器22活动设置在移动轨道21上,所述钻机23设在推进器22上,所述套管3可拆卸设置在钻机23上,所述扩孔钻头4设在套管3的外端。
27.底座1作为动力结构2的安装基础,动力结构2中的钻机23实现套管3和扩孔钻头4的转动,移动轨道21和推进器22配合实现套管3和扩孔钻头4的进尺,随着钻进逐节增设套管3,最终实现完全钻进。
28.如图3、4、5所示,所述套管3通过锁固件5与扩孔钻头4连接,所述套管3的两端、扩孔钻头4的内端和钻机23的内端均设有连接结构,所述锁固件5设在连接结构上,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肋板31、钩舌32和锁固座33,相邻连接结构的钩舌32相互咬合连接。锁固件5
和连接结构配合实现套管3之间以及套管3和扩孔钻头4之间的连接,连接稳定且代替了传统的套丝连接,有效避免了钻进正反回转过程中易出现卡钻、埋钻、套管断裂等情况发生,保证钻进过程的稳定。
29.连接结构和锁固件5的连接方式如下:相邻的套管3之间先通过钩舌32相互咬合卡固,并转动套管3将相邻套管3上的限位卡板311沿轴向对齐,对齐后将锁固卡板51放置在套管3连接处,并与限位卡板311贴合,通过限制限位卡板311的运动趋势保证套管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最后通过锁固栓52与锁固座33的连接实现锁固卡板51与套管3的稳固连接。
30.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所述锁固件5包括锁固卡板51和锁固栓52,所述锁固栓52设在锁固卡板51的两端,所述锁固栓52连接在锁固座33上,并将锁固卡板51锁固在连接肋板31上。
31.优选的,所述锁固栓52与锁固座3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32.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肋板31上设有限位卡板311,相邻连接肋板31上的限位卡板311对应设置,所述锁固卡板51与限位卡板311接触。
33.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扩孔钻头4包括钻头41和管体42,所述钻头41设在管体42的外端。
34.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推进器22包括移动座、推进链条和驱动装置一,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在移动轨道21上,所述推进链条与移动座和移动轨道21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一与推进链条连接。移动座活动连接在移动轨道21上,通过推进链条和驱动装置一的驱动实现移动座沿移动轨道21进尺,进而实现移动座及其上的钻机23和扩孔钻头4的进尺;推进链条和驱动装置一配合推动移动座往复运动,移动座向前移动时进行钻进,回退前先脱开钻机23与套管3的连接,只带动钻机23回退,回退就位后,再增设新一节套管3,然后继续向前移动进行钻进。
35.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包括固定座11和调节座12,所述调节座12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11上,通过调整调节座12的安装角度,实现对钻进角度的调节,保证钻进轨迹为拟合出的锚索轨迹,所述移动轨道21可拆卸连接在调节座12上。
3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12包括立杆、横杆和纵杆,所述立杆可拆卸连接在固定座11上,所述横杆设在立杆之间,所述纵杆设在横杆上。
37.优选的,所述钻头41为中空扩孔钻头,外端设有锯齿型钻齿。
38.优选的,所述钻头41和管体42为硬质合金钢材质,所述钻齿为金刚石材质。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40.一,在待拔除锚索位置处进行底座1的搭设;
41.二,在底座1上安装动力结构2;
42.三,将套管3通过锁固件5与钻机23连接,并通过锁固件5进行套管3之间的连接;
43.四,在套管3的前端通过锁固件5连接扩孔钻头4,并将泥浆泵安装完成;
44.五,启动钻机23及推进器22,钻机23带动套管3及扩孔钻头4一同转动,按照拟合出的锚索轨迹进行钻凿取芯,解除锚索与锚固体之间的摩擦力;在切削过程中开启泥浆泵,以膨润土为泥浆护壁材料进行泵送排渣,推进器22推进钻机23进尺,当每节套管3进入3/4土体时暂停钻机,安设新一节套管3,重复循环,直至全部长度锚固体装置于套管3中,最后将套管与锚固体整体拔出,完成施工。
4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