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5888发布日期:2023-01-07 01:5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井顶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


背景技术:

2.金属顶梁是矿井中主要使用到的支护设备之一,金属顶梁各种类型单体金属支柱配合组成金属支架,但是现有的金属顶梁长度较长,在狭窄的井道中不易移动,安装时工人活动范围有限,在实施繁琐的安装步骤时较为费力,且井下光线不足,在安装顶梁时不易对连接件进行对位,使得安装后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具有能够在运输与存放时对顶梁进行折叠,缩短长度,便于运输与收纳,在对顶梁进行安装时,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使连接盘与连接板相互拼接,使两个支撑顶梁被压平后保持稳定,能够使连接盘与连接板快速的对位完成安装,不需要多余的连接件对本新型进行安装,且通过底部的支柱的挤压增加连接盘与连接板、支撑顶梁的连接效果,在拆卸时,当拆除支柱后,压力消失,便于对本新型进行拆卸,安装与拆卸都较为便利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顶梁,所述支撑顶梁底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板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衔接槽,另一个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衔接块,所述连接板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顶部中央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块与连接卡槽,所述连接盘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爪。
5.其中,所述连接板设置为半圆形,所述限位槽内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板的直径,所述限位槽与套设在所述连接板外侧。
6.其中,若干个所述连接卡块与若干个所述连接卡槽等间隔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腔底部,所述连接卡块与所述衔接槽形状相匹配,所述连接卡槽与所述连接板形状相匹配。
7.其中,所述连接盘顶部若干个所述限位爪两两对称设置,所述限位爪与所述支撑顶梁一侧凹槽卡合连接。
8.其中,所述衔接槽与所述衔接块活动连接,所述衔接槽内直径与所述衔接块直径相等。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新型能够在运输与存放时对顶梁进行折叠,缩短长度,便于运输与收纳,在对顶梁进行安装时,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使连接盘与连接板相互拼接,使两个支撑顶梁被压平后保持稳定,能够使连接盘与连接板快速的对位完成安装,不需要多余的连接件对本新型进行安装,且通过底部的支柱的挤压增加连接盘与连接板、支撑顶梁的连接效果,在拆卸
时,当拆除支柱后,压力消失,便于对本新型进行拆卸,安装与拆卸都较为便利。
1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动态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支撑顶梁;2、连接板;21、衔接槽;22、衔接块;211、连接卡块;221、连接卡槽;3、连接盘;31、凸块;32、限位槽;33、限位爪。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结构稳定的金属顶梁,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顶梁1,支撑顶梁1底部一端设置有连接板2,相邻两个连接板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板2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衔接槽21,另一个连接板2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衔接块22,连接板2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盘3,连接盘3顶部中央设置有凸块31,凸块3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32,限位槽32内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卡块211与连接卡槽221,连接盘3顶部设置有若干个限位爪33。
19.本实施方案中:本新型中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顶梁1与其底部一端设置的连接板2组成整体梁架,两个连接板2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使两个支撑顶梁1在使用时能够展开,在运输存放时能够进行折叠,缩短其长度,便于对其进行运输,两个通过铰链连接的连接板2为两个支撑顶梁1的一组连接件,两个连接板2上分别设置有衔接槽21与衔接块22,在支撑顶梁1折叠时,衔接槽21与衔接块22相互衔接,增加两个连接板2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增加两个支撑顶梁1之间的稳定性,在安装顶梁时,将两个支撑顶梁1展开后,使衔接槽21与衔接块22分别与连接盘3上的连接卡块211、连接卡槽221连接,使连接板2与连接盘3进行连接,连接盘3底部安装的支柱对连接盘3与连接板2进行挤压,使连接盘3上的连接卡块211、连接卡槽221与连接板2底部的衔接槽21、衔接块22紧密连接,连接连接板2的铰链转动角度设置为180度,在支柱对连接盘3向上挤压后,连接连接板2的铰链被压平,无法转动,使两个支撑顶梁1保持稳定性,通过连接板2与连接盘3被相互连接的衔接槽21、连接卡块211与衔接块22、连接卡槽221限位,使连接在连接板2底部的连接盘3无法转动,从而对支撑顶梁1的位置进行限位,使支撑顶梁1在安装后无法位移,提高支撑顶梁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在安装时,通过相互连接的衔接槽21、连接卡块211与衔接块22、连接卡槽221使连接板2与连接盘3快速对位,使连接盘3上的限位爪33能够与支撑顶梁1快速进行衔接,完成支撑顶梁1与连接盘3的连接,本新型在运输与存放时能够折叠,缩短长度,便于运输与收纳,在对本新型进行安装时,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使连接盘3与连接板2相互拼接,使两个支撑顶梁1被压平后保持稳定,能够使连接盘3与连接板2快速的对位完成安装,避免安装时连接件偏移产生的结构不稳定,不需要多余的连接件对本新型进行安装,且通过底部的支柱的挤压增加连接盘3与连接板2、支撑顶梁1的连接效果,在拆卸时,当拆除支柱后,压力消失,便于对本新型进行拆
卸,安装与拆卸都较为便利。
20.连接板2设置为半圆形,限位槽32内直径大于连接板2的直径,限位槽32与套设在连接板2外侧;通过设置在凸块31上的限位槽32与两个展开的连接板2进行连接,使两个连接板2展开后平铺在限位槽32内部,对两个展开的连接板2进行限位,进一步避免连接板2在使用中进行转动,增加连接板2的稳定性。
21.若干个连接卡块211与若干个连接卡槽221等间隔设置在限位槽32内腔底部,连接卡块211与衔接槽21形状相匹配,连接卡槽221与连接板2形状相匹配;通过设置连接卡块211与连接卡槽221,在连接连接板2与连接盘3时能够对连接板2与连接盘3快速对位,同时完成连接板2与连接盘3的衔接,减少安装步骤,从而提高安装速度。
22.连接盘3顶部若干个限位爪33两两对称设置,限位爪33与支撑顶梁1一侧凹槽卡合连接;通过设置限位爪33,使其与连接板2进行连接,增加连接盘3与支撑顶梁1的连接效果,通过底部支柱的挤压使限位爪33与支撑顶梁1一侧的凹槽稳定连接,在支撑顶梁1受到外部作用力后,通过限位爪33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位移。
23.衔接槽21与衔接块22活动连接,衔接槽21内直径与衔接块22直径相等;在将两个支撑顶梁1折叠时,通过衔接槽21与衔接块22,使两个连接板2完全合并,从而使两个支撑顶梁1能够在折叠后保持平行,便于码放存放与运输,增加两个支撑顶梁1之间的连接效果。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将两个支撑顶梁1展开,根据安装位置将本新型移动至指定位置,将两个支撑顶梁1一端顶起,通过连接盘3上的连接卡块211与连接卡槽221与连接板2底部的衔接槽21、衔接块22进行对位安装,在完成对位后,连接盘3上的限位爪33卡接在支撑顶梁1的一侧,然后将支柱安装在连接盘3底部,通过支柱将连接盘3与支撑顶梁1顶起与顶壁相抵,支柱对连接盘3与连接板2进行挤压,使连接盘3上的连接卡块211、连接卡槽221与连接板2底部的衔接槽21、衔接块22紧密连接,再将支柱底端与底面进行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