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74814发布日期:2023-02-04 03:1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黄土隧道是指修建于黄土体内的隧道,相对于一般岩石而言,黄土强度低,遇水软化或湿陷,所以黄土隧道施工中极易发生洞内坍塌和地表沉陷等问题。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受到破坏而发生显著下沉现象的,称其为湿陷性黄土,开始出现湿陷时的压力,称为湿陷起始压力,湿陷起始压力一般有随深度而渐增的趋势。
3.现有技术中,黄土隧道在施工建设时需要对其洞身进行支护,防止隧道坍塌,但现有的隧道支护结构在长期使用后,固定不牢靠,容易松动分离,稳定性较差,且在下雨时,黄土隧道内容易渗水,导致其支护结构松动,导致隧道塔崩,影响支护结构的牢固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隧道洞身,所述隧道洞身下端铺设有衬砌层,所述衬砌层下端内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下端内侧铺设有第一钢筋混凝土层,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层下端内侧贴合设置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下端设置有多组沿隧道洞身铺设的钢拱架,每个所述钢拱架上均插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加固锚杆。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拱架呈拱形结构,所述钢拱架下端两侧设置有凸边,每个所述凸边上均插接有贯穿衬砌层的固定螺钉,使用时,通过凸边与固定螺钉将钢拱架下端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钢拱架的稳固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钢拱架上端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连接座,沿所述隧道洞身铺设的多组钢拱架上的连接座均固定连接有撑杆,使用时,通过多组钢拱架和撑杆对隧道洞身内的多层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支撑,可有效提高隧道洞身下端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衬砌层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连通隧道洞身外侧壁的引流水槽,使用时,可通过引流水槽将隧道洞身内渗透的水导到外界,并通过防水层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其下端多层支护结构渗水,使支护结构内部松动无法支撑隧道洞身,导致隧道洞身坍塌。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锚杆上端设置有螺纹钻头,所述加固锚杆上环形设置有多组倒刺,每组所述倒刺为四个,且每个所述倒刺内均设置有出浆口,使用时,通过螺纹钻头将加固锚杆贯穿钢拱架并插入隧道洞身内,且通过多组倒刺的设置可以使加固锚杆将多层支护结构与隧道洞身紧密结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分离
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该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固性,且延长加固锚杆的使用寿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固锚杆内开设有与多个出浆口连通的注浆通道,所述注浆通道下端设置有注浆口,且所述注浆口上插接有封堵塞,使用时,通过注浆口沿注浆通道将浆液注入,从多个出浆口流出并凝固,可加强倒刺与隧道洞身的连接紧密性,有效防止加固锚杆松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衬砌层下端且位于隧道洞身底部铺设有碎石层,且所述钢丝网上端且位于地面上方铺设有第二钢筋混凝土层,使用时,通过碎石层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的设置,可增加隧道洞身底部的牢固性,有效防止隧道洞身地基下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多组钢拱架和撑杆对隧道洞身内的多层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支撑,通过凸边与固定螺钉将钢拱架下端固定,并通过螺纹钻头将加固锚杆贯穿钢拱架并插入隧道洞身内,且多组倒刺的设置可以使加固锚杆将多层支护结构与隧道洞身紧密结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分离的情况,有效提高钢拱架的稳固性,有利于提高该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固性。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注浆口沿注浆通道将浆液注入,从多个出浆口流出并凝固,可加强倒刺与隧道洞身的连接紧密性,有效防止加固锚杆松动,且延长加固锚杆的使用寿命。
16.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引流水槽将下雨时隧道洞身内渗透的水导到外界,并通过防水层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隧道洞身下端多层支护结构渗水,使支护结构内部松动无法支撑隧道洞身,导致隧道洞身坍塌。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拱架与撑杆的局部连接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锚杆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中:1、隧道洞身;2、衬砌层;21、引流水槽;3、防水层;4、第一钢筋混凝土层;5、钢丝网;6、钢拱架;61、凸边;62、固定螺钉;63、连接座;64、撑杆;7、加固锚杆;71、螺纹钻头;72、倒刺;73、出浆口;74、注浆通道;75、注浆口;76、封堵塞;8、碎石层;9、第二钢筋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湿陷性黄土隧道支护结构,包括隧道洞身1,隧道洞身1下端铺设有衬砌层2,衬砌层2下端内侧设置有防水层3,防水层3下端内侧铺设有第一钢筋混凝土层4,第一钢筋混凝土层4下端内侧贴合设置有钢丝网5,钢丝网5下端设置有多组沿隧道洞身1铺设的钢拱架6,每个钢拱架6上均插接有多个等间距设置的加固
锚杆7,使用时,通过衬砌层2、防水层3、第一钢筋混凝土层4和钢丝网5等多层支护结构依次与隧道洞身1固定贴合,对其结构加固,并通过多组钢拱架6和加固锚杆7对其多层支护结构进行支撑加固,可提高其支护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3.其中,钢拱架6呈拱形结构,钢拱架6下端两侧设置有凸边61,每个凸边61上均插接有贯穿衬砌层2的固定螺钉62,使用时,通过凸边61与固定螺钉62将钢拱架6下端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钢拱架6的稳固性;每个钢拱架6上端均设置有多个等间距的连接座63,沿隧道洞身1铺设的多组钢拱架6上的连接座63均固定连接有撑杆64,使用时,通过多组钢拱架6和撑杆64对隧道洞身1内的多层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支撑,可有效提高隧道洞身1下端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定性;衬砌层2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连通隧道洞身1外侧壁的引流水槽21,使用时,可通过引流水槽21将隧道洞身1内渗透的水导到外界,避免其下端多层支护结构渗水,使支护结构内部松动无法支撑隧道洞身1,导致隧道洞身1坍塌;加固锚杆7上端设置有螺纹钻头71,加固锚杆7上环形设置有多组倒刺72,每组倒刺72为四个,且每个倒刺72内均设置有出浆口73,使用时,通过螺纹钻头71将加固锚杆7贯穿钢拱架6并插入隧道洞身1内,且通过多组倒刺72的设置可以使加固锚杆7将多层支护结构与隧道洞身1紧密结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分离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该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固性,且延长加固锚杆7的使用寿命;加固锚杆7内开设有与多个出浆口73连通的注浆通道74,注浆通道74下端设置有注浆口75,且注浆口75上插接有封堵塞76,使用时,通过注浆口75沿注浆通道74将浆液注入,从多个出浆口73流出并凝固,可加强倒刺72与隧道洞身1的连接紧密性,有效防止加固锚杆7松动;衬砌层2下端且位于隧道洞身1底部铺设有碎石层8,且钢丝网5上端且位于地面上方铺设有第二钢筋混凝土层9,使用时,通过碎石层8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9的设置,可增加隧道洞身1底部的牢固性,有效防止隧道洞身1地基下沉。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衬砌层2、防水层3、第一钢筋混凝土层4和钢丝网5等多层支护结构依次与隧道洞身1固定贴合,对其结构加固,并通过多组钢拱架6和撑杆64对隧道洞身1内的多层支护结构进行加固支撑,可提高其支护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性,通过螺纹钻头71将加固锚杆7贯穿钢拱架6并插入隧道洞身1内,并通过多组倒刺72的设置可以使加固锚杆7将多层支护结构与隧道洞身1紧密结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支护结构分离的情况,有利于提高该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固性,且延长加固锚杆7的使用寿命,通过注浆口75沿注浆通道74将浆液注入,从多个出浆口73流出并凝固,可加强倒刺72与隧道洞身1的连接紧密性,有效防止加固锚杆7松动,通过凸边61与固定螺钉62将钢拱架6下端固定,可进一步提高钢拱架6的稳固性,下雨时,可通过引流水槽21将隧道洞身1内渗透的水导到外界,并通过防水层3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其下端多层支护结构渗水,使支护结构内部松动无法支撑隧道洞身1,导致隧道洞身1坍塌,通过碎石层8和第二钢筋混凝土层9的设置,可增加隧道洞身1底部的牢固性,有效防止隧道洞身1地基下沉。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