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4154发布日期:2023-03-22 09:39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重工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现代城市建设中,常常需要在闹市区进行管道施工,为解决管道施工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人们发明了直接在地下挖掘的非开挖技术,而顶管机则是非开挖技术所用的重要设备之一。
3.顶管机主要利用到气压平衡、泥水平衡和土压平衡理论,施工中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从而无需在土层上方开挖就可以实现管道的安装。顶管机常用于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石油管道、通讯电缆等各种管道的非开挖铺设,能穿越公路、铁路、桥梁、高山、河流、海峡和地面任何建筑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与道路堵塞,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现有的矩形顶管机中通过在盲区内安装碎石装置,可以有效地破除岩面带来的切割困难等问题。
5.然而,当遇到泥土含量较大的土层时,往往会通过挖掘泥土将碎石装置卡主,这对机械无疑时非常危险的问题,极容易造成机械的故障等。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盲区内碎石装置破除岩面会出现卡住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该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包括: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的穿岩刀支撑轴,所述穿岩刀支撑轴上设有穿岩刀,用于对岩面进行穿刺碎石,还用于对土层进行穿刺打散;切削刀套管,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穿岩刀支撑轴上,并且,所述切削刀套管的外壁上设有切削刀,用于对矩形顶管机盲区的岩土进行切削,还用于对土层进行切削疏导。
8.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切削刀套管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削刀套管进行转动,以使切削刀对岩土或土层进行切削。
9.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切削刀套管上设有齿轮传动机构,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带动切削刀套管进行转动。
10.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
11.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安装支架为c型架体结构。
12.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竖向支撑板以及两个横向固定板;其中,两个所述横向固定板的一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竖向支撑板的两端相连接,形成c型架体结构,所述横向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穿岩刀支撑轴的端部。
13.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竖向支撑板以及两个所述横向固定板为一体结构。
14.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锁扣,用于将所述穿岩刀支撑轴固定至所述安装支架上。
15.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穿岩刀设置在所述穿岩刀支撑轴的中间位置,所述切削刀套管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岩刀的两侧。
16.进一步地,上述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所述切削刀沿所述切削刀套管的周向整周设置。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在针对盲区挖掘时改变了传统的矩形顶管机的切削盘盲区无法挖掘的问题,可安装在矩形顶管机的视野盲区,当矩形顶管机工作中盲区遇到坚硬岩石时,穿岩刀首先接触岩石并刺穿岩石,继续推进后,切削刀在驱动电机带动下不断转动,切削盲区的岩石碎块,防止碎块进入机械连接位置造成机械故障;当矩形顶管机工作中盲区遇到大量泥土时,穿岩刀轻松刺穿通过泥土,此时主要依靠切削刀转动对泥土进行疏导,防止堵塞设备造成机械故障,能够充分利用盲区范围,将碎石泥土进行合理切除或疏导,应用便捷。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改变了传统的矩形顶管机的切削盘盲区无法挖掘的问题,遇到岩面或是上软下硬土层时也无需缓慢推进或是进行人为的提前处理,保证了施工效率,有效控制了人力等成本,遇到岩面或是上软下硬土层时也无需缓慢推进或是进行人为的提前处理,保证了施工效率,有效控制了人力等成本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期限;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安装支架安装在矩形顶管机盲区安装就可使用。
附图说明
18.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的爆炸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4.参见图1至图4,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10包括:安装支架1、穿岩刀支撑轴2、穿岩刀3、切削刀套管4和切削刀5;其中,安装支架1起到支撑作用。穿岩刀支撑轴2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1上,所述穿岩刀支撑轴2上设有穿岩刀3,用于对岩面进行穿刺碎石,还用于对土层进行穿刺打散;切削刀套管4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穿岩刀支撑轴3上,并且,所述切削刀套管4的外壁上设有切削刀5,用于对矩形顶管机6盲区的岩土进行切削,还用于对土层进行切削疏导。
25.具体实施时,安装支架1起到支撑作用,可固定在矩形顶管机6的切削刀盲区位置,并通过安装支架1上的穿岩刀支撑轴2进行轴向支撑。穿岩刀3可设置在穿岩刀支撑轴2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切削刀套管4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穿岩刀3的两侧,可使得该装置结构紧凑;切削刀套管4的外壁上设有切削刀5,可实现岩土或土层的切削;其中,切削刀5可沿所述切削刀套管4的周向整周设置,以通过切削刀套管4对土层和岩土进行切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上可设有锁扣7,用于将所述穿岩刀支撑轴2固定至所述安装支架1上,其中,锁扣7可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安装支架1上,穿岩刀支撑轴2的端部可固定在锁扣7上,以实现穿岩刀支撑轴2与安装支架1之间的固定。
26.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刀套管4连接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切削刀套管4进行转动,以使切削刀5对岩土或土层进行切削。具体地,驱动机构可以为驱动电机,可通过电机底座固定在安装支架1上。如图3所示,切削刀套管4上设有齿轮传动机构8,其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带动切削刀套管4进行转动,实现切削。
27.继续参见图1和图2,安装支架1为c型架体结构,安装支架1包括:竖向支撑板11以及两个横向固定板12;其中,两个所述横向固定板12的一个侧边分别与所述竖向支撑板11的两端相连接,形成c型架体结构,所述横向固定板12用于固定所述穿岩刀支撑轴2的端部。具体地,所述竖向支撑板11以及两个所述横向固定板12为一体结构;穿岩刀支撑轴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向固定板12上。
28.在顶管装置在盲区施工作业时,有以下使用情况描述:
29.第一种情况,当挖掘中遇到岩面时,通过穿岩刀支撑轴2上的穿岩刀3对岩面进行穿刺碎石,使矩形顶管机6继续前进,通过设置在盲区位置的切削装置10的切削刀5对矩形顶管机6切削盘盲区无法切削的岩土进行进一步的切削,不需要对岩面进行提前处理,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第二种情况,当挖掘中遇到土层时,通过穿岩刀3对穿刺打散,通过切削装置10的切削刀5对土层进行切削疏导,避免切削装置10发生堵塞卡机的情况。
30.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矩形顶管机盲区切削装置,在针对盲区挖掘时改变了传统的矩形顶管机的切削盘盲区无法挖掘的问题,可安装在矩形顶管机6的视野盲区,当矩形顶管机6工作中盲区遇到坚硬岩石时,穿岩刀3首先接触岩石并刺穿岩石,继续推进后,切削刀5在驱动电机带动下不断转动,切削盲区的岩石碎块,防止碎块进入机械连接位置造成机械故障;当矩形顶管机6工作中盲区遇到大量泥土时,穿岩刀3轻松刺穿通过泥土,此时主要依靠切削刀5转动对泥土进行疏导,防止堵塞设备造成机械故障,能够充分利用盲区范围,将碎石泥土进行合理切除或疏导,应用便捷。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改变了传统的矩形顶管机的切削盘盲区无法挖掘的问题,遇到岩面或是上软下硬土层时也无需缓慢推进或是
进行人为的提前处理,保证了施工效率,有效控制了人力等成本,遇到岩面或是上软下硬土层时也无需缓慢推进或是进行人为的提前处理,保证了施工效率,有效控制了人力等成本极大地缩短了施工期限;另外,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将安装支架安装在矩形顶管机盲区安装就可使用。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