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处补位防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23635发布日期:2023-11-17 14:4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地铁用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处的快速防水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处补位防水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地铁隧道一般采用盾构法施工,而始发、接收是盾构施工过程中自身风险的主要来源。盾构机始发、接收后,一般需要拆除区间和车站接口处管片,然后施工后浇环梁,在该过程中,盾构隧道管片与洞口预埋环梁之间的空隙可能会出现涌水、涌砂现象,对施工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快速封闭的防水方法,实现隧道管片与内衬墙之间的有效连接,对管片及内衬墙背后的水、土及时隔绝,为实施后浇环梁创造好的施工条件,降低盾构接收、始发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地铁隧道一般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隧道管片与洞口预埋环梁之间的空隙可能会出现涌水、涌砂现象,对施工及周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处补位防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位置确认,所述位置确认是在补位防水方法开始前对位置进行确认的步骤;

4、s2、材料选取,所述材料选取是对补位防水方法所需求的材料进行选取的步骤;

5、s3、材料焊接,所述材料焊接是补位防水方法中对所选取材料进行相应位置焊接的步骤;

6、s4、一次构造处理,所述一次构造处理是补位防水方法中对盾构进行一次构造连接处理的步骤;

7、s5、二次构造处理,所述二次构造处理是补位防水方法中对盾构完成一次构造连接处理后进行二次构造连接处理的步骤;

8、s6、注浆,所述注浆是补位防水方法中进行注浆处理的步骤;

9、s7、预制位置选择,所述预制位置选择是补位防水方法中在工厂预制时对材料固定位置选择的步骤。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确认需要进行补位防水的具体位置,位置在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位置,在后浇环梁实施前,快速焊接,有效封闭,降低盾构始发、接收的风险。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位置确认,使补位防水方法在开始前具有良好的位置确认措施,避免出现补位防水方法出现位置失误现象,提高补位防水方法的准确性,提高盾构区间与车站接口处进行补位防水的效果。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选择补水方法所使用的相应材料,所需求的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均采用q235钢,其中管片端面预埋钢板为带状环形封闭钢板,厚度10mm,带宽95mm,采用直径14三级螺纹钢与钢板焊接,螺纹钢埋入管片长度为300mm;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厚度10mm,宽度为最后一环管片环宽,沿管片外表面满环布置,采用直径14三级螺纹钢与钢板焊接,螺纹钢埋入管片长度为300mm。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材料选取,在补位防水方法开始前选取相应的材料,避免在补位防水方法开始后出现材料缺少的现象,降低补位防水方法在开始后出现意外中断的概率,节省补位防水方法在施工时所花费的时间,提高补位防水方法的施工效率。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中,将所选取的材料进行连接固定,连接钢板采用20mm厚镀锌钢板,钢板宽度为380mm、250mm,镀锌钢板分块拼接而成,分块尺寸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分块与分块连接处进行焊接,焊接方式为满焊,焊缝高度6mm,20mm镀锌钢板两端与洞口预埋钢板和管片内预埋钢板焊接,焊缝高度6mm。

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材料焊接,利用满焊的焊接方式使材料进行连接,使材料与材料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进行拼接而成,使材料与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固定措施,降低材料与材料之间连接固定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材料与材料之间进行连接固定的效率。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4中,待盾构盾尾脱出首环管片后,开始进行一次构造处理,立即采用20mm镀锌钢板将管片端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满焊焊接,焊缝高度6mm。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一次构造处理,在盾构盾尾脱出首环管片后,立刻进行一次构造处理,采用镀锌钢板将管片端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满焊焊接,使管片端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之间具有良好的及时固定连接措施,提高管片端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之间进行连接的效率,提高一次构造处理的效率。

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5中,待盾构盾尾脱出尾环管片或尾环管片切割完毕后,进行二次构造处理,立即采用20mm镀锌钢板将管片端面预埋钢板或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满焊焊接,焊缝高度6mm。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二次构造处理,在盾构盾尾脱出尾环管片或尾环管片切割完毕后,立刻进行二次构造处理,采用镀锌钢板将管片端面预埋钢板或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满焊焊接,使管片端面预埋钢板或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之间具有良好的及时固定连接措施,提高管片端面预埋钢板或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与洞门钢环之间进行连接的效率,提高二次构造处理的效率。

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于拱顶及其他适当位置预留注浆球阀和管片注浆孔,待焊接完成后及时注浆,注浆材料为防水砂浆。

2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注浆,在于拱顶及其他适当位置预留注浆球阀和管片注浆孔,等待焊接完成后及时注浆,使补位防水方法具有及时注浆处理的措施,降低补位防水方法在进行注浆时所浪费的时间,提高补位防水方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注浆处理的效率。

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7中,在工厂预制时,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的锚筋在安装固定时需与邻近的主筋、箍筋以及拉接筋可靠焊接。

2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计预制位置选择,在工厂预制时,需要选择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的锚筋进行安装固定的位置,使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的锚筋在安装固定时具有良好的位置确认措施,降低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的锚筋在安装固定时出现无法确认位置现象,提高管片端面预埋钢板、管片外弧面预埋钢板的锚筋进行安装固定时的效率。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5、本发明中,该防水方法需在0环管片及尾环管片端面或外弧面预埋钢板,盾构始发、接收后,通过20mm厚镀锌钢板将管片上预埋的钢板与内衬墙上预埋的钢环板焊接连接,管片与内衬墙形成封闭体系,避免了车站端墙背后的水土流失,减小了盾构始发、接收的风险。与传统防水方法相比,本工法优点在于:

26、实施快速便捷,解决了后浇环梁不及时导致洞门涌水涌沙的风险。由于钢板提前在管片及内衬墙预埋,连接钢板采用工厂加工,盾构机始发、接收后,可快速焊接封闭内衬墙与管片之间的缝隙,极大地减少了后浇环梁浇筑前洞口的渗漏水风险。

27、简单有效,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盾构管片及预埋钢板均为工厂预制,定位精度高,生产质量可靠,仅对0环及尾环管片预埋即可,经济代价小,实际效益明显,适用于管片与内衬墙的各种施工工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