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的通风结构及通风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354289发布日期:2023-09-07 23:1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的通风结构,包括位于矿体下盘的斜坡道,由所述斜坡道开口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的分段联络道,自所述分段联络道端部沿矿体走向布置的分段平巷,自所述分段平巷垂直矿体走向掘进至矿体上盘的分层联络道,位于所述分层联络道所在分层的若干条进路,靠近矿体下盘布置在采场端部的与中段穿脉巷联通的回风充填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进路走向架设在进路顶部的预留通风道,以及位于所述进路端部,与上一分层的回风充填井、当前分层的预留通风道联通的通风联络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风道和所述通风联络道由预制的通风道板铰接而成;所述通风道板上表面铺设有防渗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板为轻质木板或塑料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板由预制的圆弧拱和直墙板搭建而成。

5.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的通风方法,将待开采的地下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中段,不留顶底柱,中段内划分若干个分段,每个分段划分为若干个分层,分层内根据矿体厚度布置若干个沿矿体走向的进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段高度60m~100m,所述分段的高度为12m~20m,所述分段划分为3~5个分层,所述进路的宽度为3~6m,长度为50~100m,高度与所在分层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金属网采用φ10mm~14mm钢筋铺垫而成,金属网网度为300mm×300mm;所述第二吊筋间距1.5~3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通风道板与所述第二吊筋为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充填首先采用1:4尾砂胶结充填料做第一阶段充填底板,构筑人工假顶,然后采用1:10尾砂胶结充填料进行第二阶段上部充填接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进路充填采矿的通风结构及通风方法,在当前分层的进路回采完毕后,进行人工假顶的构筑,根据下一分层的进路的布置,在进路采场底部,沿走向布置预留通风道,构成下一分层的进路的回风道,在下一分层的进路回采过程中,随着回采的前移,逐步揭露开通风口,形成采场内贯穿风流的回风通道。本发明采用预留通风道的形式,为进路构建回风通道,形成采场内部的贯穿风流,可大大提高进路采场的通风效率和效果,显著提升采场的作业安全和环境质量,为安全高效生产奠定基础,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通风效果好、除尘降温成本低等显著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华,余一松,朱志根,刘福春,张帅帅,刘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