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53488发布日期:2023-11-23 03: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桩孔挤扩,尤其是涉及一种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桩。常用的有钻孔灌注桩:用螺旋钻机、潜水钻机等就地成孔灌注混凝土而成桩,施工时无振动、不挤土,但桩的沉降量稍大。钻孔时为防止坍孔用泥浆护壁。在粘土中用清水钻进,自造泥浆护壁;在砂土中应注入制备的泥浆钻进。利用泥浆循环排除钻削下的土屑,钻至要求深度后要清孔以排除沉在孔底的土屑,减少桩的沉降量。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采用泥浆护壁后,桩身与周围土体之间往往存在较厚泥皮,严重削弱桩土咬合力,影响桩身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灌注桩与土的咬合力,提高桩身的承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挤扩板,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所述挤扩板伸出所述壳体的通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挤扩板伸出壳体并挤压桩孔内壁的推动组件,所述壳体连接有用于带动所述挤扩板和自身转动的旋转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钻孔完成后,将壳体放入桩孔内,然后推动组件带动挤扩板伸出壳体,挤扩板对桩孔的内壁进行挤压,挤扩板挤压到满足扩孔的设计要求后,停止挤扩板的挤压,旋转组件带动挤扩板绕着桩孔的轴线旋转,挤扩板对土壤进行切削,从而实现对桩孔部分内壁的挤扩,挤扩完成后,将挤扩板复位并将壳体、挤扩板、推动组件和旋转组件从桩孔内取出,然后往桩孔内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入桩孔的挤扩部分,加强了灌注桩与土的咬合作用,从而使成型的灌柱桩不易出现上涌、沉降等现象,进而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

5、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移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滑动块铰接有两根第一连杆,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杆,每两个所述第二连杆为一组,同一组的两根所述第二连杆相互交叉设置成x型,相邻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相铰接成菱形,若干组所述第二连杆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靠近所述滑动块的两根所述第二连杆各与一根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壳体内铰接有两根第三连杆,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两根所述第二连杆各与一根所述第三连杆铰接,相邻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处各连接有所述挤扩板,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滑动块沿着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件,所述滑动块向下移动时,相邻两组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的铰接处可带动对应的所述挤扩板伸出所述壳体。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桩孔挤扩时,驱动件带动滑动块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滑动块在向下移动时,两根第一连杆各朝着壳体两侧的通孔摆动,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转动,第二连杆的端部带动挤扩板伸出通孔,随着滑动块继续向下移动,从而实现挤扩板逐渐对桩孔内壁进行挤压。

7、可选的,每根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相邻的两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相铰接,靠近所述滑动块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各与一根所述第一转轴相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组所述第二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各与一根所述第三连杆相铰接,每个所述第一转轴和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均连接有所述挤扩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绕着第一转轴转动,同时实现第二连杆推动第一转轴和挤扩板伸出壳体,第三连杆绕着第二转轴转动,同时实现第三连杆推动第二转轴和挤扩板伸出壳体。

9、可选的,所述挤扩板朝向桩孔壁的一侧设置有若干锥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齿更方便挤扩板对土壤进行切削,从而方便挤扩板对桩孔进行挤扩。

11、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的驱动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马达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推杆往伸入桩孔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推杆带动滑动块向下移动,使挤扩板能伸入壳体进行桩孔挤扩。

1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推杆与所述连接块铰接,所述旋转轴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旋转轴相交,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轴带动第一连接杆转动,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摆动,第二连接杆带动连接块移动,从而实现连接块带动推杆移动,进而实现推杆带动滑动块向下移动;

15、转动调节杆,调整连接块与旋转轴的距离来改变推杆伸入桩孔的极限距离,从而调整滑动块伸入壳体的极限距离,进而改变挤扩板伸出壳体的距离,使挤扩板可以满足不同的挤扩要求。

16、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滑移设置有推块,所述推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块相铰接,所述推块上设置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与所述滑动块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推动推块沿着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块推动连动杆移动,连动杆推动滑动块移动,从而可以使连动杆的长度进行缩短。

18、可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设置在地面,所述环形轨道与桩孔同轴,所述环形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平台,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蜗杆,所述移动平台内转动设置转杆,所述转杆连接有转向滚轮,所述转向滚轮设置在所述环形轨道内,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移动平台与所述壳体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转杆转动,转动带动转向滚轮转动,从而实现移动平台沿着环形轨道移动,移动平台带动壳体转动,进而实现壳体带动挤扩板转动切削土壤。

20、可选的,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壳体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带动升降平台升降,升降平台带动壳体升降,从而实现挤扩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挤扩板可以对桩孔的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挤扩。

2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使用本技术的挤密扩孔式钻孔灌注桩施工用挤扩结构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23、s1、机械钻孔形成桩孔;

24、s2、挤扩板对靠近桩孔底部的内壁进行挤压;

25、s3、挤扩板绕着桩孔轴线旋转一周切削土壤实现桩孔扩孔;

26、s4、挤扩板复位,再根据设计要求提升挤扩板,重复步骤s2和s3,对桩孔内壁进行间隔扩孔;

27、s5、将挤扩板和挤扩设备从桩孔内取出,往桩孔内吊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形成灌注桩。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桩孔内壁进行间隔挤扩,加强了灌注桩与土的咬合作用,从而使成型的灌柱桩不易出现上涌、沉降等现象,进而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推动组件带动带动挤扩板伸出壳体,挤扩板对桩孔的内壁进行挤压,挤扩板挤压到满足扩孔的设计要求后,旋转组件带动挤扩板绕着桩孔的轴线旋转,从而实现对桩孔部分内壁的挤扩,往挤扩完成的桩孔内放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入桩孔的挤扩部分,加强了灌注桩与土的咬合作用,从而使成型的灌柱桩不易出现上涌、沉降等现象,进而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

31、2.通过转动调节杆,可以调整连接块与旋转轴的距离,依次改变推杆伸入桩孔的极限距离,从而调整滑动块伸入壳体的极限距离,进而改变挤扩板伸出壳体的距离,使挤扩板可以满足不同的挤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