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屑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1169发布日期:2023-09-02 15:5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岩屑晾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特别涉及一种岩屑晾晒装置。


背景技术:

1、岩屑是指对钻井过程中,由钻头破碎岩层所产生的岩石碎屑,是了解地下岩层的重要而又经济的原始资料。地下岩屑随钻井液循环系统带到井口,从钻井液中分离出来、清水清洗后较为潮湿。因此在对岩屑进行观察、鉴定之前,需要使其干燥。目前通常采用自然晾晒的方法,将岩屑分份进行晾晒。因此对于钻井工作而言,岩屑晾晒装置的设计非常重要。

2、在实际钻井工作中,岩屑需要每隔一个钻井深度段收集一份(通常是井深1m间隔),代表该段的岩石信息;因此晾晒每份岩屑需要相互隔离、并且标记钻井深度。目前采用岩屑晾晒方式,是将清洗后的岩屑放置“分堆”堆放在塑料布上自然晾晒;并且采用一次性便签纸在每份岩屑上标记深度。这种方式难以有效分隔各份岩屑,易发生混合现象,且在实际标记过程中还需要大量使用一次性便签纸,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晾晒完成后样品收取不便。

3、已公开专利cn212642644u公开了一种岩屑晾晒装置的晾晒单元;已公开专利cn212614593u公开了一种确保晾晒间距的石油勘探用岩屑晾晒装置;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晾晒装置虽然设置有分隔槽,实现样品有效分隔的目的,但仍存在标记和拿取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岩屑晾晒装置。

2、为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岩屑晾晒装置,包括晾晒板,其为一水平设置的板体,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划分有标记区和岩屑盛装区;其中,

4、考虑到晾晒岩屑过程中,在日照下会有一定的温度,晾晒板采用热变形温度在100-200℃之间的一类中耐热类树脂,如pp制晾晒板、pvf制晾晒板、pvdc制晾晒板、psf制晾晒板、ppo制晾晒板或pc制晾晒板;

5、在位于岩屑盛装区的板体上均布设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布的碗状凹槽,且各碗状凹槽的槽口与板体上表面齐平、槽底位于板体下方;在各碗状凹槽的槽底居中开设有排屑口,并自排屑口处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有与碗状凹槽相连通的排屑短管;排屑短管底端设有端盖,端盖螺纹连接固定在排屑短管底端;

6、在位于标记区的板体上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首份样品深度显示机构和采样间隔显示机构,二者分别设置在自板体上表面间隔开设的一个矩形凹槽中;首份样品深度显示机构由内置在一矩形壳体内的固定轴间隔穿装在固定轴上的七个数字滚轮构成;矩形壳体由顶端设有开口的矩形盒体和盒体开口处的盖体构成,固定轴以呈水平设置的方式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居中固定在矩形盒体内;数字滚轮为径向截面为十边形的滚轮,其外周的十个面依次标记有数字~;七个相同的数字滚轮可转动地间隔穿装在固定轴上,并分别通过盖体上间隔开设有七个矩形开孔探出朝上的数字面;在位于第四个矩形开孔和第五个矩形开开孔之间的盖体上设置有小数点;采样间隔显示机构由内置在一矩形壳体内的固定轴间隔穿装在固定轴上的四个数字滚轮构成;矩形壳体由顶端设有开口的矩形盒体和盒体开口处的盖体构成,固定轴以呈水平设置的方式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居中固定在矩形盒体内;数字滚轮为径向截面为十边形的滚轮,其外周的十个面依次标记有数字0~9;四个相同的数字滚轮可转动地间隔穿装在固定轴上,并分别通过盖体上间隔开设有四个矩形开孔探出朝上的数字面;在位于第二个矩形开孔和第三个矩形开开孔之间的盖体上设置有小数点。

7、进一步地,该岩屑晾晒装置还包括晾晒架;晾晒架由一个水平支架和两个晾晒支架构成;其中,两个晾晒支架为由相同部件组成的具有轴对称结构的支架;每个晾晒支架由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每根斜杆的底端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固定支脚;在每个固定支脚的中心处均沿轴向开设有螺栓孔;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间隔设置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之间,且二者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斜杆的杆体上;水平支架为由两根长水平支撑杆和两根短支撑杆依次交替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每根短支撑杆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槽宽略大于第一横杆的宽度,使水平支架通过将其两根短支撑杆上的通槽分别插装在两个晾晒支架的第一横杆处以夹设在两个晾晒支架上。

8、进一步地,在位于岩屑盛装区的板体上均布设有呈四排×三列的矩阵排布的十二个碗状凹槽。

9、进一步地,相邻两个碗状凹槽之间的间距为4~5cm;每个碗状凹槽为槽口直径为15cm、槽深为10cm的凹槽。

10、进一步地,在位于每个碗状凹槽的邻侧板面上均设有序号标牌,且各序号标牌按照碗状凹槽的排序依次顺序标记有不同的数字。

11、进一步地,在每个矩形凹槽处各设置有一个透明的防护盖体;盖体的一侧长边边沿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内置销轴的通孔,销轴的两端插装在矩形凹槽槽口内壁上开设的销孔内,使防护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板体上并盖装在矩形凹槽上方。

12、进一步地,两根短支撑杆的间距略小于晾晒板的长度,两根长水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略小于晾晒板的长宽度,使晾晒板刚好夹设在水平支架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岩屑晾晒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晾晒板在结构设计上不仅能够实现有效分隔各份岩屑,并在不使用纸张的前提下,能够重复使用地清晰标记出每份岩屑的深度,满足当前油气钻井的使用要求;同时,该装置还解决了岩屑晾晒完成后从晾晒凹槽中收集不便的问题,通过在晾晒架上的各凹槽底部设置排屑口及便于装卸的端盖,使晾晒板与晾晒架相配合,能够快速便捷对各凹槽内完成晾晒的岩屑进行收集,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晾晒板(1),其为一水平设置的板体,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划分有标记区(1b)和岩屑盛装区(1a);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晾晒架(6);晾晒架(6)由一个水平支架(6b)和两个晾晒支架(6a)构成;其中,两个晾晒支架(6a)为由相同部件组成的具有轴对称结构的支架;每个晾晒支架(6a)由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构成;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呈左右对称设置,且每根斜杆的底端均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有固定支脚(6c);在每个固定支脚(6c)的中心处均沿轴向开设有螺栓孔;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间隔设置在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之间,且二者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斜杆的杆体上;水平支架(6b)为由两根长水平支撑杆和两根短支撑杆依次交替连接构成的矩形框架;每根短支撑杆的底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槽宽大于第一横杆的宽度,使水平支架(6b)通过将其两根短支撑杆上的通槽分别插装在两个晾晒支架(6a)的第一横杆处以夹设在两个晾晒支架(6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岩屑盛装区(1a)的板体上均布设有呈四排×三列的矩阵排布的十二个碗状凹槽(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碗状凹槽(2)之间的间距为4~5cm;每个碗状凹槽(2)为槽口直径为15cm、槽深为10cm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每个碗状凹槽(2)的邻侧板面上均设有序号标牌(3),且各序号标牌(3)按照碗状凹槽(2)的排序依次顺序标记有不同的数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矩形凹槽处各设置有一个透明的防护盖体;盖体的一侧长边边沿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内置销轴的通孔,销轴的两端插装在矩形凹槽槽口内壁上开设的销孔内,使防护盖体可转动地连接在板体上并盖装在矩形凹槽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屑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短支撑杆的间距小于晾晒板(1)的长度,两根长水平支撑杆之间的间距小于晾晒板(1)的长宽度,使晾晒板(1)刚好夹设在水平支架(6b)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屑晾晒装置,包括晾晒板,其为一水平设置的板体,且沿板体宽度方向划分有标记区和岩屑盛装区;在位于岩屑盛装区的板体上均布设有若干个呈矩阵排布的碗状凹槽,且各碗状凹槽的槽口与板体上表面齐平、槽底位于板体下方;在各碗状凹槽的槽底居中开设有排屑口,并自排屑口处沿轴向向下延伸形成有与碗状凹槽相连通的排屑短管;排屑短管底端设有端盖,端盖螺纹连接固定在排屑短管底端;在位于标记区的板体上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首份样品深度显示机构和采样间隔显示机构;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有效分隔各份岩屑,并可重复使用地清晰标记出每份岩屑的深度,同时还能快速便捷对各凹槽内完成晾晒的岩屑进行收集,实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唐鑫萍,王瑀,李敏,苏俊青,钱茂路,汤戈,滑双君,张莉华,葛维,张科,杨冰,周淑慧,张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油(天津)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