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0784发布日期:2023-06-04 16:49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


背景技术:

1、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大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隧道施工时,需要使用到防水材料设备装置将防水材料铺设在隧道内壁上。现有技术中的铺设装置在旋转臂的一端设置收卷筒,通过驱动旋转臂转动,使得收卷筒贴着隧道内壁转动,方便工作人员将收卷筒上的防水材料铺设在隧道内壁上,但是随着防水材料的铺设,缠绕在收卷筒上的防水材料变少,进而使得缠绕有防水材料的收卷筒直径变小,导致防水材料无法始终与隧道内壁紧贴,影响实际铺设效果。

2、公告号为cn11404616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防水材料的铺设装置,其设置有弹性滚筒,防水材料的一端缠绕在弹性滚筒的外部,通过弹性滚筒转动,从而便于防水材料铺设在隧道内壁上,由于弹性滚筒的直径不会产生变化,因此,防水材料始终与隧道内壁紧贴,使得铺设效果更佳。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弹性滚筒、收卷轴及防水材料均设置于旋转板远离转轴的一端,从而导致旋转板远离转轴的一端沉重,从而对旋转板以及转轴等部件的强度以及电机的功率具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的隧道防水材料的铺设装置对旋转板及转轴等部件的强度以及电机的功率具有很好的要求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

2、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包括铺设轨道、车架体、承载机构、爬升机构以及铺设机构;所述铺设轨道外侧固定安装有齿条,内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车架体包括内框体、第一支撑梁以及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内框体外侧,且所述第一支撑梁远离所述内框体的一端与所述铺设轨道内侧的所述导向槽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所述铺设轨道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框体固定连接;用于承载防水材料的所述承载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梁下方;所述爬升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铺设轨道上,且沿所述铺设轨道行进;所述铺设机构包括铺设滚筒,所述铺设滚筒设置于所述爬升机构远离所述车架体的一侧且随所述爬升机构运动。

3、进一步的,所述铺设轨道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铺设轨道在所述车架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所述齿条靠近所述铺设轨道的一侧表面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及收卷轴,两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第二支撑梁底部,所述收卷轴可拆卸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收卷轴外侧套设有防水材料。

5、进一步的,所述爬升机构包括驱动箱、爬升电机以及爬升齿轮,所述驱动箱活动连接在所述铺设轨道以及导向槽上,所述爬升齿轮设置于所述驱动箱的内腔中且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爬升电机驱动所述爬升齿轮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箱远离所述车架体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板,两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通过弹簧与所述驱动箱连接,所述铺设滚筒转动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柱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支撑柱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道相适配的滑板。

7、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及第一限位滚筒,所述第一限位滚筒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远离所述内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滚筒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内框体包括两n型框以及设置于两所述n型框之间的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梁包括连接于所述n型框顶部的竖梁以及连接于所述n型框两侧的横梁。

9、进一步的,所述内框体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轮轴、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皮带以及行走电机,所述行走轮通过所述轮轴与所述内框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于所述轮轴上,所述皮带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及第二皮带轮外侧,所述行走电机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转动。

10、进一步的,两所述铺设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滚筒,若干所述第二限位滚筒呈弧形分布,且所述第二限位滚筒通过第二限位滚筒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收卷轴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收卷齿轮,所述第一收卷齿轮通过第一齿轮轴与第二支撑梁连接,所述收卷轴与第一齿轮轴卡接,所述第一收卷齿轮啮合有第二收卷齿轮,所述第二支撑梁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收卷齿轮转动的收卷电机。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①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用于承载防水材料的承载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梁下方,铺设滚筒随爬升机构沿铺设轨道移动,防水材料绕过铺设滚筒,从而在铺设滚筒随爬升机构移动时对防水材料进行铺设,而在铺设过程中,承载机构始终位于第二支撑梁下方,从而使得爬升机构只需携带铺设机构一起移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降低爬升机构中连接铺设机构的部件强度以及爬升机构中爬升电机的功率。

14、②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中,收卷轴与第一支撑板可拆卸连接且收卷轴设置于车架体底部,便于拆卸收卷轴,从而便于更换防水材料。

15、③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中,通过在支撑柱与驱动箱之间设置弹簧,从而在铺设防水材料时,铺设滚筒在隧道内避上滚动,弹簧收到挤压从而对支撑柱产生回弹力,便于防水材料铺设在隧道内壁上,且防水材料始终与隧道内壁紧贴,使得铺设效果更佳。

16、④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中,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使得防水材料首先绕过限位滚筒远离内框体的一侧,然后再绕过铺设滚筒靠近内框体的一侧,铺设滚筒沿铺设轨道移动且在隧道内避上滚动,防水材料铺设于隧道内壁与铺设滚筒之间,限位滚筒能够起到很好的导向限位作用,防止划伤防水材料。

17、⑤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中,内框体由两个n型框以及连接于两个n型框之间的连接杆构成,从而在铺设防水材料时便于其他人员车辆通过。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轨道(1)呈弧形结构,且所述铺设轨道(1)在所述车架体外侧设置有两个,所述齿条(2)靠近所述铺设轨道(1)的一侧表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6)及收卷轴(7),两所述第一支撑板(6)固定于同一侧的两所述第二支撑梁(4)底部,所述收卷轴(7)可拆卸设置于两所述第一支撑板(6)之间,且所述收卷轴(7)外侧套设有防水材料(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机构包括驱动箱(9)、爬升电机(10)以及爬升齿轮(11),所述驱动箱(9)活动连接在所述铺设轨道(1)以及导向槽(3)上,所述爬升齿轮(11)设置于所述驱动箱(9)的内腔中且与所述齿条(2)啮合,所述爬升电机(10)驱动所述爬升齿轮(1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9)远离所述车架体的一侧固定有两个第二支撑板(12),两所述第二支撑板(1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的一端通过弹簧(14)与所述驱动箱(9)连接,所述铺设滚筒(5)转动设置于两所述支撑柱(13)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板(12)上开设有滑道(15),所述支撑柱(13)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道(15)相适配的滑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板(17)及第一限位滚筒(18),所述第一限位滚筒(18)设置于所述承载机构远离所述内框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滚筒(18)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板(17)与所述第二支撑梁(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包括两n型框(19)以及设置于两所述n型框(19)之间的连接杆(20),所述第一支撑梁包括连接于所述n型框(19)顶部的竖梁(21)以及连接于所述n型框(19)两侧的横梁(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体底部设置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23)、行走轮轴(24)、第一皮带轮(25)、第二皮带轮(26)、皮带(27)以及行走电机(28),所述行走轮(23)通过所述行走轮轴(24)与所述内框体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25)固定于所述行走轮轴(24)上,所述皮带(27)设置于所述第一皮带轮(25)及第二皮带轮(26)外侧,所述行走电机(28)带动所述第二皮带轮(26)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铺设轨道(1)之间设置有第二限位滚筒(29),若干所述限位滚筒呈弧形分布,且所述限位滚筒通过第二限位滚筒(29)轴与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轴(7)一端外侧设置有第一收卷齿轮(30),所述第一收卷齿轮(30)通过第一齿轮轴(31)与第二支撑梁(4)连接,所述收卷轴(7)与第一齿轮轴(31)卡接,所述第一收卷齿轮(30)啮合有第二收卷齿轮(32),所述第二支撑梁(4)下方设置有带动所述第二收卷齿轮(32)转动的收卷电机(3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隧道防水材料铺设装置,包括铺设轨道、车架体、承载机构、爬升机构及铺设机构;铺设轨道外侧固定有齿条,内侧设置有导向槽;车架体包括内框体、第一支撑梁及第二支撑梁,第一支撑梁设于内框体外侧,第一支撑梁远离内框体的一端与铺设轨道内侧的导向槽底部固接,第二支撑梁的一端与铺设轨道端部固接,另一端与内框体固接;承载机构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撑梁下方;爬升机构活动连接于铺设轨道上,且沿铺设轨道行进;铺设机构包括铺设滚筒,铺设滚筒设置于爬升机构远离车架体的一侧且随爬升机构运动。本技术能够降低爬升机构中连接铺设机构的部件强度以及爬升机构中爬升电机的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刚,王卫刚,曹泽鹏,杨宝锋,李生虎,贺俊,肖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