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384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浇筑台车,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


背景技术:

1、台车,全称衬砌台车,主要用于隧道,引水洞,二衬(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使用,台车又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穿行式另一种是针梁式,台车主要由龙门架和模板组成,龙门架主要承重,模板是根据隧道形状设计的。它具有自动行走,液压自动定位脱模(可实现上,下,左,右移动)的优点。

2、现有的二衬浇筑台车在灌注时,采用传统的垂直冲顶灌注方式,容易出现隧道拱顶脱空、人字坡、密实性等问题,冲顶泵口附近混凝土堆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衬浇筑台车在灌注时,采用传统的垂直冲顶灌注方式,容易出现隧道拱顶脱空、人字坡、密实性等问题,冲顶泵口附近混凝土堆积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包括灌注台车和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拱顶模板,所述拱顶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模模板,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纵移式布料系统,所述拱顶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斗,所述灌注台车的顶部设置有灌注枪,所述灌注枪与拱顶模板和布料斗配合使用,所述主体框架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模入料溜槽系统,所述边模入料溜槽系统与灌注枪配合使用,所述边模模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入料口,所述边模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地泵。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自动送轨行走系统。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边模入料溜槽系统包括第一层入窗溜槽、第二层入窗溜槽和第三层入窗溜槽,所述第一层入窗溜槽位于第二层入窗溜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层入窗溜槽位于第二层入窗溜槽的正上方。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入料口呈三行四列排布,所述第一层入窗溜槽、第二层入窗溜槽和第三层入窗溜槽均和入料口配合使用。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拱顶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灌注孔堵头板,所述灌注孔堵头板与灌注枪配合使用。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主体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爬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胶料收集槽。

9、本申请中,二衬台车设计一套纵移式小车布料系统和边模溜槽系统,正常情况下利用灌注台车的灌注枪可以完成边模和顶拱的浇筑,小车布料系统只作为(堵管时)备用。

10、边模溜槽系统采用三层十二点入料,顶部设计有四个布料斗,通过布料斗两侧出口对两边接料溜槽同时供料,使边模混凝土入窗浇筑对称,受力均匀,防止偏压跑模,布料斗底部为小车浇筑系统预留进料口,平时采用专用封堵器封堵。

11、当采用灌注枪浇筑边模时,将灌注枪举升到顶模下方,纵向移动灌注小车带动灌注枪对顶部4个布料斗从里到外逐个供料,实现边模溜槽的对称连续入料。

12、当边模浇筑完成,到第3层窗口以上后。将灌注枪从台车内部整个退出,再举升灌注枪高过顶模,从封堵端模插入顶部钢筋笼里,进行顶拱浇筑。

13、浇注过程中,混凝土会掩埋枪头,形成一定压力后慢慢退枪,直至通过检测系统显示,混凝土浇注完成。

14、该技术实现了一套灌注枪完成边模和顶拱的连续浇筑,中间不用更换管路,避免了润管、洗管的繁琐过程,操作简单快捷,耗时短,提高二衬浇筑效率,实现了一枪一灌到底。

15、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预控二衬顶拱脱空、人字坡、密实性等问题,较传统垂直冲顶灌注方式,大大减少了隧道拱顶脱空几率,根据可视化及监控数据可及时预判,及时干预,及时补救,杜绝后患,且一枪灌到底,减少了接换管、润管、洗管时间,减少衬砌施工人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混凝土粗骨料布料均匀性,杜绝了混凝土离析现象,解决了混凝土龟裂,及提前碳化等病害。

16、本实用新型中,避免传统垂直冲顶造成冲顶泵口附近混凝土堆积,强行压注混凝土造成的模板局部超压力而变形爆模,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减少衬砌台车的维修。

17、本实用新型中,连续灌注台车纵向灌注枪按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设计位置,钢筋位置不正确,灌注枪无法插入,需要重新绑扎钢筋,纵向灌注枪起到辅助检验钢筋位置,确保下层钢筋保护层符合验收规范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包括灌注台车(1)和主体框架(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4)的顶部设置有拱顶模板(8),所述拱顶模板(8)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模模板(4),所述主体框架(14)的顶部设置有纵移式布料系统(11),所述拱顶模板(8)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斗(12),所述灌注台车(1)的顶部设置有灌注枪(9),所述灌注枪(9)与拱顶模板(8)和布料斗(12)配合使用,所述主体框架(14)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模入料溜槽系统(2),所述边模入料溜槽系统(2)与灌注枪(9)配合使用,所述边模模板(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入料口(3),所述边模模板(4)的一侧设置有混凝土地泵(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4)的底部设置有自动送轨行走系统(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模入料溜槽系统(2)包括第一层入窗溜槽(201)、第二层入窗溜槽(202)和第三层入窗溜槽(203),所述第一层入窗溜槽(201)位于第二层入窗溜槽(202)的正下方,所述第三层入窗溜槽(203)位于第二层入窗溜槽(202)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入料口(3)呈三行四列排布,所述第一层入窗溜槽(201)、第二层入窗溜槽(202)和第三层入窗溜槽(203)均和入料口(3)配合使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拱顶模板(8)的一侧设置有灌注孔堵头板(10),所述灌注孔堵头板(10)与灌注枪(9)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爬架(6),所述主体框架(14)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胶料收集槽(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浇筑台车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一灌到底纵向浇筑台车,针对现有的二衬浇筑台车在灌注时,采用垂直冲顶灌注方式,容易出现隧道拱顶脱空、人字坡、密实性等问题,冲顶泵口附近混凝土堆积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灌注台车和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拱顶模板,所述拱顶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边模模板,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纵移式布料系统,所述拱顶模板的底部设置有布料斗,所述灌注台车的顶部设置有灌注枪,所述灌注枪与拱顶模板和布料斗配合使用,本技术中,避免传统垂直冲顶造成冲顶泵口附近混凝土堆积,强行压注混凝土造成的模板局部超压力而变形爆模,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减少衬砌台车的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谢玉军,陈煜,谢韵睿,杨洪平,吴朝军,陈富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2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