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时的一炮贯通卸压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888阅读:10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时的一炮贯通卸压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煤层巷道掘进时的卸压法。
背景技术
在煤矿开采中,要在煤层中掘进巷道,往往遇到冲击地压的危害,尤其在巷道贯通时常有发生,冲击地压大都是由瓦斯突出造成的。高瓦斯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贯通时常常伴随破坏性冲击地压(或瓦斯突出)。目前该类事故的防治与常规的防治方法基本相同,主要采取解危措施,包括钻孔爆破卸压、钻孔卸压等措施。与本发明有关的技术是钻孔爆破卸压法。
钻孔爆破卸压法是在巷道掘进贯通前,在巷道断面内钻5-6米深的卸压钻孔,爆破卸压,这种措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煤层巷道周围的环境应力场的突变特性,实施期间应力转移不到位,能量释放的程度不充分,容易造成贯通前局部应力集中,造成在掘进的扰动下能量突然释放,安全保障性没有把握。当煤层巷道处于沿空侧、埋深大时,实施常规的钻孔爆破和钻孔卸压时,钻进就很困难,解危效果较差。因此高应力、大埋深条件下煤层巷道贯通时的的冲击地压(瓦斯突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完全控制的程度,所以掘进贯通时危险程度较大,很需要一种新的贯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煤层巷道掘进贯通时冲击地压的危害问题,提出一种一炮贯通卸压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当掘进的煤层巷道相距离贯通面15-18m时,停止掘进;
第二步:在掘进迎头向贯通面打三个仰角3 5°的钻孔,钻孔布置在距煤层巷道底板1.0 1.3m的水平线上,钻孔间距1.0m、直径42mm,中间的钻孔沿巷道中心线钻进,两侧的钻孔以巷道轴线为基准外展30°角度向斜前方钻进,钻孔深度8.0-10.0m ;
第三步:向钻孔中装药卷,装药长度4.0-5.0m,装药时均匀间隔布置3_5个雷管,每个孔中的雷管在孔外串联连线;
第四步:将三个孔中的雷管一次起爆,使煤层通过深孔爆破进行卸压;
第五步:采用现有掘进法使巷道贯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对煤层巷道煤体的强力爆破,改变了煤层巷道深部煤体的力学性质,使从煤层巷道迎头到煤层巷道爆破范围的区域,煤体的强度减小,瓦斯压力和浓度降低,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从而使得具有冲击倾向的煤体转化为弱冲击倾向或没有冲击倾向,从根本上降低冲击危险性,为后续的巷道贯通提供了安全保障。
2、本发明采用斜孔向深度钻进,使得爆破区域的长度、宽度较大,能量释放范围广,对煤层巷道掘进起到防护作用,对煤层巷道内的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煤层巷道贯通前的平面图;
图2是钻孔布置俯视图;
图3是钻孔布置主视图;
图4是钻孔布置左视图。
图中:1-贯通面,2_巷道,3_钻孔,4_药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炮贯通卸压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掘进的煤层巷道2与贯通面I相距15-18m时,停止掘进(见图1);
第二步:在煤层巷道2的掘进迎头向贯通面I打三个仰角3 5°的钻孔3,钻孔3布置在距煤层巷道2底板1.0 1.3m的水平线上,钻孔3间距1.0m、直径42mm,中间的钻孔3沿煤层巷道2中心线钻进,两侧的钻孔3以巷道2轴线为基准外展30角度向斜前方钻进,钻孔深度8.0-10.0m(见图2、图3);
第三步:向钻孔3中装药卷4 (见图4),药卷4长度4.0-5.0m,装药时均匀间隔布置3-5个雷管,每个钻孔3中的雷管在孔外串联连线;
第四步:将三个孔中的雷管一次起爆,使巷道2的煤层通过深孔爆破进行卸压;
第五步:采用现有掘进法使巷道贯通。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时的一炮贯通卸压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当掘进的煤层巷道相距离贯通面15-18m时,停止掘进; 第二步:在掘进迎头向贯通面打三个仰角3 5°的钻孔,钻孔布置在距煤层巷道底板1.0 1.3m的水平线上,钻孔间距1.0m、直径42mm,中间的钻孔沿巷道中心线钻进,两侧的钻孔以巷道轴线为基准外展30°角度向斜前方钻进,钻孔深度8.0-10.0m ; 第三步:向钻孔中装药卷,装药卷长度4.0-5.0m,装药时均匀间隔布置3-5个雷管,每个孔中的雷管在孔外串联连线; 第四步:将三个孔中的雷管一次起爆,使煤层通过深孔爆破进行卸压; 第五步:采用现有掘进法使巷道贯通。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煤层巷道掘进时的一炮贯通卸压法,它首先在掘进的煤层巷道相距离贯通面15-18m时,停止掘进;在掘进迎头向贯通面打三个仰角3~5°的钻孔,钻孔布置在距煤层巷道底板1.0~1.3m的水平线上,中间的钻孔沿巷道中心线钻进,两侧的钻孔向斜前方钻进;然后向钻孔中装药卷,并均匀间隔布置3-5个雷管,每个孔中的雷管在孔外串联连线;将三个孔中的雷管一次起爆,然后采用现有掘进法使巷道贯通。本发明通过对煤层巷道煤体的强力爆破,改变了煤层巷道深部煤体的力学性质,使得具有冲击倾向的煤体转化为弱冲击倾向或没有冲击倾向,从根本上降低冲击危险性,为后续的巷道贯通提供了安全保障。
文档编号F42D3/04GKCN102296957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1110216372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潘立友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4), 非专利引用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