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轮增程式长冲程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232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轮增程式长冲程抽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大轮增程式长冲程抽油机。属石油矿场专用设备。
中国专利88203046介绍的抽油机,具有天轮和导轮,结构复杂,受力状态不好。天轮和导轮受横梁限制,节经较小,钢丝绳寿命低。扇形齿轮副转动不平衡,易产生惯性冲击。由于横梁干涉。扇形齿轮副难以实现润滑与密封。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抽油机之不足。以大轮代替上述抽油机的天轮和导轮,使结构简化,并改善受力状态。大轮节经较大。钢丝绳寿命长。以两组对称布置的齿轮副代替单组扇形齿轮副,转动平稳。以铰轴代替横梁,使结构简化,且易于实现齿轮副的润滑与密封,并利于克服连杆剪刀差。
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由曲柄、连杆、铰轴、大齿轮组成换向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动力。由小齿轮和大齿轮组成增程机构。两组结构相同的齿轮副对称安装在大轮左右两侧。两个小齿轮与大轮同轴安装,同步转动。两个大齿轮分别与连杆铰轴联接,铰轴住于大齿轮幅圆的偏心处。大齿轮和小齿轮采用整体式结构,或齿圈式,镶齿式结构。大轮安装在机架顶部正中位置。其纵向中心线与小齿轮、大齿轮。机架纵向中心线的正投影重合。大轮伸出机架前后两端。分别固结和绕挂毛辫绳和平衡绳,基础采用高台式基础或普通地面基础。


图1是正视图,图2是侧视图。
机架4座落在基础1之上。电动和7通过三角带5驱动减速器3。曲柄6、连杆8、铰轴10、大齿轮11组成特殊的四杆换向机构。将曲柄6的圆周运动变换成大齿轮11的上下往复圆弧摆动。大齿轮11与小齿轮13啮合。将动力传递给大轮14。拖动悬点负荷9和平衡重2。实现抽油。悬点9通过毛辫绳12固结并绕挂在大轮14上。平衡重2通过钢丝绳固结并绕挂在大轮14上。小齿轮13与大齿轮11啮合。小齿轮13节径比大齿轮11节径大1-6倍。小齿轮13与大齿轮11节圆上相应点的线速度相同。但小齿轮13节圆上相应点角速度比大齿轮11节圆上相应点角速度大1-6倍。大轮14与小齿轮同轴安装,同步转动。大轮14与小齿轮13节圆上相应点角速度相同。但大轮14节圆上相应点转过的弧长比小齿轮13节圆上相应点转过的弧长大1~6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抽油机调定冲程、冲次、启动电机7。通过三角带5,减速器3,将动力输入,再通过曲柄6、连杆8、铰轴10、大齿轮11、四杆换向机构换向。再通过大齿轮11和小齿轮13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大轮14,拖动悬点负荷9和平衡重2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抽油。同时,通过小齿轮13和大轮14的节径差。实现悬点冲程长度的增大。
权利要求1.一种大轮增程式长冲程抽油机,其特征在于由曲柄6、连杆8、铰轴10、大齿轮11组成换向机构,通过齿轮啮合传递动力,由小齿轮13、大齿轮14组成增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抽油机,其特征在于两组相同的齿轮副对称安装在大轮14的左右两侧,两个小齿轮13与大轮14同轴安装,同步转动,两个大齿轮11分别与两个连杆8铰轴联接。铰轴位于大齿轮11幅圆的偏心处。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大轮14安装在机架3的顶部正中位置,其纵向中心线与小齿轮13、大齿轮11、机架3的纵向中心线的正投影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抽油机,其特征在于大轮14伸出机架3前后两端,分别固结并绕挂毛辫绳12和平衡绳2。
专利摘要一种大轮增程式长冲程抽油机,该机由曲柄、连杆、铰轴、大齿轮组成换向机构。通过齿轮啮合实现动力传动。小齿轮与大齿轮同轴安装,同步转动,组成增程机构。该机结构简单,受力状态好,易损件少,可靠性高,耐久性好,平衡效果好,节能效果好,操作维修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是一种新型的长冲程、大排量、重负荷抽油机。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57209SQ89217049
公开日1990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198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89年9月22日
发明者兆文清 申请人:兆文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